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复议法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行政复议范围、申请、管辖、受理、审理和复议决定。这些突破性规定更加强化了行政复议制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与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的一种制度设计,是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但随着行政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行政复议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难以适应我国推进民主法治和建立市场经济的现实法律要求。要摆脱我国行政复议的困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营造行政复议制度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加行政复议的公正性;扩大行政复议的范围;确立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修改复议终局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减轻法院讼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行政复议机构独立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行政复议审理模式方面仍有欠缺。我国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公正的行政复议机构,统一复议和诉讼的法律适用、受案范围,改变以往单纯“书面审查为主”的审理模式,增设回避制度和听证程序等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1999年《行政复议法》颁行,我国独立的行政复议制度正式建立,《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的冲突也随之出现并逐渐突显,二者在审查行政行为方面、具体行政行为方面、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方面、救济权益方面和排除受理方面等审查范围的规定上严重脱节,既不利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不能使行政权的运行受到全面审查和有效监督,有悖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因此,必须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规定,实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有效衔接,达此目的现实而有效的路径有二,一是弥补行政复议制度缺陷,二是扩大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正确行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自1990年正式建立以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该制度不断显露出诸多缺陷。就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四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行政指导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给行政相对人带来利益损害。因此很有必要基于法治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对行政相对人一定范围的损害予以救济。行政指导救济的途径包括: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及国家补偿制度,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和行政苦情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我国由于长期不被重视、监督不力,致使现实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并引发了许多行政纠纷.通过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范围,强化其制定程序的管理,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加强行政复议的审查及逐步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重要的权利救济途径及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内部监督困境与权利救济途径不畅等适用瓶颈。为此,有必要从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突出行政复议独立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对行政复议进行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从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具体建构意见。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一项救济制度,明确行政复议的参加人的范围和行政复议机关,对维护作为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规范合法性审查的必要性、法律依据、方式,以及该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这一制度可行的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探讨行政复议中的行政规范审查权制度,认为应该扩大复议审查范围,完善复议审查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审查标准,明确规定审查结果的形式和效力,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是加大行政机关层级监督力度的需要,是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对现行法律不必做过大的改动,其他国家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之内,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对此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修改议案。为了实施有效的监督,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由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交通部门的上级政府机构监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可以让检察机关和政府律师共同参与监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还可以引入听证制度,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举行公开的听证。  相似文献   

13.
相较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带有准司法裁决性质的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监督制度,具有更方便、更高效的特点。然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配置行政复议工作职能,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无法体现行政复议承担的层级监督功能,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谈行政监察、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什么是“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即“监察行政”。它是各级政府通过所属专门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综合的监督检查。行政监察概念的具体含义有四点: 一是行政监察是由政府通过其所属的专门机构来实施的,这个专门机构就是行政监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是政府内设的专司行政监察职能,依照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行政监察,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行宪法、法律及各种行政条例,命令、指示等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并对其一切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纠举、处分、追究其行政责任的行为。为切实保障该行政行为有效实施而建立的一系列严密的规章制度称之为行政监察制度。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迅速建立、健全科学的行政监察制度以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亦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试述管见,敬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纠错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有了行政复议制度,但没有专门的立法。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8年后,《行政复议法》出台,并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对行政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与制约的法律机制,这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是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的行政复议是在1990年作为行政诉讼的配套制度建立起来的。199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进一步了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使得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权利受到全面保护和救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受到全面审查和监督、申请行政复议的手续更加简便,加重了被申请人不履行举证责任时所承担的不利后果,并且提高了复议机关的级别,扩大了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选择自由权。  相似文献   

18.
教育行政法治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行政能否实现法治化,决定着依法治教能否真正实现,教育行政法治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体法治化,教育行政主体的编制和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设定和授权;二是教育行政行为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实现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的法治化;三是教育行政监督法治化,有关监督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实现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监察和教育审计的法治化;四是教育行政救济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予以恢复或赔偿,实现教育中的申诉活动法治化和教育行政复议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协商行政理念发展、行政纠纷调解得到承认并逐步拓宽的现实语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作为当下行政纠纷调解的主要实践形式,有必要对其制度加以优化以促成多元化解行政纠纷机制体系的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应主要面向合法、合理调解原则的细化、裁量行政纠纷调解情形的解释、围绕"调审分离"确立行政复议调解机构等方面。行政诉讼中调解的优化则应以调解原则的细化补充、调解范围的增设、调解效力的确定等内容为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监督是行政廉洁的必要要求,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行政监察起着主干作用,而有效行政监察的行使必须以加强行政监察的权威性为前提;同时,还要搞好行政监察工作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