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难点提示]“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有没有逃生的机会?他为什么要随着轮船一起沉没而不想法逃出来? 这体现了他哪些崇高品质?[解决方案]到底是哈尔威船长忘了自己呢,还是他根本就没打算离开这条船?他先后下了3条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哪个男人胆敢冲到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把克莱芒救出去!”从这些命令中,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一开始指挥大家逃生时,就没有把自己算在内…  相似文献   

2.
《“诺曼底”号遇难记》叙述了诺曼底号在大雾弥漫的海上航行时遭遇撞击,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果断组织船员和乘客有序逃生,而自己却随船沉入深渊壮烈牺牲的故事。它歌颂了面临船沉人亡的危急时刻,哈威尔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沉着机智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3.
张晓华 《师道》2011,(4):29-30
《船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正常行驶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航线上的"诺曼底"号轮船突遭"玛丽"号轮船撞击而遇难,在这面临船沉人亡的危急时刻,"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冷静果断让船上60名乘客和船员脱离险境。课文中体现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救援工作的语句有多处,每一处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感动于船长"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王飙 《师道》2005,(8):6-6
朋友,如果你的心中还在炽烈地渴望着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非凡的人生,那么,了解一下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个现代版诠释成功的人,将使我们能更好的把握成功的脉搏,懂得成功的真谛。让我们先来听听他在一次演讲中说的话“:在我看来,生命本身就是一连串的目标。没有目标的生命,就像没有船长的船,这船永远只会在海中漂泊,永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目标和梦想,可以说一直是牵引着施瓦辛格一往无前的动力火车头。幼年时的他由于体弱多病,父亲便督促他锻炼身体,到了11岁的时候,由于看了一场有关人体健美和运动的电影,他竟从此如醉如痴地爱上了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5.
快乐就好     
王涛 《老年教育》2006,(1):21-2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群年轻人寻找不到快乐,便向苏格拉底请教。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于是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一条独木船。年轻人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放声高唱。苏格拉底问:“你们怎么了?”年轻人齐声回答“我们找到快乐了!”这个故事启发了我们:快乐无须寻找,快乐其实源于我们的内心,就在我们的身边。快乐是一种感觉,我们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对快乐的发现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艰苦航程已经终结;这只船渡过了一切风险,我们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千万只眼都在望这只稳定的船,它显得威严而英武; 但是,呵,心呀!心呀!心呀! 啊,鲜红的血液长淌; 甲板上躺着我们的船长, 倒下来了,冷了,死了。啊,船长,我们的船长!起来听听钟声;起来,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为你,岸上的人们在拥挤;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为你欢呼,他们的热情的脸转朝 着你;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我这只手臂把你的头支起; 在…  相似文献   

7.
杨震 《神州学人》2003,(5):42-43
我和船长一起成为“老水手”说起来很难相信,一条要进行环球旅行的科学考察船,出发时竟然没有船长。但是我绝对相信。因为我就在这条船上。1999年1月14日,我乘坐的美国大气海洋局远洋科学考察船“布朗号”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口启航。上船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船员介绍,竟然没有船长。头儿鲁格.佩森的头衔是执行指挥官,行使船长职权。这次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鲁兹领衔,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名科学家参加的海洋大气化学研究将穿越大西洋,对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进行巡回研究,再经中途岛回到美国西岸,历时十个月。绝大多数人都只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张兰 《成才之路》2010,(18):70-71
有人曾把班集体比作一条船,班级中的学生是这条船上操桨的船员,班主任是义不容辞的船长。只有船长和船员同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才有可能达到企盼的彼岸。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要营建一个自强自律的班集体,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公平的氛围,刻意去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在充满活力和有着巨大凝聚力的班集体里,  相似文献   

9.
吴永亮 《宁夏教育》2004,(11):28-29
如果我们把校长比喻成一个船长,那么校长负责制就是将一艘轮船授权给校长指挥,校长的办学思想就像是指挥航向的海图。有了这两个条件,校长还是不能将船驶向目的地。因为一艘轮船仅靠船长一个人是不可能开动的,还必须靠他指挥许多人分工负责、齐心协力。这许多人必须听从船长的指挥。因此,具有威信是作为一个校长治校和取得成功的第三个支撑条件。校长的威信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船长是做海上运输的,那次接下一单生意,运送一船的蚌。半途却受了大风浪的影响,延误了一个星期的交货时间,虽然船身受损不严重,不过满船的珠蚌,大部分都已经发臭、腐烂。  相似文献   

