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网络媒体发展至今,已然成为网民们发表意见的公共平台,网络的匿名性和比较宽松的氛围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然而,前不久连续发生的两起"网民围攻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网络集群对非理性行为的推波助澜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现象出发,通过结合其产生的浅阅读背景以及网络机制,从多个角度讨论浅阅读和网络机制双重作用下的我国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其本质、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也为当下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网络舆论的引导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捷与喜悦,也带来了困惑与忧愁。"草根们"更容易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也出现了非理性的表征。文章阐述了网民非理性现象的特点,即上纲上线、言辞过激等;分析了产生非理性表征的一些主要原因:如虚拟社会的"匿名性"、网络媒体"把关人"的责任缺位、"网络推手"的"炒作"、网民盲目集群跟风等。  相似文献   

4.
李娜 《今传媒》2011,(8):50-51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中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使网民能长期关注某一特定的网络媒体、某一网络事件则成为媒体人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网民心理、网络媒体自身特点以及网络事件的研究,防止在网络上出现"热舆论"冷化和"舆论倒伐"现象的出现,从而促进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不断变革,新媒体实现了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变革对媒介化社会形成了影响力,网民运用图片监督公职人员的现象正在兴起。图片反腐应运而生,反腐图像的传播形成了"看与被看"的社会关系,从新的视角考验着社会道德、法律、制度。本文以此类事件为代表,通过界定图片反腐及其动力机制,深入探索其发展现状,进一步认识图片反腐的社会价值,为当前反腐的社会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原 《东南传播》2012,(5):78-80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体现出了诸多优势,但同时也浮现出了一些负面问题。本文指出主流网络媒体舆情传播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下降、事先预警和事后妥善处理的欠缺、舆论监督的"异化"以及媒介审判,并从网络媒体自身、网民和法规环境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彭华新 《现代传播》2015,37(2):73-77
伴随着中国政治文明进步和媒介环境发展,"网络反腐"成为一道媒介景观,同时也进入了不少研究者视野。但是,在媒介语境中,建设性的"反腐"理应涵括"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两种模式,形成平行的"媒介反腐"双轨结构,催化传统新闻与网络媒体的各自优势。在实践中,当今的"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生存空间各异,各自的技术劣根和媒介陋习等"原罪"制造了话语权争夺,降低"媒介反腐"效能,破坏政治文明进程。基于此,有必要祛除"媒介反腐"任何一端的话语霸权,加强法治规范,并使其反腐效能长效化和深远化,从而充分发挥"媒介反腐"的积极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传播伦理的角度对近年来在网络上泛滥的"人肉搜索"进行了剖析,认为由于在现实中信息不畅通,民众对道德事件的敏感,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缺乏有效界定和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造成了"人肉搜索"的过热和偏轨,以致网络侵权行为屡屡出现.作者从保护个人隐私权、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对网站的监管,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人肉搜索"的伦理规范,以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形成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网民积极大胆的发表意见,带有严重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其原因是群体压力下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位,社会生活的娱乐化倾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表达: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网络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网民...  相似文献   

10.
邢瑶 《新闻世界》2012,(9):136-137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营销的新生力量——网络推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推手利用虚假、低级的信息制造噱头,来获得网民的关注。这种炒作行为使网民对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混淆舆论视听,甚至触及道德、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公众带来新的生活体验.然而,网络技术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网络媒体的管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网民的道德水平仍显落后.通过探讨如何提升网络媒体管理水平,使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助力.  相似文献   

12.
张倩倩 《声屏世界》2022,(2):102-104
近些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时有发生,其在网络空间表现为极端情绪和网络暴力,在现实社会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并且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危险性极强.文章从个人、媒介、传播机制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个人机制下群体心理和网民群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是关键;媒介机制下媒介的普遍性、开放性、匿名性特征和选择性信息接触、"回音室效应"进一步促进网络群...  相似文献   

13.
新论速览     
全媒体时代网民四大诉求王通文在2011年第8期《网络传播》撰文说,网络媒体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网民在网络社会表达愿望或诉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平台和渠道。由于网民所属群体不同、地位不同和经历不同,他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角度也必然不同,我们可以把网民的愿望或利益诉求,即想借助网络媒体形式实现的目的分为以下几大类:1.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这类网民诉求占有很大比例,主要表现为通过施加影响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问题。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茜 《今传媒》2012,(2):31-33
近年来,网络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然而由于网络匿名性和"把关人"缺失而产生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却妨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并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只有通过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把关力度、紧抓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吴永红 《新闻世界》2008,(9):118-119
网络如今已成为公众舆论的“集散地”。而网络信息传播的高度自由和匿名性的特点滋生了形形色色的网络舆论暴力,“舆论绑架”就是其一。本文主张通过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自律,保证社会公权的行使与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达到促进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发展,使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网络媒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王颖  齐超 《东南传播》2012,(1):99-101
网络媒体自诞生以来,已经深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以其匿名性、开放性、无权威性等特点,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观点和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的看似民主的空间。近年来"网络民主暴力"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势,网络最初所标榜的"民主"已经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基于此,本文将在探讨"网络民主暴力"概念的基础上,在传播伦理的视域下探讨网络民主暴力的性质、成因及其与传播伦理的互动关系,并提出解决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在为网民带来丰富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使网民零散地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的特征。而广告活动要想顺利地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则必须对"碎片化"的目标受众加以整合。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网民群体"碎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传播技术、传播方法、传播内容与传播模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广告活动的整合策略,由此为当前的网络广告营销活动提供必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孟晓辉 《新闻世界》2014,(4):121-123
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了社会结构,赋予了民众更多的话语权,更强调了民主政治的强大力量。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的反腐方式,受到了热捧。一方面,微博的匿名性、去中心化较好地消解了民众上访举报的风险,伴随着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借助微博平台的反腐形式为民众进行网络维权,参政议政,监督公权,释放心理压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但另一方面,受“群体极化”、主观偏见等因素的影响,网民易受到鼓动,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跟帖拍砖,甚至在微博反腐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非理性的、极端的情绪和行为,这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以更好地搭建微博反腐的新架构。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播的飞快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道德"的日渐下降,也是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之一。网络中的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宣泄不满,发表言论,其中也不乏一些人使用过激的语句和行为。自"人肉搜索"出现至今,引发了很多"网络暴力"行为。本文通过"人肉搜索"的利弊分析,网民心理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控制"网络暴力"的方法和措施。从网站和社会对"人肉搜索"的引导和利用,到网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给"网络暴力"问题带来新的出路。使"人肉搜索"在一个健康的态势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和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和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 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