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广电行业大数据研究机构泽传媒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综艺栏目和电视剧构成了电视平台播出的重头戏,同时也成为网络、新媒体多种传播平台受关注度最高的两大类节目.这种泛娱乐时代的过度娱乐着实令人担忧.大众媒介过度地夸大娱乐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似乎进入了一个被娱乐主宰的时代。电视的娱乐功能日益被强化,娱乐性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娱乐元素几乎进入到每一种节目形态。显然,过度的娱乐化势必会遮蔽电视文化所具有的其他社会功能,从而导致诸多不良社会影响。作为引领着当前我国娱乐节目大潮的选秀类节目便是如此,繁华背后所呈现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已经遭致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得到长足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介也将其娱乐功能充分发挥。受众享受电视媒介带来的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在过度的娱乐消遣当中放纵沉溺,渐渐失去了理性的、富有逻辑性的思考能力,这一切都似乎预示着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语言将或成真。本文分析电视媒介娱乐传播现状,探究电视媒介过度娱乐化背后的原因,以期对电视媒介娱乐传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提出"媒介三功能说"之后,赖特提出了媒介的第四功能——娱乐。媒介的娱乐功能在电视时代发挥得淋漓尽致,电视为提供人们消遣,让人们在工作之余体会到愉悦和乐趣,潜意识中从心底感谢电视时代。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功能降低了"电视人"的思考能力,他们只是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充满感官刺激、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各类媒体的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近几年,逐渐呈现出所谓“过度”娱乐的趋势,省级卫视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电视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省级卫视的节目入手,观察分析电视“过度”娱乐的种种现象和原因,考虑到受众对电视功能的不同需求,从电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应当按职能将不同性质的电视台分开来办,所谓的“过度”其实并不过度.另外,提高观众的媒介素养,建设一个电视体制多元、形式多元、视角多元的国家,才是解决过度娱乐现象的最终归途.  相似文献   

7.
“限娱令”的颁布对遏制电视荧屏的过度娱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中国电视调控体系的不足:媒介规制对电视的属性定位不明确、电视功能的发挥失调、评价体系不健全、受众对传媒的监督权的行使不到位、版权保护不完备.电视过度娱乐的治理不应只有广电总局在起作用,应健全媒介规制和相关法律体系,使国家媒介规制、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及媒体自身协调形成的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省级卫视如何走出娱乐低俗的周期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电视由功能单一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喉舌、公共、产业于一身的传媒主体,电视的娱乐功能被唤醒,并滥觞于综艺娱乐节目。1997年,湖南卫视率先树起娱乐大旗,遂一发不可收,引发了一波波电视娱乐潮。特别是近年来,各卫视的游戏、益智、选秀、相亲等综艺娱乐节目遍地开花、此起彼伏,在娱乐大众和被大众娱乐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负产品——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美学及道德品性日渐淡薄,呈现出娱乐过度、泛娱乐化、低俗化趋向。  相似文献   

9.
电视文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危害白小易在《论当下电视文艺节目价值导向功能的重塑》一文中指出,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在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节目娱乐化大潮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艺节目原先的教化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首先,电视文艺节目过度娱乐化是逐渐形成的,人们对它的危害是不易察觉的。其次,受众长期在密集的娱乐化包围中是危险的,因为过度娱乐化消解的是人们道德的是非感,瓦解的是人们高远  相似文献   

10.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16,(30):110-110
微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和治理不足等问题。近期微信"刷量"工具崩溃,导致一些微信公众号"大V"变成"大伪",再一次暴露了微信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微信在功能上也不断"开疆扩土"。从即时通信、朋友圈、公众号、点赞等简单的信息分享功能,发展到支付、购物、游戏、植入广告,以及"摇一摇""扫一扫"等众多商业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局长座谈会上强调,广电总局从没否定电视娱乐大众的功能,但我们要为全体人民服务,要为全体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就要防止频道过度娱乐化。赴朝同志的讲话切中时弊,抓住了当前广播电视监管工作的牛鼻子。过度娱乐化,势必弱化喉舌作用和教育功能目前,中国电视界娱乐功能空前放大,娱乐节目异常火爆。开发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没错,但娱乐应当有度,更  相似文献   

12.
冷彬 《新闻世界》2014,(7):37-38
由于媒介的娱乐化趋势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使得体育新闻的报道也越来越娱乐化。本文着重分析了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必然性和具体表现。并对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给予理性审视和反思,分析体育新闻如何避免过度娱乐化、庸俗化。  相似文献   

13.
吴炜 《视听》2016,(6):107-108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缓解、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伴随而来的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庸俗之风不断蔓延,过度的娱乐化遮蔽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使当今的电视节目有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娱乐主持人不惜以语言的低俗化、庸俗化来拉动收视率。本文针对当前在电视娱乐节目主持语言方面出现的问题,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娱乐节目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是人们获得娱乐的最方便快捷的工具。近年来,为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不断增长的需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但电视娱乐节目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全盘娱乐,过度娱乐。过度,就会流于庸俗、低俗,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既要发扬自己的娱乐精神,同时也应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6.
湖南卫视和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电的两大平台,也是两大传播渠道。2016年,湖南广电通过这两个引擎布局传统电视和互联网平台,在节目内容、资源整合、制播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动作,来保持其品牌优势、拓展市场版图。湖南广电的这一双引擎战略,将会强化其惯有的娱乐内容生产优势,实现娱乐电视品牌从传统电视市场到互联网平台的迁移,助立湖南广电站在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行业前沿。  相似文献   

17.
"限娱令"颁布实施一年来,对我国电视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整了节目配置,提升了节目的格调,改版后的晚间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更丰富合理,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个案,对"限娱令"以后湖南卫视的节目调整与发展策略加以解读,从而对"限娱令"带给各省级卫视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在肯定"限娱令"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政府管理部门高度关注。近日,围绕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本刊组织学术界、电视业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笔谈,内容涉及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选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立台的经验介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社会危害、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治理、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管控、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分两期刊载,希望能带给业界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掀起了一股娱乐化浪潮,其中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过度的娱乐化也使得电视文化充满危机。目前电视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收视为上、娱乐为王的倾向,泛滥的娱乐节目仅仅为了娱乐而娱乐、甚至更多的是为了金钱而娱乐,因此存在着不少庸俗、媚俗、低俗现象。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业界的竞争催生了一系列电视新理念,也催生了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栏目。综观国内电视业的发展潮流,笔者以为,电视的两大功能——新闻功能和娱乐功能正在得到不断的强化。而原有的那些不太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功能.有的日渐衰退.有的则通过新闻、娱乐元素的引入以及与新元素的融合获得了新生。下面,笔者就娱乐元素的引入和扩张对电视社教节目的意义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