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混易错知识点就是指学生在做题时,因将相近概念弄混、弄错或存在错误认识而容易多次出现失误的知识点。要走出这个怪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教材中常出现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及早教给学生,并多次强调,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尽量避免重复失误现象的发生。下面依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内容,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现行考试,大多是一次性给学生定分,这样就把学生的每次学习成绩看作一个常数。大部分差生考试后,因成绩不好,觉得难以抬头,少数优生因考试失误,而丧失信心。这种考试每次都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失败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而在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民俗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民俗语言教学实际上是语用教学的一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对民俗语言的教学能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具体可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方面对民俗语言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式,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语用失误是一种语言现象,文化差异是引起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积淀,在历史的年轮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以事喻理、以物喻义的文化烙印,对语用意义的理解起着不可估量的制约作用.只有了解文化因素,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避免因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用失误是语用人因缺乏准确了解或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而造成的表述和理解失误;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它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语义位移现象。认真分析语用失误案例,并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减少和防范语用失误,避免异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学生失分并非因为题难,大多数是由于复习时忽略课本知识而产生的失误,其实,考纲及考试说明均以教材为蓝本,回归教材才是做题的根本归宿,本文以2006年高考试题为例加以分析,以期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有助于教师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形成过程合理、方法得当的教学预案,养成合作、研讨、反思等良好习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但集体备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则应因校而异,因备课组而异,因教材而异,具体做到“四实”。  相似文献   

9.
小议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丁万富弄清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在教材的系统中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领会每一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根本所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要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必须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教材按照...  相似文献   

10.
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向前看才能走得远、走得快。是的,每个校长在长期的工作中或许有过曾经的辉煌,或许有过曾经的失误。但是,理智的校长千万不要因曾经的辉煌而自我陶醉,也不要因曾经的失误而耿耿于怀。惟有将目光放远一些,并与广大教师一道制定好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努力去实践这个发展规划,才能甩掉历史的包袱而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1.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由于尚未最后整理,仍然遗存不少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收录的《钩沉》虽然后出转精,但对存误并未全面订正,此外,尚有鲁迅手稿本身不误而误校或排印不慎而致误等问题。今拈出其中十四则予以考订补正,以便于其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研究古代汉语与历史的必读之书,中华书局的校点本《史记》是学习研究最常用的版本,但其讹误也并不鲜见。本文就《史记》校点本的正文及注疏讹误、记叙对话中的称谓不当,以及文字标点的不当之处提出几处商榷,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搜神记》为东晋干宝所撰,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书讹误较多,汪绍楹先生的校注本为后出转精的最佳校本,虽经吴京华、张觉等诸多时贤的多次校勘,仍有一些地方可以商榷。今拟就汪校本之中的有关标点、词语考释、校勘等方面的问题,辑得数则,缀成一文。  相似文献   

14.
宋代为配合武举、武学的考试、教学所需,由官方整理、刊布《武经七书》。《武经》勘定本与其它各本相比,有如下改动或不同:第一,删去了对君王不利或不礼貌的言辞;第二,强调“义”;第三,删去了与军事关系不大的内容;第四,在文字上受古文运动影响,语言简洁而意义显豁;第五,偶有误改。宋人所选的《武经七书》在思想内容上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强调仁义道德,注重礼仪;在文武关系上,则侧重于“文”。  相似文献   

15.
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或许是当前国内高校使用最为普遍的一部现代汉语教材,然而即便是其最新的版本(增订四版)也存在诸多问题,它们分布于该教材的每一章:从开始的“绪论”一直到最后的“修辞”。有必要指出并修改这些问题以便未来更好地修订,从而帮助大家不断提高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先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作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指定教材,印量甚大,影响甚巨,但直到1998年的修订本,仍然在作品复述与史料复述上存在一些瑕疵。本文指出其中的25条瑕疵,对其他学者提过的错误不再重复。之所以指出其错漏,是希望这都优秀教材日臻完善,不再继续给大学师生以负面影响,也希望著者能以更认真的精神对待史料的"多"与"真",让研究回到文本自身。但是瑕不掩瑜,该教材依然是同类教材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汉书》多有讹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未能一一匡正。今据本人所见,对《汉书》之有关文字作出勘误。凡35条。  相似文献   

18.
《类姓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文章以现存明代《登科录》和其它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其9处讹误,其讹误类型可分为:将非进士举子误作进士、一人误作两人、籍地和科甲之误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元遗山诗集》的校勘,前人已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当今学界前辈山西大学姚奠中先生主持点校的《元好问全集》,用力最勤,但也有不足之处。我在协助狄宝心老师进行《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时,发现其校勘、标点方面有一些问题,现试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元好问全集》增订本进行订误补缺,以期再版时斟酌修改。文章分为校勘和标点两个部分,其中,校勘部分列校记错误3条;沿底本而误者8条;因他本而误者25条;因形似而讹8条;其他讹误13条;关于径改原本文字的问题6条。标点方面有4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使用面较广的朱振家本《古代汉语》教材在注释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少数注解不合情理,与意相 格;二是教材内部有自相矛盾现象,使人无所适从。建议再作修订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