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结合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对多门课程交叉知识应用的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验项目和内容,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制定实验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实行项目式实验教学,持续实验教学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构建室内实验与矿场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式与内容等改革,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良好局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项目,建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师生互动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和相应的科学考核方法。在该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自该模式实践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我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石油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构建了石油工程在线实验教学平台,依托该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授课及实验考核方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并在"采油工程"实验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程训练时间不足、系统性较差、教学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集"开放式、分散式、预约式、自助式"于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依托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实验室全面开放,实现了实验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实验"向"主动实验"的转变,加强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分别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式三方面对自主式综合设计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自主式教学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具体措施包括实验内容与实验时空的开放、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过程化。这一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实验技术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是重点.为实现此目标,实验教学应以设计性实验为主,以有价值的工程应用实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采取实验内容、实验指导、最新技术、实验元器件、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实验教学考核突出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采取平时实验 实验报告 期终理论笔试 期终实践技能 创新加分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盈  王峥  郭文平 《台州学院学报》2013,35(3):70-74,79
针对现有网络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工程能力不足和创新能力缺乏,通过建立实验分级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考核机制,提出了基于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分级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对多门交叉课程知识应用的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模块化-阶梯型教学内容体系,开发分级实验项目,融入工程实践背景;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有效利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项目式教学形式和网络化辅助教学平台;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及反馈机制,多元量化评定学习效果,目标达成度分析用于制定持续改进方案。实践证明,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创新设计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出发,以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课程为实践平台,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以分专业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自主灵活具有激励机制的教学方法和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核标准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从实际出发探索车辆工程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基于PDCA质量控制循环,从学生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管理流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车辆工程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分三阶段实现质量控制,并在教改过程中及时反馈新问题,进入下一循环,从而达到"闭环"控制。通过质量改进,使开放性实验教学活动更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最终达到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因波浪运动特性对港口水工建筑物、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港航工程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论文针对波浪运动特性实验,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对实验指导教材进行了整编,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的改革,使实验从课前预习至课后总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选做实验更增强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创新思维。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课程特点,结合工程认证的背景,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包括:在内容方面整合实验项目、增加虚拟仿真技术;将网络教学手段应用在实验教学的预习环节和课堂讲解过程;采取实际操作和答辩的全方位实验考核方式等。这些实验教学改革不仅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专业课“制冷原理与装置”的实验教学建设为切入点,依托自主研制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对课程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20,(3):100-104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强的课程,其开设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远不能满足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为此,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在原有实验基础上,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的工程应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适时引入面向工程实践的特色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一些重难点知识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提前推送给学生,有效解决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问题,并在实验考核中加强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针对以实物为基础的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工程专业知识面广、系统性强、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在机械设计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以工程认知、表达、分析为主线,以代表性的真实机械零件——带传动、螺栓为对象的虚实结合机械设计实验。采用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物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全面推进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研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研究模式自主学习和实践,同时借助教师引导和团队协作完成一项基本学习内容。本研究首次在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用研究式学习,通过四阶段逐步实施和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观察本科生实验表现和行为能力,综合分析实验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得出结论:研究式学习可以提高本科生理解和记忆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提供了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的空间。适合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实验是高校实验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更新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讨论了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引入研究性实验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提出了建议。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研究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其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其团队合作及勇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