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少学生一遇上作文课,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即使勉强完成一篇作文,内容也显得空洞。这与平时引导学生拣“粪”有关,是学生手头没作文材料所致。拣“粪”要不怕麻烦,随身带“粪筐”,启发学生眼睛要不断搜索,善于发现路边、草丛、河旁、房前屋后的“牛粪、猪粪、羊粪……”都有必要拣起来。拣的范围要广,不要自我限制,更不能拣大泡的,抛弃小泡的,只要有用的都应告诉学生统统拣回  相似文献   

2.
积累是获取写作材料的最好方法,积累首先要多读多记。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和长期辛勤的积累,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正如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同志所说:“你看农民出门,总是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拣的范围要广,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只拣我管的牛粪,应连人粪、羊粪都拣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学生积累知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广东惠阳市教研室何钢一、在语言环境中,比较近义词的词义1.海滩上有练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富饶的西沙群岛》)句中“拣贝壳”的“拣”字是“挑选”的意思,在这里不同于“捡”。如果脱离句子看“拣”和“捡”,则学生较难掌握它的意思。具体语...  相似文献   

4.
大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为什么会精彩动人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们平时在生活中善于收集材料,把这些材料在“仓库”里储存起来,一到写作时就可以调出来派上用场。清代大诗人袁枚,写过不少名篇佳句,其中有的竟是随手“拣”来的。一年春天,袁枚去郊外踏青,来到一个梅园,当时正值梅花怒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师讲习作课,举例讲到《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中“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这句时,说“拣”就是“捡”,“拣”与“捡”含义相同。这样解释不妥。“拣”,选也、择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魏志·袁绍传》:“博爱容众,无所拣择”。《旧唐书·懿宗纪》:“边方未静,深藉人才,宜令徐泗团练使选拣召募官健三千人,赴邕管防戍。”都是选择的意思。而“捡”,在古汉语中一般解作束也、拘也。《荀子·儒效》“礼者入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同“捡”)式也”。《汉书·黄霸传》:“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现代汉语则解作“拾取”。如拾粪、拾柴、拾稻穗等。古汉语中,“捡”与“检”、“拣”与  相似文献   

6.
从众多的教辅资料中先“扒扒拣拣”再“精挑细选”.几乎是每个命题人员的必用之“招”。此“招”虽然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能达到丰富试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校园作文     
(一)老师:“我让你们写一篇关于饼干的作文,并且要求在1000字以上。李强,你的作文为什么才写了这么10行呢?”李强:“老师,我写的是压缩饼干。”(二)班主任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校园的作文,简直和你同桌写的一模一样。”“这完全可能,老师,要知道我和同桌在同一个校园上学呀!”(三)老师:“写作文和做菜一样,做菜前要先准备好材料,然后再对材料进行挑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生:“拣菜的事儿我们都会,问题是,拣完后,到底是凉拌还是热炒?”(四)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优秀没有?”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了。”爸爸:“不…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有个生字“拣”,原文的句子是这样的“:桂花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学生经常会把这句话中“拣”的字形和意思与“捡”混淆。那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分辨这两个字呢?“拣”与“捡”,是一对好姐妹,她们不但读音完全一样,而且偏旁相同,意思相近,都是表示(用手做的)动作的词。由于两姐妹有这么多共同点,所以经常会被人们认错。其实,假如我们不被她们的外表所迷惑,深入她们的内心探究一下她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就能很快分辨她们。“捡”是拾取的意思,大多表示一样东…  相似文献   

9.
拣树叶     
提示: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看,三个小朋友拣的都是什么树叶呢?秋天到了,小明、小红和小丽一起到公园玩。他们来到公园,看见公园里有许多落叶。小红对小明说:“你看,我拣了一片黄色的银杏树叶。”小明说:“真漂亮!你可以把叶子做成书签送给老师呀!”小红高兴极了,拿起树叶跳起舞来,她真像一位花仙子。小明拣起一片枫叶小心地放进本子里,然后拿出笔记本记下来。小丽不但拣了一些红红的枫叶,还拣了一些银杏树叶,小丽发现枫叶像一只小鸭子的脚板,银杏树叶像一把小扇子。时间不早了,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小明说:“下一个秋天,我们再来拣树叶,看…  相似文献   

