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称:查) 说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而后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并且松手后导管内慢慢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从试管口向试管中装入锌粒(简称:装)说明:锌粒用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3.由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简称“注)说明: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反应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简称:定)5.检验氢气的纯度(简称:验)说明: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试管…  相似文献   

2.
例1(题目略)如图1.如何捡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将导管的出口浸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浸入试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相似文献   

3.
1.实验方法 (1)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1克左右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称其质量W1(克).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检查气密性后,将试管和量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插入量筒内的导气管一端应暴露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4.
1 .升温法 设法升高反应装置中气体的温度 ,使体系的压强暂时增大 ,致使部分气体外逸 ,则插入液体中的导气管口会产生气泡 ;当恢复至常温时 ,装置内的压强减小 (小于大气压 ) ,则插入液面以下的导气管会倒吸一段液柱并保持液柱不变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 1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 ,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装置如图 ,步骤从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此装置较简单 ,只有一个出口 ,可以采取手握法进行升温。操作 :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 ,手握住试管 ,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 ,放开手后 ,导气管倒吸一段水柱 ,表明…  相似文献   

5.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药品装入容器中.若装置漏气,应及时更换有关仪器或设备.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相似文献   

6.
一、防漏气(液) 1.实验室制取气体或有气体参加的实验一般均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二册第1 5页 [实验 1— 7]实验铜和硝酸的反应 ,虽然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简单 ,在演示过程中存在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气体的颜色不准确和实验中有害气体的泄露问题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实验 ,把此实验改进如下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 ,使球形漏斗的下端不要插入溶液太深 ,以防倒吸 .然后可用双手握住试管底部 ,通过在烧杯中发现气泡来说明此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2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硝酸 ,塞上胶塞 ,然后让可移动的铜丝…  相似文献   

8.
3 操作,3.1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A、F中放人少量水,使水面浸没漏斗颈下端和导管口,打开弹簧夹c、d、e,关闭弹簧夹a、b,在E下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F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不漏气。  相似文献   

9.
1.实验室制氧气需用哪些仪器? 答:需要的仪器有:大试管、铁架台、导气管(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药匙等. 2.制氧气前为何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防止制氧气时装置漏气.如果装置漏气就不易收到气体,使实验失败.  相似文献   

10.
1.几个“先后”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压强差的有关知识。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将装置构建成一个密封体系,再采取一定的措施造成装置内外形成压强差。(1)装置末端和空气相通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将末端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对起始仪器微热或加热,通过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原来的条件时是否有一段稳定的水柱形成等现象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2)对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启普发生器等,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后,从漏斗注人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  相似文献   

12.
可控制粉末与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1 装置的制法和使用1 1 弯导管的制法 :将约 1 0cm玻璃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弯曲成1 35°,将弯曲处拉细(外径约 2~ 3mm ) ,冷却。1 2 将弯导管插入橡胶塞孔中 ,套上胶头 ,检查气密性。取下带导管的橡胶塞 ,再用小纸槽将粉末状Na2 SO3 由下端装入 ,振动玻璃导管让粉末状Na2 SO3 落入胶头 ,但不能装满 ,影响胶头的挤压。按图 1装好。1 3 在具支试管中盛适量H2 SO4溶液 ,用力挤压胶头 ,气压将Na2 SO3粉末压出均匀洒在H2 SO4中 ,迅速将Na2 SO3 粉末消耗 ,产生气体 ;若停止挤压胶头 ,…  相似文献   

13.
1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先加水,后加浓硫酸。 2.实验室制取氧气:开始时,先给试管加热,后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4.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反应制取气体  相似文献   

1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实验室制取气体重要步骤之一,也是保障许多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在教材介绍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上,再补充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注射器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现象就会更直观、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1 "先后"关系 1)装配实验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仪器时顺序相反)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去酒精灯.  相似文献   

16.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下面是对有关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情况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用品 集气瓶、去底具支试管、鼓风球、玻璃导管、乳胶管、浓盐酸、浓氨水。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3 实验操作 1.按装置图把仪器安装好,并检验气密性。 2.在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适量浓氨水和浓盐酸。  相似文献   

18.
·实验预习·1.过滤操作要做到的“一贴二低三靠”. 2.记住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主要用途.连接玻璃导管、橡皮塞、胶皮管的方法等.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4.明确玻璃仪器洗涤的方法与洗净的标准.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振荡试管及搅拌、过滤的基本技能. 2·初步学会连接简单仪器和检查仪器装置气密性的太法. 3.初步学会排水集气和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铁架台、漏斗、玻璃棒。药匙、单孔塞、玻璃导管、烧杯、试管刷、集气瓶、水槽、洁净的玻璃管(或冷饮用塑料管)、剪刀、橡皮管、漏斗…  相似文献   

19.
1 原理 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空气压强时出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体的下滴、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①被检查的装置营造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内有一部分气体。如:将导管插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等。②通过一定方式(改变温度、体积)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发生变化。如:手捂试管、向装置内加水等。③气体压强的改变能通过一定的现象(气泡、水柱等)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属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实验操作,学生对常用的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比较熟悉,而对改进的实验装置或者新情境下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往往不能正确地作答。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初衷是把该题作为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的理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该题的讨论进程及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温度改变时会引起实验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或气体体积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根据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