11.
日记一则     
2003年4月2日星期一天气晴今天放晚学后,我和邻居家的小玲玩了一次赛“船”。我先熟练地折了一条薄薄的大纸船,挺威风的,再看看小玲折的——一只厚厚的窄窄的小渔船,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我对小玲说:“今天你和我比,简直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小玲听了我的话,脸涨得通红,憋了半天才说:“等着瞧吧!”比赛开始了,我和她同时把船放入水中,并使劲地为自己的船“加油”。只见两只船在水中慢悠悠地走着,一点儿也不着急,好像在专门跟我们唱反调。过了一会儿,我的船由于纸薄,浸了水慢慢地沉了下去,而小玲的船纸厚身小,所以走得一帆风顺,稳稳…  相似文献   

12.
挪威人外出捕沙丁鱼,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这样鱼的卖价就会高出许多,但经过试验,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一次,一艘船带着活沙丁鱼回到了港内,很长时间渔民们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艘船的鱼槽里总是放着一条活鲶鱼。原来活鲶鱼被放进槽里以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游动,到处挑起事端。而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这样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就被运到了渔港。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鲶鱼效应”。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  相似文献   

13.
论《莫比·迪克》中的多层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比·迪克》又名《白鲸》。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赫尔曼.麦尔维尔运用了多层象征意义。小说中的白鲸有着多层象征意义,船长阿哈比,这艘船皮阔德号,及航海本身都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美国文学界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七年的一天,我在黑黢黢的船舱里翻看着一摞旧报纸。这是长江上一条动力只有240马力的老式蒸汽机船——我的工作岗位。据船长讲:这条船原来是造出来准备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没等船造好,海南岛就已经拿下来了,于是直接转业到了地方。这条叫做"长江176"的船不大,二十几位船员,每天分三班日夜作业,在长江中游一带拖运装载各种货物的驳船。它的船舱  相似文献   

15.
追求忘我     
《现代语文》2005,(8):14-14
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  相似文献   

16.
<正>19世纪中期,因粮食歉收,爱尔兰闹起了饥荒,5年内有100万人被活活饿死。为了寻条活路,许多饥肠辘辘的穷人主动找到基尔拉什船长,希望船长收容自己做奴隶,唯一的条件便是恳求他把自己运到美洲,在那边寻口饭吃。把每个奴隶卖到美洲能赚100爱尔兰镑,而一条船足足可以运载500人,来回一趟至少赚得5万爱尔兰镑,精明的基尔拉什船长觉得这生意值得做,于是张贴出布告公开征集愿意屈身为奴的穷人。  相似文献   

17.
萧红  松涛 《课外阅读》2008,(5):32-34
我们的小鱼死了。它从盆中跳出来死的。我后悔,为什么要出去那么久!为什么只贪图自己的快乐而把小鱼干死了!那天把鱼放到水盆中去洗的时候,有两条又活了,在水中立起身来。那么只用那三条死的来烧菜。鱼鳞一片一片地掀掉,沉到水盆底去,肚子剥开,肠子流出来。我只管掀掉鱼鳞,我还没有洗过鱼,这是试着干,所以有点害怕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与智慧双生双栖,水乳交融。我们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拨动学生的审美之弦,让学生的心智清明,灵魂澄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与熏陶。一、拨语言之弦,感受文美 春雨涸花、鱼入水中、清水溉稻、溪水濯足,这是古人对品位揣摩语言的形象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有全身心浸染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知晓其意、领略其趣、感悟其神。【教学实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一课。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船一起沉入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师:船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妇女、儿童,让给了乘客、船员,唯独忘了自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话,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说说好在哪里。(生反复阅读品味,认真揣摩,心有所动却难于表达。这时教师适时垂范点拨)师:这段话写得非常感人。船长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我认为“屹立”这个词用得好。我仿佛看到船长铁塔般站立着,高大伟岸。  相似文献   

19.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可是,心啊!心啊!心啊!哦,殷红的血滴流泻,在甲板上,这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听这钟声,起来,——旌旗,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为你,岸口挤满人群——为你,无数花束、彩带、花环。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为你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你头颅下边是我的手臂!这是甲板上的一场梦啊,…  相似文献   

20.
一、能认识自己二、能悦纳自己三、能控制自己三、能控制自己自我控制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曾说:对人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许有人说,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别人控制、自己也不控制有多好!这种观点是不现实的.正如你登上了一般航船,但却又说,何必要用舵和帆加以控制呢?没有舵和帆的船也能飘浮在水上.但这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船了.我们每个人正驾驶着一条航船.自己就是生命的船长.命运的船长.要成为一艘有用的船,一定要有目标,有控制.四化是我们的目标.品德修养,心理卫生是保证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自控性.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直接受其自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