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认同感即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情感投入程度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成分,所以我国一直持续不断地采取措施增强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地区的人民,尤其是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一直是广受关注的对象。笔者认为要增强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略现雏形的今天,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仍然很高,尤其在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内他民族的认同、成就认同等方面。受中华传统文化、全球化浪潮以及当前时代主旋律的影响,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亦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谐,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行为选择多样化、富有公平正义感和理性认知代替了民族极端主义等方面。当然,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逐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有重大的意义。就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对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因素,以及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会引发一定的冲突,从而会引发国家认同问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其国家认同感强弱与否,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国家认同危机问题刻不容缓。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众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是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对于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对主流价值文化、基本价值原则和主导思想、核心价值理念和信仰、社会主义幸福观等四个方面,对"当今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调查问卷中大学生群体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非法移民给其输入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人口安全及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未能得到学界足够重视.非法移民对人口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无序增长、人口素质下降两个方面.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以同一跨境民族的非法通婚类型为主,他们对本民族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是促成非法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冲突关系,对国家认同感的淡化、模糊并非由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而往往来源于非法移民及其家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某些不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思想非常丰富,国家观教育思想是其凝练概括和表达,是其国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和社会体制转型期,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国家观教育,通过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继承发扬传统"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国家观思想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实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情况将关系文化强国的建设效果。文化自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的着力点。疫情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形成的抗疫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给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通过阐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探讨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现状,从把握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营造育人环境等方面探索进一步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文化安全基本内容的认识和判断取向等相关问题,以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对加强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持积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对文化安全问题的认知不够深刻全面,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接受上存在偏差,文化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够强烈。完善教育引导机制,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民族记忆,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对待东西方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自己的文化作为支撑.我国的红色文化以人民为中心,以爱国为核心,以其坚决的革命精神、独特的历史道路,成为独特且又珍贵的文化.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要弘扬并传承红色文化,就需要注重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其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文章以"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求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自信对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并从信念坚守、融合发展、创新传承和实际践行等方面提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拉斯维尔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帮助社会成员完成终身社会化;建构文化认同体系;传递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建构文化认同体系包含有很多因素。据此,从传播学的角度,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意识两个层面,分析大众传媒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诗的国度,从久远的《诗经》一路走来,诗作浩若烟海,诗人灿若繁星。古诗词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传统文化"这一层面来说,首推古典诗词。如何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探幽揽胜呢?从下述五个方面入手,或许可以给学生提供鉴赏的拐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的不断,我国正在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趋势将导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大大降低。作为一位中国公民,每位大学生只有认清国情,增强自己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科学本领,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在此分析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公民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公民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它存在着诸如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公民人格修养的匮乏等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值得高度重视。剖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产生的根源,只有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学校教学、教育的改善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主、自觉、自信,才能确保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由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征文比赛于4月1日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7.
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已超越时空界限,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已构成我们的民族之魂,渗透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重塑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中华文化自信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守护民族根脉,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不断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地,以教育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既是有效的传播途径,也是有效的传承方式。将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音乐文化审美能力,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的逐渐渗透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自由、法制观念,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降低、民族认同感弱化、文化自信缺失。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对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学校认同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具体存在的认同问题,讨论了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教育,明确增强大学生认同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