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简介: 高德胜,1969年出生,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著名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兼"品德与生活"国家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特约副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家炳基金会中国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专责委员会委员.在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德育课程、知性德育、生活德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精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2.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贯穿了其对二元论德育观的批评:反对义务与兴趣的完全对立,反对将知识和经验、品德割裂,主张过程与目的相统一.他认为,民主社会人们经验的广泛交流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提出了以培养良好公民品格为目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内容,以学校生活、教法和课程一体化为手段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学校德育应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道德教育方法的重构,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而发挥出道德教育的真正价值.这些理论为我们思索如何改变德育内容空洞、德育环境孤立、德育途径单一、德育目标急功近利等学校德育实践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薛晓阳偶像崇拜,是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及其教育策略是德育理论研究的新内容。一、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教育干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虽然不像许多人所夸张的那样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诸如崇拜明星、伟人...  相似文献   

4.
作者简介: 鲁洁,1930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顾问,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学术顾问.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德育原理领域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体系.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吴玉章奖金一等奖,主编的<教育社会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德育新论>获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主编的<德育社会学>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道德与创新>论文集.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一等奖,1 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一部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思品修养等内容于一的典籍.作为世界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道德教育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都属于德育工作范畴.用一句话概括<论语>就是述说"如何做人"的经典德育专著.  相似文献   

6.
<正>一、德育技术化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整个社会对教育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就连塑造学生灵魂的德育活动"技术化"痕迹也越来越明显,德育仿佛成了一项纯粹的技术性活动,失去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德育技术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德育目标操作化、德育过程程式化和德育评价数量化。1.德育目标操作化借鉴朱永新、任新民《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体系创  相似文献   

7.
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多处提到了道德教育,并从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内容、方法、教师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挖掘以启示当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大教学论>中的德育思想,并联系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试图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层面引发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以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为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而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除了通过思想品德课题这一主要教育途径外,还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笔者就病理学特点及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内蕴于病理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谈谈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 朱小蔓,1947年底出生,江苏南京人.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是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家,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1992年~1993年赴莫斯科大学访学,专攻道德哲学.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德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等职.兼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韩国教育开发院项目评审委员、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学术顾问.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人的情感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高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引发道德困境的根源在于科学世界观本身.这种科技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科技对道德教育本真意义的遮蔽.<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一书探析科技时代德育困境的逻辑根源,提出走出科学世界观丛林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没能紧密结合,处于分离状态,为此,本文就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进行探究。一、目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离的状态(一)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学生体验目前很多高中德育主要靠老师的"说",学生在课堂有所感悟,但之后又一片茫然。而心理健康教育重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时代下的道德教育推崇尊重个体、尊重多元,但也给德育带来了困惑.本文对威廉·贝内特的<美德书>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借鉴与思考,提出在多元时代下德育所应坚持的德育阵地:道德取向的"和而不同"、道德主体的"学生中心"、德育途径的"对话道德",使学校道德教育在多元时代下依然承担着提高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由扬州大学薛晓阳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制度情境下的学生道德生活叙事研究" (课题批准号:DEA050066)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会议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为检视我国教学哲学研究的基本成果,探讨教学哲学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反思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层问题,提升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水平,2013年6月28—29日,第三届全国教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教学哲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审视",全国20余位教学论专家与会交流。会议由扬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潘洪建教授致开幕词,人文社科处处长秦兴方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薛晓阳教授致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品格教育运动重新兴起,并成为美国的主流道德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品格教育的历史回顾,主要梳理了以里克纳为代表的品格教育的内涵、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具体实施途径,并结合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分析了品格教育带来的对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以及对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的两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姜荣敏 《班主任》2005,(12):17-17
依据<北京市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我们将小学德育纲要的11项要目,按1~6年级横向分为了四个大的"教育单元"--1."我是中国人",主要是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教育;2."学做小主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纪律与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3."关心周围人",主要是理想教育、社会道德教育;4."争做集体人",主要是集体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既要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及民主法制教育等等.又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包括: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及国内外学校德育状况等。随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方法又是关乎道德有效性的关键。因此,中小学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对方法进行创新与突破。总体上说,日本道德教育走了一条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已开始显示出其巨大影响。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和日本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日本道德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一、日本中小学德育的方法日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由扬州大学薛晓阳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制度情境下的学生道德生活叙事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50066)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会议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