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制义务教材中年级关于写的训练项目有五点,五册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思考·练习”和基础训练的阅读中渗透);六册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例话”中列出)。这样的编排,突出了中年级作文写好片断的训练要求,重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及连句成段能力的培养。 一、抓好“两个储备”,为写段作好铺垫 我们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叫语言材料的储备;把写作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叫写作材料的储备。中年级是低年级的继续,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词和句的训练比重大,形式多。单说造句训练,五、六册中就有56个词语要求造句,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造好句子。例如用“终于”造句,如果学生造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2.
造句讲堂     
吴民益 《辅导员》2009,(21):16-17
吴老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词语要会运用,运用到作文和说话中,造句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常用方法。可是有的同学见到造句就头疼,造不出几个句子来,造的句子也是千千巴巴的。今天,老师以“骄傲”一词造句为例,教给你们一些造句之法,相信你们学了之后,定会收获很多。  相似文献   

3.
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传统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相当的作用。研究造句训练,提高造句质量,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要掌握的。 一、内容要具体 较多的学生造句内容简单,如造“简朴”:“周总理的生活很简朴。”“爱戴”:“爷爷是值得爱戴的人。”这类句子似乎无懈可击。但从训练的角度看,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和力度。造句只停留在说(写)一个短句的水准上,就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老师要学生用“因为……所以……”关联词造句,有个学生写了一个这样的句子:“因为我爱学习,所以我一定要把学习搞好。”老师批改时,就用红笔在句子下面划了一道线,还打了批语:“此句不通,另作。”“另作”两  相似文献   

5.
孙女读小学二年级,开始学造句子。孙女害怕造句,怎么办呢?我注意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努力拓展她的思路,让她体会到造句的乐趣,从而由害怕造句到乐于造句了。有一次,我和孙女乘一辆中巴车去宜城。车内吸烟的人很多,空气混浊,孙女显得十分烦躁。我把车窗打开一点点,风立刻涌进车厢。孙女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脸上露出了微笑。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对孙女说:“能用‘打开车窗’造一个句子吗?”孙女点点头:“爷爷打开车窗,我笑了。”“还有吗?”“……”孙女摇摇头。“想一想,风一吹,烟雾就没有,这风可像扫帚?”“爷爷打开…  相似文献   

6.
造句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础训练,是作文训练的起步,所以指导造句要与作文挂钩,不但要“求对”,而且要“求好”,以充分发挥造句的功能.所谓“求好”,就是所造的句子不但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而且须意思完整.有思想意义,有感情色彩.例如学生用“显然”造句时,写了这样的句子,“显然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显然有人动过我书包里的东西了.”这类造句的问题是没有把意思写完整.我便要求学生写出“什么行为”明显错误,“哪个迹象”说明有人动过自己书包里的东西了.这样一添改,句意就完整明白了:“上课吃东西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我刚刚放在书包里的笔不见了,显然有人动过我书包里的东西了.”又  相似文献   

7.
造句是同学们说好一句话,写好一句话的基础,也是检验同学们能否正确运用所学词语的依据,而造一个好句子,对于打开思维、拓宽思路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怎样才能造好句子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词造句,是语言的训练。语言来自生活。没有生活,就难以用词造句。有些词语在指导造句时因为学生缺乏有关的生活,会出现困难。学生用《草原》一课中“一碧千里”这个词造句时,只知道课文中描绘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除了仿造,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于是,我作了这样的引导:“谁去过草原?”学生们都笑着摇摇头。我紧接着说:“老师同大家一样,也没有去过那一碧千里的  相似文献   

