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琳 《广西教育》2013,(30):85-87
分析近几年广州市初中化学学业考试试题可以发现,命题既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中考总复习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再现所学知识,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整理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教学时,笔者严格按照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复习,对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重点复习,同时对知识薄弱环节进行“补缺”,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将总复习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1.明确目标 ,人人动笔 ,归纳整理。师 :同学们 ,我们已学完了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我们把本单元的知识加以复习整理。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参考老师的复习提示 ,自拟一份本单元的知识框图 ,要求用最简练直观的形式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 ,看谁写得既快又好。黑板出示复习提示 :①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②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③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④举例说明。⑤其它。[设计意图]是在“复习提示”的指导下 ,让每位学生都动脑思考 ,动笔归纳整理 ,写出自己的知识框图。同时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融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复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探究等多种途径,整理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解释有关物理现象.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综合应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因此.认真探讨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复习课型的特点.对于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比和比例”这个单元不仅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应用性比较广,而且诸多概念易混、解题方法易错。复习时要根据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比和比例的整体结构,进行复习。一、整理梳通,形成知识系统本单元的概念比较多,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梳通,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可按照课本第77—80页单元复习题中提供的线索进行具体的复习。二、比较辨析,强化认知结构比和比例这一单元中的概念多、易混淆,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概念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采用列表的形式比较、辨析下面几组概念。  相似文献   

5.
“整理与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在小学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中主要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分类、综合,加以疏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梳理旧知识点,形成新知识网络使学生融会贯通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特点之二是“通”,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领会教材的意图,抓住了双基训练.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复习是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重要内容,怎样进行复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 一、纵横联系,系统整理知识 复习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通过复习,要引导学生把平时分散、孤立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在解题时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通过“倍”的复习,可将整数应用题的“倍”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按比例分配应  相似文献   

8.
复习所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体系回忆、梳理知识点和建构知识网络已成为复习课达成的共识。最近,笔者在执教复习研讨课时,把“自我介绍”这一形式引入复习与整理环节,注重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联系,使复习课“生动”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效果。现将复习与整理的教学过程整理如下: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与整理小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复习与整理)师:课前同学们以自己是小数的身份,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复习和整理,…  相似文献   

9.
比较归纳与有机整理相结合。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压缩重复,也不同于作业讲评和疑难问题的解答,不能仅仅解决几个疑难的问题了事,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对某一部分教材的主要内容加以回顾,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把这些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例如,在复习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一系列提问,启发学生回顾有关知识,整理成板书:  相似文献   

10.
1.适当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把知识归类整理。把属于同一类型的知识统一起来复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比较和掌握。本册内容可分成四部分来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以及比、倒数等概念性的知识作为一部分;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部分;有关的应用题作为一部分;几何知识作为一部分。2.以自主创新学习为核心,切实上好复习课。复习课的教学不应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应该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形成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通过查漏补缺、质疑问难等,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和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分式”一章复习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一个开放的情境贯穿复习课始终,让学生在一以贯之的情境中进行知识与方法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逐步梳理“分式”一章的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最终形成对整章知识的整体理解,达到单元视角下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要求学生在新课结束时复习。复习时,再次要求他们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可以是条条框框的形式或以树枝的形式。相比之下学生对用树枝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较感兴趣。每学完一章知识或每一单元的知识,教师都引导学生总结本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和再组建。”如果说学生在平时的新授课中是学习单个的新知识点,那么在整理复习课中,就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比较、归纳,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再次整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充分挖掘整理复习课的这一  相似文献   

14.
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进行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练习,就像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温故”不能是机械地、简单地...  相似文献   

15.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3.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学习"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  相似文献   

16.
叶法喜 《湖南教育》2002,(17):54-54
巩固复习性作业。学生通过看书、整理笔记、做练习题等形式巩固、复习当堂所学的知识和前面所学的知识。复习时,以当堂知识为重点,交叉复习前面某章节的某个知识点,这样时间一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无意识地、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这类作业仍以做练习题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练习题的设计要做到“少”、“精”、“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新知性作业。安排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和思考新知中的难点、疑点,以便学生在上课时确定课堂注意力的重点,比较自己和老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的练习类型多种多样,复习时,应将各项训练归纳整理,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读写能力。汉语拼音的复习主要是巩固拼音知识,提高拼读能力。要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比较,区别容易混淆的声、韵母和音节。如“基础训练3”第一题,就要引导学生比较 qiū、  相似文献   

18.
王影 《宣武教育》2004,(5):25-26
以往的单元复习大致有以下两种形式:1.做一做每一单元之后的整理与复习,检查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教师帮助学生罗列一下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连起来,然后针对性地出一些练习题,巩固和强化知识重点和难点。这些复习方式太枯燥无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学复习,通常是教师把某一个章节重要的定义、定理和题型罗列出来,或是花费较多的时间把某个内容的题型进行整理、归纳并打印分发给学生“啃”……这种“填鸭式”的复习,或许能使一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无疑时间与效益不成比例.而对学生来说,听教师整理的知识点似乎都懂,所以听课比较随意.而做教师整理、归纳的复习题,因为比较盲目,做完后仍不得要领.学生在学完一部分数学内容之后,只有亲自进行一次系统地、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期未复习应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的具体要求为目标,以课本为依据,采取分块复习的方法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块”即按教材的编排结构把各知识点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一部分进行复习。“点线面结合”即先把全册知识点系统地归类合并,使拼音、字、词、句、段(阅读)、说话写话形成一条知识线,复习时再将各知识点与课文内容紧紧相连,形成一个个知识面。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复习,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整理掌握本册知识,强化语文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