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酒店管理专业是为酒店行业培养具备现代酒店管理理念,具有良好文化和职业素养,能熟练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理论和服务技能,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的各层次管理人才.笔者通过对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发现,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现状、就业后的工作满意度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学生自身、学校教育、酒店企业和社会舆论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多重影响与就业工作有待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行业性质决定,旅游酒店专业属于应用型、操作型、技能型专业,是为社会培养餐饮、旅游等服务型人才的专业。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从教学、实践、考核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以实现专业建设与社会需要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共建,协作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酒店营销是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以酒店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学习为基础,对应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酒店产品营销策划能力。具有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对所授课程教学对象学情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学生具体学情,结合酒店行业实际,校企深化教学合作,协同参与教学,共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课程最佳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高职酒店管理教育主要是为我国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指出了可供我国的借鉴之处,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5.
旅游市场需要与旅游人才供给存在质量与结构上的矛盾,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本文从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模块教学,包括专业基本素质实训、导游能力训练、旅行社管理训练、酒店服务管理实训、景区景点管理实训及综合能力实训六大模块,并认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模块教学需要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学体系与旅游实训基地建设三个主要支持保障条件才能得以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全国到地方,酒店人才特别是应用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酒店人才成为酒店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前厅运行与管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通过深入的行业分析和企业调研,基于酒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学院风采——旅游管理系三大热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旅行社、酒店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就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机场及机场延伸部门就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类景区,从事景区经营管理、景区导游、景区酒店服务、景区开  相似文献   

8.
酒店管理课程是高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基础课。通过PBL教学法在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酒店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设计,对PBL教学法在酒店管理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CBE模式是以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要求吻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池州学院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基础上,提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养成教育、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师资实践能力建设和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实际,我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本教改方案根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对本地区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采用"五个一"教学模式,并由此构建了有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制定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逐渐面向国际化,这为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在现代酒店业中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市场上对专业性的酒店管理人才非常急需。于是,我国各大院校针对性的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出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专业型酒店管理人才,因而各大院校将具有科学、高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酒店管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技能。在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粪旅游(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顶岗实习具有异地性、持续性、艰苦性、不适应性等特点.不少院校出现过实习生同实习酒店之间不和谐的状况.以池州学院高职类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成功顶岗实习为例案,探析了构建高职类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和谐实习的举拖,成立组织、制定计划是和谐实习的保障;考查、遴选理想实习基地、签订校企实习协议是和谐实习的基础;认真组织、科学实施是和谐实习的关键;以生为本、周到服务是和谐实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运用词频统计和数据分析,归纳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内容.运用问卷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所构建内容进行实践检验,最终构建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内容为情境感知实践、操作与知识能力、职业经历和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酒店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中国对外的不断开放,会有大量的企业或公司介入到酒店餐饮领域,这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好消息,这就要求学校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实际的专业化酒店管理人才。我国经济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进行经商活动、旅游、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给我国酒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对酒店工作人员加强外语教学也是培养酒店高级管理人才走向国际化市场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目前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的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建议,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等环节来提高酒店管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英语部申报了院级课题旅游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探索与实践,在立项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结合学院旅游特色,积极实施以培养旅游类学生跨文化旅游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改,教改实验已在我院06级和07级英导,商英、酒店等专业实施了两轮,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导向与市场需求错位、双师型教师较少等问题,导致学校与企业"供需矛盾"、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鉴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从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改革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近几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旅游管理课程模式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几方面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训室为基础,校企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业教育的兴起,创业教育不再局限于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精英型人才,而更倾向于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大众型人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也随之流行起来.文章在分析创业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旅游管理专业中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将旅游管理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三条途径与四大方法,以期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健康与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多会与旅游行业、酒店行业、温泉度假企业等进行校企合作,安排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实践,然而在实习结束后,学生心理状态不断发生变化,不能继续留在实习岗位,而校企合作单位周而复始的缺乏人才,学生就业选择面临一个相对尴尬又十分现实的问题。本文就是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从校方与企业制定长远的实习计划、如何引导实习生就业心态等多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阐述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