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启功也是被审查和改造的对象。但是幸好一些中文系的红卫兵知道他那些古籍的珍贵,替他“查封”而全部保留下来,使他能够在白天参加劳动改造,晚上奋发读书、写作。文革之前他曾参加了整理古典文献的工作,与王重民诸先生一起整理敦煌变文。  相似文献   

2.
藏文古籍文献标引规范系描述、标引藏文古籍文献外部特征及内容特征的技术标准,用于形成统一文献存贮标识与用户检索标识,由藏文古籍元数据规则、藏文古籍元数据著录规则、藏文古籍分类标引规则、藏文古籍主题标引规则等技术标准构成。文章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藏文古籍文献的实际,提出了这些规则的内容框架。这些标准的内容框架,对国家制定藏文古籍文献标引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古籍编目就是对馆藏的古籍进行著录、鉴定版本、分类和典藏。通过对古籍的编目,不仅可以正确地揭示、反映、宣传图书馆中所藏有的古籍,使读者能够迅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使蕴藏在古籍中的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古籍进行标点、注释、今译、辑佚和汇编。  相似文献   

4.
红卫兵组织是“文革”期间有亿万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中最早的群众集合体。本文通过对“文革”时期福建省红卫兵组织的考察 ,主要从红卫兵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建制、成员政治倾向与构成、红卫兵组织的名称等几个层面 ,探析红卫兵组织一些带有典型意义和价值取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彝文古籍中以宗教典籍居多,自然科学类的典籍文献甚少,社会科学类典籍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因此,对其分类既不能完全依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也无法完全像汉文古籍那样依据<四部分类法>.于是,我们在国家图书馆馆藏彝文古籍的分类实践基础上,参考有关现代图书分类法和以往彝文古籍分类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索和归纳总结,建构一套符合馆藏实际的分类法体系,将国家图书馆彝文古籍分为23个大类.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要做好馆藏古籍的数量、版本、内容的清点等前期工作,还要处理好建库中的著录、分类及定级等相关技术问题。从事古籍工作的馆员应当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古汉语、版本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国家图书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已开通,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提交后,要利用这个检索平台继续开发利用好特色古籍馆藏。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有、无文字两个方面对各个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图书评论进行分类收集、整理,以期对近三十年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图书评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并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红卫兵以反叛、怀疑和执着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红卫兵的反叛精神打破了中国十七年以来文学的制度化格局,红卫兵的怀疑精神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特征,红卫兵虔诚的宗教精神促使中国文学本体意识的滋生。  相似文献   

9.
古籍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其中有不少内容对指导我们搞好各项工作极具利用价值。本文在阐述古籍书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后 ,对福州师专图书馆收藏的部分古籍进行分类并提供其主要内容 ,以使读者能更快捷地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古籍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图书分类史、图书分类法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古籍传统典藏模式和数字化模式,是古籍的两种不同存储和传播方式.对传统典藏模式和数字化模式各自的概念、主客体以及分类加以分述,在此基础之上又对这两种存储和传播方式作以宏观比较,并进而得出古籍传统典藏模式和数字化模式必将形成一种共存互补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火炬颂》、《战地黄花》、《写在火红的战旗上》三部诗歌选集,是红卫兵诗歌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卫兵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宋迪 《文教资料》2008,(20):70-7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的典范,我国古籍的分类大多沿用此法,而这种分类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试图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作一个粗略的研究,以求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古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西汉《七略》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最终确立了古籍目录以经史子集为标准的四分法。我国古代不同阶段图书分类方法的形成,既与该阶段统治阶级意识有关,也是我国学术文化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更离不开目录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66年夏,在毛泽东的直接支持下,红卫兵运动很快遍及全国。1966年的下半年,是红卫兵运动大发展的时期。在1967年开展的夺权活动中,红卫兵仍是一支相当活跃的力量,给社会的各方面造成了极大混乱。  相似文献   

16.
杜德桥认为目录学人为对作品进行分类,导致《丁约剑解》这类唐传奇作品为研究者忽视。杜氏此说有其合理之处,发人深思,对扩大唐传奇的研究大有裨益。然杜氏观点亦有可商榷之处:杜氏提出保持书籍的自然状态不作人为分类会导致中国古籍处于混乱状态;《丁约剑解》的文学性不为人所知,主要与传奇概念的模糊及中国古籍数量庞大有关,而非仅仅是目录学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年浩劫期间,在山东大学一次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会上,红卫兵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标语贴在老校长成仿吾胸前,被他一把扯掉;按他的头逼其"低头认罪",他昂首挺胸。红卫兵无计可施,便  相似文献   

18.
食指的《海洋三部曲》和《鱼儿三部曲》借用了很多红卫兵诗歌的常用意象,它们一方面保持了在红卫兵诗歌中的基本含义,同时又被诗人重新组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化情感,从而成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基座     
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在"文革"十年动乱中,经常遭到公开批斗,受尽了折磨。一次,在"牛棚"劳改时,一群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拿着棍棒,要找某个有问题的人,就问李苦禅,李苦禅指东说西地把红卫兵给支走了。跟他一块劳动的人说,你这不是找事吗?你分明知道那人在哪儿,红卫兵回来要是找到你那还行呀!李苦禅说:"你没看到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前的作品通称古籍。我国古籍很多,据杨家骆统计,两汉及两汉以前已有1033部,计13029卷;到了清末,增至181755部,计2367146卷。流传到现在,估计有七、八万部(转述自《世界图书》1981年第三期)。了解古籍,先要了解古籍的分类。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里面的《艺文志》。清代金榜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