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难以理解.因而产生畏惧情绪。文言文教学又多为串讲、灌输,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晕沉沉.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关键是人的情绪在作怪.既然情绪对人的影响这样大,是否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呢?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关键是人的情绪情感在作怪。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7)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既然情绪对人的影响这样大,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呢?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确是一种适宜学生需要的好方法。一、愉悦的心情可以促使学生细心观察  相似文献   

5.
怎样使你的学生在良好的心情下学习呢?这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把握学生学习情绪息息相关。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帮助学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一、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情绪。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看不起自己。”这就是畏惧心理的表现。学生产生畏惧的根子是产生差错。为了  相似文献   

6.
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情感。某种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产生满意、高兴的情感;当人遭到不幸,或工作,学习受到阻碍时,人们需要未能满足,就产生不愉快,甚至懊恼等情感。 教育和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当老师面带微笑走上讲台时,同学们情绪也非常好,在师生相互问好时,声音也格外大些。反之,如果老师无精打采地走进教室,学生情绪大大低落,这节课也上不好。情感作为一种非智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活动中.很多学生存在着焦虑情绪,其原因主要与学生个人身心素质和活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焦虑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出现难以达到活动质量或要求.甚至造成运动损伤。进而对体育活动产生畏惧情绪。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心理抚慰、放松活动等方式来缓解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小论文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保证小论文写作取得实效,需要教师拓展"八度"空间,消除学生的各种消极心理。一、降低难度,解决学生畏惧心理对中学生来说,写作小论文是件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平时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畏惧情绪在所难免。在一开始布置写作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的畏惧心理和为难情绪,我就以《为学》中的一段名言"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来激励学生,以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与兴趣。同  相似文献   

9.
杨荣 《考试周刊》2011,(86):123-124
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如何使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畏惧情绪,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为交际运用外语的能力.这是中学英语教师应解决的难题。教师如何面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中文系85(3)班在第二学期开没了书法课,这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尝试。这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人没有毛笔字的基础,有相当多的人连钢笔字的基础也很差,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这是一大缺陷。基于此,中文系决定在这个班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书法课。学生们初有畏惧情绪,经任课教师程在福老师动员后,积极性很高,全班49人中有45人  相似文献   

11.
<正>在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全面关注事故中的每一个人。当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班主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静从容地应对。如果班主任在处理时怒气冲天,很可能让"受伤"的学生因担心而惶恐不安,也会让"惹事"的学生因心生畏惧而百般狡辩抵赖,这样既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难度。同时,班主任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情绪。小学生一般不会出现恶意伤害的想法,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会促进他们认知  相似文献   

12.
时常看到有的教师走进课堂时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一堂课下来,不带一丝微笑,仿佛一位严肃的法官。很难想象学生在这种“严霜”摧打下会产生怎样的学习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才是教育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这话十分中肯。课堂内,教师的情绪将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你精神饱满时,会给学生以振奋;当你情绪萎靡时,会给学生以沮丧;当你春风满面时,会给学生以鼓舞。教育者不能忽视这种情绪的变化,而应努力调节,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将积极的情绪带入课堂,从而收到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一、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这是学生形成畏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学生完成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容易产生畏惧胆怯的心  相似文献   

14.
当我知道学校把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交给我时,心中就暗暗叫苦,这下可惨了,那些毛头小孩。,整天叽叽喳喳叫着,该如何教啊!那阶段我很茫然,也闹了不少情绪,以至于把这些情绪带到了课堂中,遇到调皮的学生就大发雷霆,学生们对我都畏惧三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厌学情绪明显,上课时缺少应有的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初三学生刚进入神秘的化学殿堂,在好奇、新鲜之余,又有一些畏惧.厌学、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障碍在初中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特别是在化学成绩不佳时,更易出现如化学学习兴趣减退,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甚至自残或伤人等严重行为.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研究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心理辅导,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冯磊 《中学文科》2009,(12):19-20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表现为两种态势:一种是积极态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态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亢奋状态;另一种是消极态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态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控制状态: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诚、欢喜、愉悦向上的状态,避免学生的情绪陷入冷漠、灰心、厌烦的境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自然、民主、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7.
马传德 《考试周刊》2012,(68):70-71
随着高中招生人数的增加,后进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许多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和方法都有问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和厌倦.成绩越来越差。他们不仅自己差.而且对其他同学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让老师感到头疼,因而,后进生的教育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学生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在现代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是指与人的  相似文献   

19.
听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听力理解大打折扣。笔者在十几年的执教生涯中经常注意到:有些学生求胜心切,他们很想把听力做好,但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结果越着急听越听不明白;另有一些学生对听力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放录音就不知所措,有时只能捕捉到零星的单词和短语,这时,他们的心里就产生畏惧,焦虑情绪油然而生,甚至对自己的听觉能力产生怀疑,这就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这是学生形成畏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学生完成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容易产生畏惧胆怯的心理.如身体笨重、矮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