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日前,笔者到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节),以下是这节课的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形式来上好吗?我们今天请三位同学来做主持人,由他们当老师主讲,我跟其他同学一样,也做学生认真听讲!大家掌声欢迎!(教师退下,同学一上台)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
  1.建立方程的概念,并能在提供的式子中正确区分出方程。
  2.在等量关系的分析中,从本质上理解方程的意义。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顺向思维的优势。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来研究和未知数有关的问题。
  (1)逐一出示3道题目(图1):请同学们静静地看题,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怎样的式子?  相似文献   

3.
一、竞选鼓手,进入情境
  师: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出示鼓、花、锤)猜猜什么游戏?
  生:击鼓传花。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玩这个既有趣又刺激的击鼓传花。(板书:击鼓传花)鼓,有了;花,多漂亮;鼓锤,在向你招手。噢,还缺一位……?  相似文献   

4.
一、寻“香”质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非常喜欢——?(桂花)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童诗《树》     
一、照片里的树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平时我经常与它合影,它是谁呢?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哦!(出示:我与树的合影)我的朋友是谁呢?
  生:树。
  师:没错,它就是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诗花园,走近一棵棵树,去亲近它,聆听它。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艺术,做知音”,共同走进另一个动人传说。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在“多篇联读,自主探究”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师:言简意赅,值得表扬。贝多芬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8.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9.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在“信念”下面画圈)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请大家讨论:问题一:“信念”是什么意思?问题二:谈迁的信念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信念?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暑期,一股热浪席卷全球,高温红色预警连发,或破历史极值。随着极端气候的影响,这几个用季节命名的城市引起了大家关注:春城(云南昆明)、夏城(海南三亚)、秋城(云南昭通)、冬城(黑龙江哈尔滨)。贵州省的贵阳市有着“第二春城”的美誉,是不是也名副其实呢?怎样才算得上“春城”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一节有浓浓科研味的综合实践课——“贵阳是第二春城吗”。真实问题驱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一、提纲挈领,迷人风景心自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家沉醉云走进了平凡的农家校园,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独特”,什么又是“迷人”呢?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这5个前鼻韵母是……(学生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后鼻前母。学习了最后这4个后鼻韵母,我们便能读注音文章,还可以用拼音来写话。同学们愿意学吗?生:愿意!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5个前鼻韵母中都有一个什么字母?你怎样记住这5个前鼻韵母?生:5个前鼻韵母都有尾音“n”。在“n”的前面分别是单韵母aeiu ,就成了anenin un n5个前鼻韵母。(教师板书5个前鼻韵母。)师:现在我们学习第17课后鼻韵母angeng ingong。(教师板书课题,并放映…  相似文献   

13.
尹翠英 《考试周刊》2012,(24):133-133
我在讲七年级(上)思想品德课第五课第二节“发现我们的潜能”一课时,课后安排了一节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4.
问:(1)哪一个圆的直径最短?哪一个圆的周长最短?(2)哪一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一个圆的周长最长?(3)你发现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了这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研究圆的周长就要研究它与直径的关系。而这便是本节课的“课眼”所在。那么,这种学生学习上的疑点,又何以成了教者的盲点呢?原因是教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框框: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是“不言自明”的,而忽视了学生恰恰没有这种“先见之明”。可见,备课时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是不行的。二、“课眼”是知识的连接点,往往又是教材的省略点。有些课在揭…  相似文献   

15.
一、反刍、思考
  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学”。是要通过“听”的形式来实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进而切实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所以,我们在听课结束后,必须认真对照听课记录及时地进行“反刍”。这里的“反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唤醒”,而是通过“课堂再现”将自己置身于整堂课的教育情境中,对课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深度分析、研究:一是,要站在“听课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不仅要找出本节课都有哪些亮点和缺失,而且还要用心去感受授课者“教技”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并及时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要站在“授课人”的立场进行反思研究,如果自己是授课人又会怎样设计本节课?与之前授课人相比,自己的“授课”又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前授课人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又有哪些共性和相通之处?有哪些亮点能对自己有所启示?有哪些优点是适合自己进行学习借鉴的?又有哪些不足是需要自己规避的?今后如果自己讲授该课又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要将他人课堂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思索及时进行聚合、总结,并叙之以文予以记录,这样我们的听课所收获
  的就不只是对课的外在形式的感知,而是真正领会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如此,我们的听课效果就必然会与之前大不相同,真做到听有所悟、听有所学。  相似文献   

16.
细致的预设、巧妙的引导、精彩的生成、欢乐的课堂……,在名师名家、一线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都不难见到这样的场景,因为公开课上有我们太多的心血和付出。而作为承载师生双方教学互动的核心阵地——“家常课”,我们是否在落实和表达课改的前卫理念?是否在张扬和历练教师自身的个性才华?是否又在培养和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笔者曾有幸参与了青年名师叶柱老师的一节家常课(家常课,即学校在学期初组织的一项“随堂听课”活动,指提前一天通知教师、紧跟教学进度的一节“开门课”),让我切实感受到叶老师“在寻常中追求超常”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小壁虎)它正忙着干什么呢?(借尾巴)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谢谢罗国敏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的研究课。之前,我们都明确了今天研究课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体会诗情”,并共同确定这一主题可从三方面来进行讨论:(1)文本当中蕴涵的感情因素有哪些?这节课老师想引导孩子体会的诗情是什么?这种诗情是通过哪些文字来表现的?(2)为了体会诗情,罗老师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有哪些有意识的教学行为?(3)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板块一复习导入,回顾场景师: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吴冠中先生的散文。一起读课题。生:(齐)《父爱之舟》。师:带着你对“父爱”的理解,再读课题。生:(齐)《父爱之舟》。师:好极了!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场景?生:买枇杷、住旅店、逛庙会、雨雪天背“我”上学、凑钱为“我”缴学费、送“我”考学、送“我”入学、缝补棉被。  相似文献   

20.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高投入、低效益的困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科学之路。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王京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现把这节课介绍给大家。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草原》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生:介绍了作者初次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板书:景美人亲)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景美”这一部分。(出示草原挂图,看图想象草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中哪句话向我们概括地介绍了草原景色的特点。(生读课文)生:“一碧千里,而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