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真实生活出发,将内心的感悟抒发出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文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对训练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真情实感”应与义务教育阶段有所不同,但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许多语文教师也没能辟出可行之路.义务教育阶段记叙文写作的“真情实感”更强调写作的“真实性”与“真实感”,而高中记叙文写作必须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心灵成长,从“生态维度”“生活细度”“生命深度”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将“真情实感”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是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应要求学生精心观察生活,深入感悟生活,表达独特感受,凸显真切体验,洋溢真情实感。然而纵观当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题材陈旧、内容空泛、情感缺失、抒情单一的现象,导致作文空洞乏味,暮气沉沉,没有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必定与高分无缘。如何使记叙文洋溢着真情实感,真正能震撼读者,感动人心,关键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学会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灵感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是相对有限的,他们的生活圈子  相似文献   

4.
彭艳 《考试周刊》2015,(15):48-5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初中学生记叙文内容虚浮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情况,为了给记叙文营造亮点,从体味生活细节,赏析经典细节,明晰细节技巧,练笔细节描写等方面,对记叙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记叙文的"亮点"主要有入题要快,要有真情实感,要有细节描写,要有点波澜等。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加强记叙文写作指导,切实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写作要求有真情实感,要能够用真情感动读者。能让记叙文深情感人的写作方法很多,本文避开了记叙文的人物塑造、事件叙述、主旨思想等内容方面的东西,而试图从记叙文的形式方面探讨记叙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准确地使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可以让记叙文的语言更多情;熟练使用排比句对偶句等整句、书面语、口语等可以让记叙文的语句更多请;精心布局文章结构可以在铺排文章内容时让记叙文更多情。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行高考实际情况.很多学生作文都是向古人要高分,无论题目,开头结尾改改,中间加几个古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其实古人是要学。更要学的是古人的经典文章。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记叙文写作最好的正反例子:前面序文可以说是不合格的记叙文.正文则是典范记叙文。完全体现得分五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写作时要我手写我心,抒发真情实感。因此,在记叙文写作中捕捉动情点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动情点就是那些足以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兴趣,打动读者心弦,促使读者驻足玩味的地方,不单指那些煽情的情节,具体的人、事、物。若将动情点理解得太窄,不利于学生的写作实践,也不利于教师的写作指导。动情点蕴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捕捉,不愁写出文情并茂的美文。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叙事清楚,要写出真情实感.依据这一标准,我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悟出了写作记叙文的许多方法,现在向大家介绍其中两个叙事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写作既要求学生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情,又要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优秀作文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动笔前的精妙构思。教学时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构思的技巧,使学生在写作时妙笔生花,寓意明确突出,写出扣人心弦且引人入胜的佳作。结合教学实例,从“巧”“奇”“妙”三方面探讨记叙文写作构思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生活,有生活的感受,记叙文写作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记叙文写作问题,重点谈了如何感受生活及加强生活体验对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耿庆强 《现代语文》2013,(10):134-135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此条从第二调整到了第一条。真情实感在初中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作文教学问题成为议论的焦点。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专攻"议论文,加上议论文写作的稳妥、易操作性,使考生形成了"高考就是考议论文"的思维定势,考生因此忽视了记叙文的写作能技巧,久之就导致文章中缺少真情实感的流露.殊不知,情感是作文的生命所在.考生若能将真情实感融入到记叙文写作技法中,亦是高考作文获胜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15.
史亚美 《考试周刊》2014,(94):49-49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作文只有从写真话开始,才能在真情实感中写出新意。由此可见,最好的作文素材来源莫过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所以,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但针对生活阅历较薄弱的学生现状,如果单从学生的直接生活中挖掘并积累写作素材似乎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散思维努力挖掘写作的第二甚至第三源泉以获取多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里再次指出写文章尤其是记叙文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可时下不少中学生的记叙文普遍存在无情的现象,或叙事泛泛,语言平淡;或描写空洞,不生动形象,整个文章就像一杯白开水,毫无味道可言,那么如何使记叙文美起来呢,关键它的源头要有真情这股活水。语文老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激发学生的情感、语言、材料、景物描写方面谈谈自己浅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不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叶老先生,他们都在强调一个导向:生活才是写作源泉!而记叙文写作更讲究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作为中学生,只有真真实实地到生活去感受、去感悟、去想象,才有可能再现记叙文写作的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18.
缪丹 《文教资料》2011,(30):88-90
不少中学生怕写记叙文,提笔找不到素材,文章也缺乏真情实感。因此,作者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尝试了几种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常用的方法.并从教师角度探求有效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记叙文的写作.是通过对一件事情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目前.我国高中记叙文的写作存在着感情虚假、中心不突出和结构不严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是缺少对作文的整篇掌控和一些记叙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20.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记叙性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那么,记叙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述亲身经历。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