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5,(3):67-71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分析商洛学院大学生手机的使用,特别着眼于大学课堂中手机的使用时间、习惯、目的、动机等情况。力图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状况讨论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降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重点探讨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程度、形成原因、应对策略等问题,积极建构大学生健康的手机使用模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越发严重,为此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强制性阻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举措,但是社会各方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授课教师如何看待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学生和教师都应有明确的立场反对课堂使用手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规划好未来,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摒弃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而教师也要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尝试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规范高校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普遍,多数人成为"低头族"。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使用手机已成课堂的普遍现象,主要用于社交聊天。男女生在使用手机的用途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与课程重要程度、课程内容、老师讲授方式等密切相关。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十分普遍,对大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不利影响。本文采取问卷形式对合肥某高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调查,并从行为习惯、心理依赖等角度进行分析,努力探索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20):192-194
智能手机改变着大学校园生活,给大学生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由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关于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的调查问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课堂"过度"使用手机现象日趋严重,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加以关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大学生展开随机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频率、目的、动机以及对课堂使用手机的态度。结果表明,91%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其中53.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和聊天,46.2%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查阅资料和辅助课堂记录。分析原因发现,2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教师对课堂管理不严格,3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不良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差,1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归纳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从改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等数学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涉及面广.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少大学生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在高等数学课堂上发短信、上网,QQ,玩游戏等,严重影响了高教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手机的一些功能,如拍照、录音、上网查资料等功能对高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帮助.本文通过手机对莆田学院学生高数课堂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这将引导学生高数课堂上正确地使用手机,并促进高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没收手机行动"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问题的广泛关注,大学课堂到底该不该禁手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会怎样影响学习效果,影响程度如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在调查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从课堂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方法、手机媒介素养三个层面提出改进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机的推广普及和手机软件的更新应用,当代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已日趋普遍,主要可分为交友聊天、娱乐游戏、消极学习、情绪迁移等几种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对课堂的正常教学和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危害,找出原因,并有层次地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深受大学生青睐,日常使用,有时还带进课堂随意摆弄,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育信度和授课质量,有悖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更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分析高校思政课堂学生手机控现象的现状、原因及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网络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大学课堂里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两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实践,让手机进入"两课"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课堂氛围因为手机的大胆使用而变得更有趣,手机不再是大学生玩游戏、聊天、刷剧的工具,转而成为学生学习讨论和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能有力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课堂玩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手机娱乐较多,难以实现学习工具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拍照代替记笔记,对学生不利影响较多;经常使用手机让学生产生依赖,减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缺乏明确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提高学习意识,减少课堂娱乐;教师督促学生,复看学生笔记,课堂设置开放式问题;学生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制定课堂规则。为解决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身体素质、心理及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小时左右,课堂上非学习使用平均时间为12分钟。手机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减少,引起大学生睡眠不足、视力下降等相关问题。67.54%的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有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性,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希望能得到外界的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杜骢 《林区教学》2015,(2):118-119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问卷调查与谈话等方式,对部分学生和教师就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试图较为客观而正确地掌握和分析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大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手机等现代化设备成为促进大学课堂教学,推动大学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使用工具。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了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手机对于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探究了负面影响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有效利用手机并改善手机使用弊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39):147-148
目的:了解当前山东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状况,探讨因为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面向在校大学生,采取"非导向性、方便和简明可行"原则,编制问卷,搭建IIS服务器,使用网络化问卷的方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使用卡方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长、最晚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学院67%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达到或超过3个小时,且用手机的最晚时段对学生的睡眠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导致47%的学生反映睡眠不够。36%的学生自我评价依赖手机,3年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尤其明显。83%的同学反映身边同学有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对策:建议征求学生对课堂意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使用手机,严格要求。辩证而且全面看待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发挥手机在党建、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园手机的普及泛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职教育由于生源素质的原因,其课堂手机公害更加严重;为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需要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制定相关制度约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同时,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而当大学生手机使用已经延展到课堂,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本文即从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角度分析影响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因素,包括自我觉醒、教师管理以及同辈影响。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以"自我"为中心,师生互动、同辈影响以及隐性的学校环境改善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该现象已经侵蚀到课堂,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学校、家长、老师的合力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让大学生不再成为手机的奴隶,让手机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助手。  相似文献   

20.
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课堂学习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手机铃声干扰课堂秩序,手机短息分散课堂注意力,手机游戏转移学生上课兴趣,手机搜索功能引发思考惰性危机。面对问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要联合起来,多管齐下,共同消除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