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坤 《报刊之友》2012,(8):90-91
深圳卫视2011年5月改版,推出了全明星代际互动娱乐秀节目《年代秀》。该节目是引进自比利时的热播版权节目《Generation show》,并经过本土化创新改造而成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热议和好评,收视率也是突飞猛进,成为2011年度中国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收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识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成接触与吸引、分享与感动、追随与期待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年代秀》节目对于观众收视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节目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野外生存秀、职场竞争秀和歌舞竞标秀是国外真人秀电视节目中最主要的三个节目类型。但是三类节目在我国的本土化境遇却大相径庭,野外生存秀和职场竞争秀相继遭遇了滑铁卢;歌舞竞标秀却是水涨船高,一路凯歌高奏,接连创造收视佳绩。文章将从三类真人秀节目的历史、规则、中西文化差异和观众接受心理等方面进行解读,寻找三类节目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遭遇不同命运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涤非  沈婉  吕玮妍 《传媒》2019,(16):59-61
日本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筑紫哲曾非常形象地把电视节目分成两类:一类是制作方想给观众看的节目,一类是电视观众想看的节目。关注电视观众在收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研究电视策划如何作用于观众心理,使电视综艺节目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就是电视从业者的使命。2018年11月,湖南卫视首档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震撼开播,节目豆瓣评分9.1分,居2018年豆瓣综艺排行榜第三。  相似文献   

4.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是一个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具有适应、自我防御、认知和价值表达功能。影响观众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包括观众需求满足程度、所属的群体、个性特点、信息和知识以及社会文化等五个方面。电视机构应该从观众收视心理和行为研究、节目的创造力、节目推广方式和节目品牌塑造等四个方面转变观众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成为电视行业的热点,从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到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深圳卫视的《年代秀》等,收视全国排前十名的卫视几乎都有引进海外节目版权。那么,在引进国外优秀电视节目模式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实现海外模式本土化创新?如何让节目的内在价值彰显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或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孟洁  田甜 《新闻世界》2012,(8):77-78
从最初影响广泛的《大风车》,到收视告捷的《饭没了秀》,少儿节目的形态得到拓展,节目元素更为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少儿电视节目的变化,以《大风车》和《饭没了秀》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来观照当下少儿节目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1,(10):101-110
近年来,深圳卫视在核心竞争力上不断寻求突破,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筹备与积累,于2011盛夏之始开始全新蜕变,打造一周综艺娱乐带,推出全新黄金版面。其中包括全新推出的《年代秀》、《军情直播间》;人气一直很高的《大牌生日会》、《大娱乐家》、《游戏不简单》;还有已经形成品牌的《饭没了秀》、《宝贝赖上大明星》。大牌明星、娱乐达人、酷炫游戏、刺激军情,还有非同寻常的年代记忆以及童言无忌的魔力宝宝。2011年5月27日《,年代秀》首度亮相,便呈现给全国观众以无比惊艳的姿态:深圳卫视同时段收视跃居全国卫视第四,第二周的收视也保持了同样的佳绩。能从周末晚间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一炮而红,《年代秀》的独特魅力可见一斑。相信接下来的每一期节目都会给观众带来惊喜。而且,《年代秀》作为深圳卫视5.27改版后推出一周娱乐带的试金石,已经实现了点石成金的神话。从2011年5月27日开始,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您选择深圳卫视的理由。综艺娱乐带的推出将引发深圳卫视核心竞争力的一次大爆发,构成了由《黄金剧场》、娱乐节目带和《直播港澳台》一气呵成的充满内容活力的黄金时段。从2011年5月27日开始,我们相信,改版后的深圳卫视将如夏花般绽放,全国观众将拭目以待这朵南国奇葩的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8.
张红军  王瑞 《视听界》2011,(6):61-64
2010年可以被视作“电视相亲年”。但花无百日红,相亲节目在经历了收视的火热之后,慢慢进入了降温阶段。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接力,给观众带去全新的期待和不同的感受。“电视圆梦”节目现身荧屏2011年上半年,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种以帮助普通观众实现梦想为主旨的节目。4月2日,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名为《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的综艺节目,号称是中国第一档邀约国际  相似文献   

9.
陈一凡 《新闻窗》2013,(1):64-65
电视节目的编排是认真研究观众收视心理,找准自身定位与优势,充分抑制竞争对手,从而出奇制胜的创新过程。如何使节目编排做到既能体现上级宣传方针政策,又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是需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个好的节目编排应该是多元化的、均衡的,要同时顾及眼前与长远、媒体与受众、客户与观众及灵动与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虽然很好,但是播出时间不恰当,就会影响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3,(12):69-70
节目受众:从接收者到互动传播者。社交网络使得观众的收视行为不再是孤立地接收.而是嵌入到社交网络之中.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单向互动.被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的三方互动所取代,加强了观众之间、观众与节目之间的粘连.使得电视节目向更广泛的人群渗透.电视观看行为也日趋社会化。节目内容:从专业生产到用户再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外国电视节目逐渐在中国流行,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时间也不断地变化,随着《疯狂主妇》、《越狱》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让观众对"季"播出有了更多了解。电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已经没  相似文献   

12.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外国电视节目逐渐在中国流行,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时间也不断地变化,随着《疯狂主妇》、《越狱》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让观众对"季"播出有了更多了解。电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已经没有过去激烈,随之而来的是频道与频道之间的角逐。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29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落下帷幕。这一节目以公益为诉求、以真诚为基本、以梦想为依托、以现实为动力,让全国观众从节目中找寻到了快乐和公益的本质。《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节目收获了高收视率、高网络点击率和全社会的好评,引领了电视综艺类栏目的新风尚。第三季节目播出常规节目11期,平均收视  相似文献   

15.
陈彦宏 《传媒》2016,(10):68-70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很快便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深受观众喜爱。进入新世纪,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持续时间较长且颇负盛名的当属《鲁豫有约》。该节目自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成为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典型代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鲁豫有约》之所以能够一直被观众所喜爱,就是因其很好地把握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相似文献   

16.
韩秀娟 《东南传播》2012,(11):171-173
从综艺节目《快乐蓝天下》的子栏目脱颖而出,升级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力的节目,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中国梦想秀》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卫视推出的演技竞演类真人秀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不但赢得了耀眼的收视率,而且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该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抓住了广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明星效应满足了观众追星的需求和窥视欲,以表演秀满足了观众对表演艺术的好奇心,以竞技真人秀满足了观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和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19.
林台 《今传媒》2015,(1):113-114
在产业化发展中,电视节目为提高利润,片面追求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造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屡禁不止。但《最强大脑》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它在时下火热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之外开辟了一档以展示科学与脑力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给荧屏前的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可圈可点的背后,给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带来了许多思考。文章试图从电视节目营销、制作、内容三方面阐述《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给时下真人秀节目的创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是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与观众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的反映,通常是通过收视表现和点击率来评判某节目传播效应的高低.对电视节目传播效应进行研究对于未来电视节目的进一步改进有着积极意义.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开播,赢得大量关注,同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电视等六大频道同时入围四大网络指标前十,可以说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因此探讨《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成功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