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焦作市依托“太极圣地·山水焦作”的品牌,加快促进非遗资源与文旅融合发展相融相生,非遗资源影响下的焦作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和持续的发展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文旅融合实现全面转型升级的环境下,对焦作市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开发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针对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建设没有相应的文化定位,更缺乏长远规划,造成城市面貌没有地区和民族特点,严重影响着地区形象和经济的发展。乌兰浩特开展城市文化定位研究工作,通过挖掘和研究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将城市文化定位为“蒙元文化园林城市”,并对无形文化资源作了有形的物化探索,提出了“实现蒙元文化园林城市的十二条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特色产业源自对小镇特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小镇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小镇建设的核心,全方位影响小镇发展。文旅型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建设现状、发展策略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文化原点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是产业建设的基础,文旅线路的多维度打造是产业建设的脉络,产业平面的立体化建构是小镇资源利用水平的集中体现,"点-线-面"立体发展策略是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是我国特色小镇深化实践的新思路。以金华婺窑小镇为例,研究其立体发展过程,能为我国文旅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了重大部署,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以数字技术为突破口,加速文旅产业的生态融合和业态创新,势必为文旅业态增长带来新机遇,成为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以本溪水洞景区为研究对象,从“为什么融合、如何融合、融合效应”三个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构建数字经济影响下“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以加速实现文旅产业的“生态宜居、文旅融合”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因石油资源发展石油产业而闻名于世,如今大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资源枯竭问题发展非油产业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市就已经改变了以往石油产业占据我市大部分GDP的现状,非油产业超过了石油产业,在这个城市转型的关键时刻,大力发展非油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提出发展体育事业作为我市发展非油产业的一部分,以此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经济贡献点,同时体育还有一些重要的功能,也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所以,发展体育事业对于一个城市还说,不仅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还具有全民素质提高,宣传城市的重要意义.本文就区域体育发展、公共体育发展体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苏州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第一批入选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区之一,民宿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来说尚未形成特有的区域品牌,布局和管理也相对分散、目标消费群体覆盖较少,且存在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苏州民宿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文旅+”、文旅融合的发展形式和消费市场需求,提出苏州民宿业应当从布局、管理、产业联合等方面逐步构建更加生态、合理的民宿体系,由此才能更好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配合本地旅游和文化发展的民宿产业。  相似文献   

7.
“海洋文化城市”是一种崭新的城市文明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的海滨城市,又与恶性损耗海洋文化资源、刺激经济增长的“海洋经济型城市”有着本质区别。目前,长三角沿海城市的形象定位。与“海洋文化城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廓清“海洋文化城市”的理论内涵,不仅可以丰富长三角沿海城市发展思路,还能够为沿海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文旅电商融合发展是夯实乡村产业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文旅电商产业相关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县域农文旅电商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发现主体因素、区域经济水平、产业融合条件、产业结构和职业素养等是县域农文旅电商融合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此,要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主体认知建设;培育和吸纳龙头企业,坚持人才引留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融合条件;电商赋能产业,丰富融合形式;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9.
依据城市CBD(中央商务区)和城市Sub-CBD(副中心商务区)的理论,分析了西安小寨Sub-CBD形成的背景条件,对Sub-CBD产业定位的优势与劣势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小寨应当建成一个“化-商业型”的城市Sub-CBD。论证了依托西安特有的化产业发展而形成的城市Sub-CBD的功能,在分析了小寨Sub-CBD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规划建设的构想,为知名度很高的历史化古城-西安市的化产业经济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潜在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必须对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本文就如何积极应对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白山市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定位提出浅显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邯郸的文化资源优势、特点分析入手,指出了旅游产业进行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成语之都,文化仰止”、“中国名镇,太极之乡”、“北方名窑,皇家石窟”、“红色圣地,名城邯郸”作为设计开发的重点,从而使文化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及城市发展的强力推进动力。  相似文献   

12.
辽源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同时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把新材料发展作为接续产业的战略重点,作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实现“三化”目标,核心是加快发展,重点是工业突破;关键是人才支撑。在加快发展中,人事部门必须找准定位,精心谋划,努力做好“人才兴业”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观光发展与旅游型态的进化,乡贤文化旅游已成为国人选择旅游方式之一,亦是全国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透过乡贤文化传播,不仅可起到乡贤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还可运用其乡贤话题发展旅游观光,提升城市知名度,达到文化传承、资源共享,更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之目的在找出武夷山朱熹文化旅游发展与创新的策略,透过对文献、案例的探讨与SWOT分析,再以TOWS矩阵匹配战略掌握竞争优势,形成最适合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的建设路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朱子文化推进文旅合作发展;跨区域性的策略联盟;产业发展定位,形塑特色的区域产业;推动朱子文创园区,打造武夷优质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两座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国家,但是中国“美食之都”不管是创意产业定位还是城市创意发展都明显不突出。立足于创意城市的视角,文章在梳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阐释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评审标准,从产业、资源、技术、文化、宽容等层面探讨了“美食之都”建设的国际理念,并基于对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创意实践和中国“美食之都”的本土化探索的比较总结,剖析了中国“美食之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中国应从美食创意产业定位、美食民间智慧、美食认证体系、美食遗产价值以及美食创意环境等方面进行“美食之都”建设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森林生态、景观休闲、食药融合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健康文旅体验模式。甘肃崆峒山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名山,也是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在平凉“十四五”文旅规划布局下,积极推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是甘肃平凉地区旅游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崆峒山文化资源的四个优势方面分析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提出利用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融入养生文化普及森林康养理念;引入武术文化丰富森林康养形式;吸纳膳食文化助力森林康养服务。这些针对性的建议,可以促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资源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衣定制"作为产业新经济在河北省地区还属于起步阶段,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猛,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定制化与品牌化"互补式"发展有利于我市中小服装企业走出企业困局,符合我市服装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无锡将打造人才特区和建立创新型城市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强调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为中心、为载体、为目的。这对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只有紧跟产业发展,整合优势资源,以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优势,向产业聚焦,科学定位,凝练特色,在特色领域多层次办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办出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全域旅游、文旅融合、产城融合深刻演变,急需职业学校培养大量“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文旅人才。从2013年起,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全校之力下出先手棋,为城市文旅形象代言,为引领文旅产业发力;亮出责任担当旗帜,激发师生形成其与学校、产业、城市是一个共同体的意识;颠覆传统储备式教学系统,着力打造“‘如境’导航、担当在线、服务赋能的师生校产城共成长育人体系”,经过四年实践检验,成果获2021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创意产业的发源地,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作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伦敦,更是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英国创意产业的佼佼者,并在城市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期,成功由“工业之城”蜕变成“创意之都”,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从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和对伦敦经济发展的贡献入手,分析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大都经历了建设-繁荣-衰退的过程。陕北延安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突显出开发资源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后续产业乏力、发展后劲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长远,未雨绸缪,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式来发展能源接续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