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鹏  陈建辉  赵战荣 《今传媒》2013,(9):104-105
2010年度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评比中,陕西广播电视台选送的《大秦岭》荣获视频图形录制技术质量专题类二等奖,本文介绍了参评节目前后期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是1988年12月到达秦岭的,目的是去拍摄大熊猫。每年12月到第二年1月是秦岭山系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然而,只有此时,靠紧紧追踪雪地痕迹,才有可能看到熊猫——这雪山上的“美人”,一睹她的芳姿。但说老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这种女性化了的动物,若不是“老板”与美国人定了合同,我倒宁愿去阿拉斯加拍灰熊。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两个星期后我第一次碰到野生大熊猫,才彻底改变。我总担心电子相机在寒冷潮湿的大山中会出事儿,就把随身带来的三台全机械的尼康  相似文献   

3.
4.
一 秦岭可以算作我们陕西人的福气,也可以算作中国人的福气.秦岭本身是一个地理标志,如果从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它就是划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中央山脉,它使得黄河和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界定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所以说它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在今天来看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一) 地方报纸副刊的功能,说到底可以概括为一是参与地方的文化艺术建设,二是向当地读者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食粮。以秦岭副刊为例,每月4次的秦岭周末,以寓教于乐、乐中得益为原则,以品种较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来满足群众文化娱乐要求;每月6—7期的秦岭副刊,则主要是作品、评论和文艺信息,直接参与地方的文化艺术的建设和繁荣。无论是参与文化艺术的建设,还是引导文化娱乐,立足的是一个地方性的地域,面向的是地方的读者,这便决定了副刊生存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向副刊提供了一个地方性的文化背景,以至成为报纸副刊发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了一部反映我国森林版图的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部由国家林业局投资1000万人民币拍摄的11集纪录片,首开中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之先河.<森林之歌>共11集,每集50分钟.除了前两集"政论篇"外,后面9集"自然篇"为我们讲述了9个有主线、有伏笔、有剧情、有冲突、有主演、有背景,具备一切商业大片元素的故事."让动物和植物自己讲故事"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通过叙事,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东北虎及长臂猿等.其中, <家园·云横秦岭>以秦岭深处的森林为背景,以金丝猴家族权力争夺的故事为主线,以其它动物的四季生存、繁衍为辅线向观众展现了秦岭自然风貌和秦岭野生动物原貌.  相似文献   

7.
多么好呀,陕西电视台拍了一部八集系列片<大秦岭>,在新年伊始播放.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家门口的这座大山,它的种种好处说出来,它的深厚的文化积淀说出来.它对秦人,以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说出来.  相似文献   

8.
周样样  孙伟青 《大观周刊》2012,(35):125-125
活断层不仅能够引发地震,使建于活断层附近的较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损害,而且能够引起地面错动及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邻近的建筑物,同时还可以启动或诱发滑坡、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因此,对活断层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1949年7月,我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取得扶风、郿县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联合反攻的梦想。胡宗南退据汉中,我一野十八兵团主力于宝鸡、西安一线牵制胡宗南部,准备入川协同二野作战,同时使其不得与二马再次联合,为解放甘、青、宁创造条件。本件史料即反映了胡宗南部与18兵团在秦岭、益门镇的战斗情况,尽管作对失败的国民党军队极力粉饰,也不得不承认解放军的成功之处。该史料对研究解放战争史有一定价值,特予公布。为保持史料原貌,对中的污蔑性词句未作更动,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0.
11.
12.
人文纪录片《大秦岭》借助秦岭山水文化,展示了陕西地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表现出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本文试图从画面修辞的角度研究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表现和意义表达,并试图探讨此类纪录片对建构区域形象、实现文化认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至少是秦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如祖父一样的巨大的心灵存在,一个庄重、慈悲、富有而伟大的老爷爷.千百万年前他就诞生了,千百万年后他却并不苍老.  相似文献   

14.
邓菲  李宏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0):81-86
指出情报研究活动对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同技术转移模式下的主要技术竞争情报需求,简要介绍技术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施,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技术转移活动来说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的技术竞争情报应用,最后对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开展技术竞争情报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5-200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技术集中度和技术机会指标,依此指标将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技术分为领先技术、普及技术、成熟技术和锁定技术4类。依据各省区在上述4个分类中技术能力的分布特点,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将29个省区分为4组。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为一组,其技术特点为在领先技术和普及技术中有明显技术优势;江苏和浙江为第二组,其特点是技术优势集中于成熟技术;余下的24个省区分为两组,其中11个省区技术优势集中于锁定技术,13个省区技术优势分布于成熟技术和锁定技术中。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角度,提出区域技术吸引力的概念和表现特征,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进行剖析,讨论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的表现特征,包括技术吸引力强度、技术吸引力稳定性、技术吸引力选择性、交易技术含量、技术资金投入等5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据力,是指人类利用数据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既是-一种认知能力,又是一种生产力。数据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数据技术的发展水平。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系列技术环节。数据技术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一套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了弄清楚技术-市场成熟度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特征,从全新视角、有针对性地对颠覆性技术开展研究和管理,为政府对不同类别颠覆性技术的支持方案提出建议。[方法/过程]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工具对颠覆性技术开展分类研究,并基于扎根理论,选取互联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和GPS技术这四种典型颠覆性技术开展案例分析。[局限]在案例选取、概念编码、译码归纳与分析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结果/结论]从“技术—市场成熟度”视角将颠覆性技术分为双成式颠覆性技术、双新式颠覆性技术、传统式颠覆性技术和新应用式颠覆性技术四类。发现不同类别的颠覆性技术特征是差异化的,双成式颠覆性技术有较强的跨领域技术融合能力,双新式颠覆性技术主要来自于重大的科技突破,新应用式颠覆性技术影响力较大,传统式的颠覆性技术基数大,进而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对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与3G技术一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无线通信的技术出发,同时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无线通信技术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中心,同时由电子交换技术、数字化光纤传输和缩微复制存贮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视频技术等构成的.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带动了档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