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高度的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小学生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意识都十分淡漠 ,多数课堂教学还是按照“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进行 ,使学生学习态度逐渐由热忱变为冷漠 ,由自信变为害怕。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下面从语文教学方面谈几点做法。一、激发参与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 ,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 ,促使各种感官 ,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 ,引导学生的高度注意 ,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复习的内容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复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一旦对复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复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器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在实践中,我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多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习内容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上张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是学习最佳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将会更积极,更有效.这对搞好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乐在其中”。为加强学习的原动力,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复习的内容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复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想方设法让语文课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及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肩动人的符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根据我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绎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兴趣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相关内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兴趣,还可使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兴趣的培养贯穿其中。兴趣能激发大脑细胞进行组织加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营养品,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就会非常活跃,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就最清晰,从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趣味。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从情感、成就感、美感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虽然不聪明,反应也不是很快,但是对语文学习却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成绩也不错;而有些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是由于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导致语文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就说明,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以逃脱费时低效的困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学习语文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有了对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是推动学生去认识、探索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主观因素。语文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