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马克思以前的家即古典经济学家与黑格尔关系劳动的学说进行了简要的考察,文章认为,古典经济学家从探寻财富的源泉出发,对劳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劳动客体为主体,从劳动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黑格尔则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与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且人的自我创造是历史的基本内容的卓越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劳动”是个体主体性确立的核心,也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天平,这与古典经济学实质趋同。黑格尔关注“市民社会”却极少谈及“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黑格尔不懂古典经济学。黑格尔的资本观和劳动观密不可分,是一种哲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认为,资本是绝对精神的环节,与古典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辩护形成共谋关系。马克思对黑格尔资本观的批判,揭示了资本的历史性、哲学性、社会性等特征,指引着“劳动”主体的现实复归,显示了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最终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异化是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意识异化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并通过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不断扬弃和对异化劳动内涵的不断丰富,最终在异化劳动的真正根源、扬弃异化劳动的正确道路等方面超越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维度分析,指出了黑格尔对劳动本质观念理解的扭曲性、遮蔽性。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对于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黑格尔特别重视在人类劳动实践中生产工具的重要地位,这也是很难得的见解;黑格尔关于实践的重要特征中介性的论述,含义深刻,是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形成可以分为早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本文通过对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合理内核的研究 ,指出在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中 ,自觉的历史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已逐步形成 ;已初具人道主义的色彩 ;已萌发出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的异化的思想 ;鲜明提出了审美活动是理性最高活动的观点。黑格尔早期美学思想的合理内核体现了黑格尔青年时代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为成熟时期的黑格尔解决美学根本问题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如何促进劳动教育价值回归,是当前的教育需要直面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教育的形式也需要进行同步更新,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生产劳动的新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劳动教育,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价值的多元性等新特点。适应劳动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劳动者面对的社会状况更为复杂的客观现实,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层面、形式层面还是意义层面都应该作出相应的价值澄清。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思想转变和发现新世界观的过程中,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是意义更为重要的著作: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继承是唯物史观发现的关键环节;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扬弃是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前提;黑格尔的《逻辑学》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意义需要重新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源自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但实现了对后者的扬弃。马克思用唯物论改造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就是用辩证法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的结果。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颠覆了西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