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移动学习是泛在知识环境下一个新的学习里程碑,在介绍泛在知识环境和移动学习的基础上,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对移动学习的影响,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移动学习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德华  袁晓嘉 《现代情报》2015,35(4):88-92,97
泛在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社会性的新兴概念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总量的激增,与泛在环境相关的论文开始大量出现,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关于泛在环境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阶段发展的重点和特点,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泛在及泛在学习的概念基础上,阐述了泛在图书馆及其特点,泛在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型态和发展模式。以人为中心、高度智能化、无所不在性是泛在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提出泛在图书馆服务的三个变革:强调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理念;多种技术方式拓展图书馆服务途径;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泛在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泛在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是目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泛在学习的含义、特征及实现条件进行了介绍并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亢春艳 《科技通报》2013,(1):218-222
从面向终身学习的设计理论和原则入手,通过分析泛在学习的特征以及远程教育的模式,设计了一种面向终身学习的泛在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并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详细描述,使终身学习、泛在学习和远程教育三者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拓展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6.
庾邦 《大众科技》2013,(6):20-22
泛在学习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云计算的发展及其技术特性,使得在云平台上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具有众多优势。文章探讨了云计算在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开源云平台生力军OpenStack的泛在学习环境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7.
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模式和新场景,一类新型操作系统——泛在操作系统(Ubiquitous Operating System,UOS)正在出现并处于探索成型期。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环境多变、需求多样、场景复杂,需要对硬件资源、数据资源、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等进行柔性灵活的软件定义,以支持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动态适配、反馈控制、自然交互等新应用特征。文章简要梳理操作系统的发展脉络,总结操作系统发展的"20年周期律",认为随着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蓝海已然出现。文章分析了泛在计算新型计算模式与应用需求,阐述泛在操作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剖析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机遇,分享了对我国发展操作系统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出发,阐述泛在智能化的学习内涵及特点,分析出泛在智能化学习模式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核心应用不谋而合,提出"创设智能化教室,构建开放的感知实验室,搭建感触学习支持平台"的无线传感器在泛在智能化学习中的三个创新应用,有效破解有限教学资源与学习者无限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以期实现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泛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范式,在世界各国呈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的可视化技术,采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以检索发表在WoS和CSSCI平台的相关主题学术论文作为数据,从共时比较和历时发展两个维度,梳理国内外近15年(2005-2019年)泛在学习领域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结果/结论]国际期刊上泛在学习研究以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为主,从技术开发、项目实验等角度探究泛在学习教学策略、认知行为和教育应用等议题;而国内期刊论文则侧重理论思辨的方法,解构泛在学习的理论内涵,以及泛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终身学习和后现代远程教育对学习模式和认知行为的重构与影响。今后,关于个性化、社会性泛在学习的议题会继续向纵深发展,从认知和情感角度探究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效能、学习评价和学情反馈等内容将是泛在学习领域未来研究关注焦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刘影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3):79-86
随着泛在学习广泛应用和发展,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信息采纳意愿产生了影响。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模型及信息采纳行为模型,结合泛在学习环境特征,确定影响大学生信息采纳意愿的因素,并构建其信息采纳意愿初始模型,据此提出研究假设、设计问卷。利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检验。利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并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修正模型。根据最终模型,对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采纳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秀英 《情报探索》2014,(4):129-131,135
阐述了泛在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认为泛在知识环境下,泛在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理念;泛在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功能与服务模式,以体现泛在知识服务.彰显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晶 《科技风》2014,(14):83-8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由使用计算机进行的网上学习发展为使用各种移动设备进行的泛在学习。在此过程中,种类繁多的学习资源在各种移动设备中的展示所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将是影响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论述了一种利用HMTL5技术实现的office类型资源在线浏览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可定制的Word、PowerPoint等office格式文档的在线浏览,而且可以兼容各种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在线学习。  相似文献   

13.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中艳  黄丽霞 《现代情报》2012,32(2):156-158,166
泛在知识环境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趋向。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数字图书馆步入新的时代——后数字图书馆时代,后数字图书馆时代以泛在知识环境为基础,其基本特点和服务模式都将发生变化。文章分析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并探讨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泛在信息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殿启 《现代情报》2012,32(6):174-177
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以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百度文库、爱斯唯尔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搜索文献为基础,对已正式公开的中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泛在信息社会研究的侧重点进行概括,并对其研究趋势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探讨泛在教育模式下基于3G或WiFi网络的移动教学辅助系统设计;根据泛在教育的特点,分析自适应模型,提出泛在学习自适应模块个性化学习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快速发展,微课以其小而精悍的特点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信息角度重新定义微课,分析了当前微课资源信息模型的缺陷,提出了适合泛在学习背景下的社交互动式的微课信息框架及微课的信息模型,并详细说明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泛在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灵芝 《情报科学》2012,(3):347-351,386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泛在环境下学习渐渐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也要随之作出调整。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泛在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泛在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第三部分针对泛在环境下用户需求的特点探讨图书馆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8.
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运营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其泛在化的服务模式,其中知识的泛在化建设、泛在知识的系统化建设及知识服务体系的协同化建设是其精髓之所在。同时笔者还构建了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泛在化服务模型,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时代和学习变革时代的到来,在“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一流学习社区建设适应了“学习范式”转换的世界趋势,体现高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为突破口的一体化育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服务以及适应未来学习变革的泛在学习的特征。要逐步形成大学“一流学习社区”建设样板,以适应未来高校立德树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论后数字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少华 《现代情报》2011,31(12):34-36,40
后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理念,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本文在论述泛在智能、泛在知识环境、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泛在化知识服务能力,论述了融入用户知识的应用平台构建和具有泛在能力的高素质学科馆员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