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增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是启蒙教学,要使学生能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旧的教学思想,在激励、唤醒和鼓舞  相似文献   

2.
回顾过去50年的课程建设,其精华部分仍对当今的体育新课标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仍应加以充分的肯定和传承。那么,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应该继承50年来体育教学的哪些优良传统,以增强体育新课标教学的底气呢?1.优质的课堂管理应继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体育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了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渐次提高的培养过程;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其扶植、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谓激励,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变化,施以一种激励性的反馈信息。通过激励,可以巧妙地使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在田径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缺失及矫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普遍探讨的问题。然而,从实践层面进行观察,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机制的缺失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严重阻碍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1师生关系要和谐
  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立下了宏愿:要把我的学生个个都教成优秀电工!无论讲解,还是实操演示,我都很认真,可是课后一检查,简直是“目不识丁”。为了提高听课质量,我狠抓纪律,累得精疲力竭,落个师生关系对立的下场!我又下功夫学习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讲道:“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用教育理论检查我的教学,又从教学想到上学,体悟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上学时,不是老师赏识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成绩优秀吗?学生喜欢哪科老师,哪科就学得特别好吗?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关系要和谐。  相似文献   

6.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对小学体育快乐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探索。一、目标激励法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注意推敲自己的“开场白”。例如在教“跨越式跳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过程是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的过程。教学 ,就是要教会学生学。因此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于努力使教与学双边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辩证的统一。教师的引导 ,要服务于学生“学” ;学生的“学 ,需要教师的“引”。“引”要讲究“善引” ,而相信学生又是善引的前提。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成学习的主人、主体 ,相信他们“疑难能解决 ,是非能自辨” ,从而积极引导学生“上课之时主动求知 ,主动练 ,不徒坐听教师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生年龄特征 ,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练习。具体有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杜老师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抓住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能根据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杜老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点赞!一、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让教学因爱和智慧而充满生命力。当全班学生都因为比赛输了埋怨小丽时,杜老师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告诉学生们团结的重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少了,出现了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教师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的繁荣景象。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还存在着失衡、肤浅、异化等问题。情况之一是教师的主体性极度膨胀,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双主体”教育思想、原则与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实施创新教育,应加强师生双向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虽然备课、案例分析、论撰写中都有所体现,但在实践中到底如何做,却不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于是出现了许多打着“新课程下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旗号,实则违背了体育教学规律的事情。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呢?本试图在学生主体性的三个层次上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鼓励的时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在行军打仗时认为 :士气可鼓而不可泄。强调的便是“士气”即进取心和积极性 ,而这类“士气”的建立便在于“鼓”(可理解为鼓励、鼓舞)。今天在教学中也应多采取鼓励教学法 ,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这对鼓舞学生的进取心 ,培养其学习积极性显然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真正主人。但在具体实施中,一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而自己由过去教学的“中心”走到教学的“边缘”,甚至完全退出舞台当“观众”。结果“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变成了一种“放任自流”。我认为,新课程要求淡化教师的主体性,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不要教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身体练习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不但要求学生要善于动脑,更要求学生要善于动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其自身特点的独特性对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辛夷 《精武》2012,(21):83-8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论述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功能与方法,旨在展开较为深入地探索实践,以此唤醒、激励和鼓舞青年学生不断进行性格优化、气质雅化、能力强化的实践过程。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董燕 《收藏界》2018,(8):101-1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概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这表明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考试是主要目的”的沉闷教学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开阔学生的智慧。如果我们的课堂要焕发出活力,学生们就必须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体育新课堂要求从“素质、技能训练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过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  相似文献   

18.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体育教学应遵循“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一、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是学生主体性学习和体验的重要物质和精神空间,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由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也需注重互动性和创造性。”从认识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得以自然显现出来。真正有“水到渠成”之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特别要优化“问题设计”,唤醒学生思维,力争达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