9.
1.培养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低年级作文起步练习的重点是写好句子,而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因此,针对课文中好词语,教师要组织学生多进行仿写练习。如:“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学生可仿写出“又白又胖、又快又好”等。如果每学一课,学会一些词语,再仿写,就会积累很多的词语。2.培养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有了丰富的词汇,并不等于能写好句子。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句式,进行仿写句子的训练。如:“我一抬头就看见天”,学生能仿写出“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又如:“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花蜜”,学生能仿写出“猴子在山上跳来跳去找食物”等等…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造句,不但要让学生将句子造对,还应引导学生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向这方面发展呢? 一、引导学生注意前提.使句子语气通畅。例如用“……终于……”造句,有个学生是这样造的:“我终于做出了这道作业。”当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我问这位学生:“如果这题很容易,你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他想了想,说:“《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这个句子就造得很好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我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采用多种练笔形式,培养了学生练笔的习惯,为学生奠定写作基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基础性练笔.这种练笔是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我们是从指导学生造句做起的.我们要求学生在用词语造句时,不受课本的束缚,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要各辟蹊径,力求有所创造. 《老水牛爷爷》课文后有用“沉浸”一词造句的作业.大多数学生都是仿照书上“他总是笑眯眯地,全身心都沉浸在愉快中”这句话造了类似的句子:“他一遇上什么开心的事,总是那么高兴,似乎全身心都  相似文献   

12.
造句是积累、运用词语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造句训练指导,让学生不仅能把句子造得正确、通顺,而且能造得具体、形象、生动,造出个性,造出兴趣来。下面浅谈几种造句指导的方法。一、用课文内容造句在用“千钧一发”(《飞夺泸定桥》)造句的时候,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好像生活中千钧一发的时刻不多。我提示学生:“能不能用《跳水》一课的内容来造句?”经我这一提示,学生马上有了造句材料,造出不少好句,如:孩子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眼看要摔到甲板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使孩子得救了。为…  相似文献   

13.
快乐加油站     
还有菜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懒学生造句一个学生十分懒,造句不爱动脑子。老师要他用“仿佛”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仿佛。”老师叫他用“特殊”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特殊。”…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造句训练中让学生由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连贯的话,由写一句平铺直叙的句子到写生动形象具体的句子?我经常进行以下几种练习: 1.先造句后扩句,即让学生先用词造句,再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句练习,使原句变得具体、生动。如用“闪烁”一词造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探索防止低年级学生的造句内容和句式千篇一律的现象,寻找提高造句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用“认真”一词作造句能力的测查,要求被试用这个词造多个句子。测查时间为十分钟。测查结果,句子不完整不通顺人数,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有九人,均占两班人数的36%,能造三句以上的实验班有十人,占40%,对照班有十一人,占44%。实验措施是:(1) 让学生明确造句要求。要做到表达意思完整,句子通顺。或告诉别人一件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和写作中,有些同学不重视标点的作用,也不注意词序变更所带来的语意变化。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造句题: 请同学们改变词序、标点,把下面句子变换成新的句子,越多越好:“这是一封写给朋友的情真意切的信。”(不能增字减字) 老师提示说:“变换成的新句子,可以理解为一个句子,也可以理解为几个句子。总之,大家要尽可能地多角度地去扩大思考范围,造出与众不同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7.
用词造句是小学语文常见的练习形式,可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造句时,往往只注意“用词”,不注意“造句”。请看下列三个句子:我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老师津津有味地讲革命故事。大家同心协力地搞四化。这三个句子分别是三四五年级学生造的。“用  相似文献   

18.
要辅导孩子造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即把句子造正确、完整、具体、通顺。有哪些方法呢? 1.创设情境法。如用“高兴”造句,先告诉孩子,要带他去游乐场之类的消息,再问他:①听到这消息,你心情怎样?②你是怎样高兴的?然后引导孩子根据刚才的问答造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生造句,就是把老师指定的词语“嵌入”所写的句子之中。这样的训练,仅能检查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语境的认识,难以达到对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和掌握写句表意技能的训练目的。清除“给词造句”的消极因素,就应对传统的造句教学进行改革。只给条件不规定词语的“无词造句法”可供尝试。一、问答式造句。学生据问作答而写成的句子。如问“谁”在“哪里”、“怎样”地干“什么”?有的学生写“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给我们讲课”。有的学生写“一群蚂蚁在墙脚来来往往地搬运粮食”。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哪些阅读材料有助于作文练习,可供模仿;在作文教学中,要考虑哪些课文可以参考借鉴。这种意识,光老师有不行,让学生也要有。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光写不读就会拙笔难挥,而光读不写也如纸上谈兵。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说、写都属于写作训练。这种课堂写作训练的方式有:造句、造段和写篇。其中主要的方式是造句和造段。下面就这两种主要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造句训练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主要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