10.
遭遇尴尬     
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有关闰土的哪几件事时,随即板书,当“拣贝壳”的“拣”字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同时出现了几个声音:“老师,‘拣’字写错了!”当时我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我并没有因这几个学生给我带来尴尬而生气,也没有将错字简单地一改了之,而是问那几个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字为什么用错了?”其中一个学生一脸得意的神情,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我们原先学过,‘拣’字有‘挑选’的意思,而‘捡’表示把东西捡起来,课文中说在海边‘捡贝壳’,所以应用‘捡’字。”我点头微笑,肯…  相似文献   

11.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故事说孔融小时候有次和兄弟一起吃梨子,大家都拣大的拿,只有孔融拣小的。旁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 “我年纪小, 所以应该吃小的。”孔融懂得谦让的时候,仅仅才四岁。智力的早熟,当然值得称羡,道德观念的早熟,那就更值得赞叹了。  相似文献   

12.
77粒米     
夏天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气逼人。我放学回家,见妈妈还没有做好饭,便来到自己房间看电视。这时,妈妈在厨房里喊:“圆圆,把米淘一淘。”我懒洋洋地站起来去淘米,一不小心把米撒到地上,我随即将米踢到一边。饭好了,我刚坐下吃饭,妈妈又在厨房里喊我。我不耐烦地问“:干什么?”妈妈说:“过来把那些掉在地上的米拣起来。”我漫不经心地说:“就那么几粒米拣它干什么?”爸爸生气地说:“一粒一粒地拣,拣一粒数一粒,看有多少粒,数完了我检查。”我只好拣一粒,数一粒。一开始我心中还忿忿不平:不就是几粒米吗?值得你们发这么大的火…  相似文献   

13.
树与柴火     
我家有两个小孩子,他们都喜欢“拣柴”。每当大风天,他们两个,一个姊姊,一个弟弟,真是像火一般的喜悦,要母亲拿篮子给他们到外面树林里去拾枯枝。一会儿都是满篮的柴回来了,这时乃是成绩报告的喜悦,指着自己的篮子问母亲道:“母亲,我拣的多不多?”  相似文献   

14.
“四人帮”的一个死党曾经洋洋自得地宣称:“我拣了一块石头,是块有棱角的石头”。“石头”所指,就是那个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曾经在大学入学文化  相似文献   

15.
驻足街头,放眼人海,一股“8”字潮蜂拥而来。安装电话,要拣带“8”的号码;店面开张,要挑有“8”的日子;买车要牌照带“8”为吉;亲朋见面,以道“8”为  相似文献   

16.
珍惜“可增长的资源”家在城市的同学注意过没有?常常有—些人,背着麻袋,手伸向街边垃圾箱里,翻呀拣呀的;还有一些人,蹬着三轮车、自行车,摇着拨浪鼓,叮冬叮冬地走街串巷。他们是在拣垃圾、收废旧啊。  相似文献   

17.
失语城     
很难考察从什么时候起,八角城的假话一天天多起来,现在终于泛滥成灾了。据说,连一对拣破烂的父子相互之间也没有真话。爸爸问儿子:“今天你到哪边去拣呀?”儿子指一指初升的血红的太阳,说:“东边拣。”爸爸想和儿子避开,就往西边去了,岂料在西边碰上了儿子。学校的升学率连年下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里有两棵高大的石榴树。五月,石榴树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成了幼儿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榴花凋谢了,地上落满了花托和花瓣。早上自由活动时,晶晶和琦琦在石榴树下高兴地拣着花托。“你看,像一朵五角星花,真漂亮。”晶晶拿着花托对琦琦说。“不对,有七个角。”琦琦马上数给晶晶看。她俩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从地上捡起一个花托仔细端详起来。花托很特别,中间是花蕊,周围是一片片像三角形的花瓣。我拿来筐子和她俩一起拣,其他小朋友也陆续加入进来,不一会儿已拣了满满两大筐。“这花托派什么用呢?”“可以用铁…  相似文献   

19.
驻足街头,放眼人海,一股“8”字潮正悄然涌起:安装电话,要拣带“8”的号码;公司开张,要挑选有“8”的日子;汽车牌照,以带“8”为吉;见面寒  相似文献   

20.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我的腿子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我的篮子里再掉到地里去。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婆们了她那双不大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