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素数,是数论学科着重探究的重要概念。一个自然数,假如在除以1和自己之外,除以任何别的自然数所得的商都不是自然数,或者说,它只能写成1跟自己相乘的积,而不可能化成另外两个自然数的乘积,这自然数就是质数。 自然数中,哪些是质数?古希腊数学家Eratosthenes在公元前约250年首次提出了“筛去合数选得质数”的方法,世称“Eratosthenes的筛子”。这筛法的精神实质是,把已知质数用作认识未知质数的工具。只要利用每一种已知质  相似文献   

2.
梅森素数:数学宝库中的明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中形如2^p-1的数(其中p为素数),叫做梅森数(Mersenne number);并以Mp记之,即Mp=2^p-1。如果Mp为素数,则称之为梅森素数(Mersenne prime)。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是数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珍奇而迷人,因此被人们誉为“数学宝库中的明珠”。  相似文献   

3.
沈立有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271-272,270
Goldbach猜想的本质是“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这也就是整数之间阴阳妙变的本质。本文彰显象数的概念,创建易象模型,以象素数中卦模型天地和合乾坤度显揭示出整数之间阴阳妙变的规律。进而,只运用阴阳两个爻象判定每一个大于等于4的整数都是Goldbach猜想整数,判定和论证(4-N)的整数列都是Goldbach猜想整数列。并顺证Goldbach猜想命题①每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②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相似文献   

4.
杜娟 《科教文汇》2009,(2):141-141,158
对常见的非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进行了小结和评注,提出了用“消项”,“化归”等思想解决数列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古犹太教的经典教义《旧约全书》中,描写了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出世界和人类的过程。为什么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全部过程用了6天时间?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做了这样的解释,他说:“6本身是一个完全数,并不是因为上帝在6天内创造了万物才如此;倒不如反过来说才对:因为6是完全数,所以上帝在6天内创造了万物。”在这里,著名的经典教义和著名的学者给“6”这个单纯的自然数涂上了十分神秘的色彩。上帝为什么偏爱自然数“6”,这是一个纯宗教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论,自然数“6”的确是个比较神奇的“完全数”。纵观大千世界,我们还会发…  相似文献   

6.
速算十秒种     
下午第三节课,初一(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组长小明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相邻自然数平方的关系”。小芳心直口快,抢先说:“相邻自然数平方的关系是较小的自然数的平方也较小,较大的自然数的平方也较大,即若a、b为自然数,且a相似文献   

7.
艾丹·德威尔是一位15岁的美国男孩。去年冬天,他发现树枝分又很有规律,经过研究,他知道了,这种分叉可以用数学上的斐波那契数列来表示。斐波那契数列是从0和1开始,  相似文献   

8.
哥德巴赫猜想有新解众所周知,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猜想,就是“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简称“(1+1)”,是世界上数学难题之一。许多数学家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证明从(9+9)→(7+7)→(6+6)...  相似文献   

9.
本文彰显象数的概念,用象素数爻象的天地和合乾坤度显图图示数学命题:“大于等于4的整数不是两个素数之和,就一定是两个素数与3之和”从而来表征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0.
0和自然数     
“自然数”在数学上一直被当做最明显、最基本的概念被接受和应用,其概念后面的数学涵义少有人深究.近年来,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关于“0也是自然”的新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人们对0和自然数的关注和深思.为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文拟就自然数的起源、定义、功能、表示法及0对自然数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打开初中的数学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质数的定义: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1和它自己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因子,这个整数就叫做质数。因此,质数(又叫做素数)就是2、3、5、7、11…,其中2是唯一的偶质数。高中的数学教科书,也是采用同样的定义。两者都有“排除掉1”的条款,即规定1不是质数。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要有“排1条款”?或者更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定义?如果将“自然数的集合”与“大自然”互相对照,那么“质数”(不可分解)就相当于“原子”(本义是不可分割)。古希腊哲学家的原子论认为:万物都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永恒不…  相似文献   

12.
<正>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数列求和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题型之一,既可考查分析处理能力,又可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本文试着对高考中几类常见的数列求和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求。一、公式与分组求和法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n的整数次幂和公式等公式结合分组求和  相似文献   

13.
梅森素数家族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设在美国奥兰多的梅森素数搜索组织于2月28日正式公布,一名德国数学爱好者于2月18日发现了一个新的素数,这个素数有7816230位,可以写成2^25964951-1。  相似文献   

14.
Godel于1931年发表的不完备性定理:“初等数论的真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不可能从Peano系统中得到证明”,“被誉为是20世纪最深刻的数学定理”.在与这篇论文发表相膈分别为72年、78年后的今天,我国数论专家潘承洞潘承彪在其所著“初等数论》中说:“自然数严格的抽象定义是由Peano公理给出的,它刻画了自然数的本质属性,并导出有关自然数的所有运算和性质”.“所有”明显是与Godel不完备性定理,与作者在本文中严格证明的数论中所没有的九个自然数性质的实践相悖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任何一个自然数,当其幂指数以4为周期变化时,幂的尾数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月7日,美国数学家库珀发现第49个梅森素数2~(74207281)-1,即2的74207281次方减1。这个超大素数有22338618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打印下来,它的长度可超过65千米!梅森素数是一种特殊的素数,它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所谓梅森数,是指形如2p-1的一类数,其中指数p是素数,常记为Mp。如果梅  相似文献   

17.
<正>素数,又称"质数",是在大于1的整数中只能被1和其自身整除的数(如2、3、5、7、11等)。2 3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就已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并提出一些素数可写成"2~n-1"的形式。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无穷的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数学家包括数学大师费马、笛卡尔、莱布尼兹、哥德巴赫、欧拉、高斯、哈代、图灵等。  相似文献   

18.
陈琦  章平 《百科知识》2009,(15):22-22
据美国媒体《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今年6月16日报道,挪威科学家奥德·斯特林德莫通过参加一个名为“因特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的国际合作项目,发现了第47个梅森素数,该素数为“2的42643801次方减1”:它有12837064位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这个巨数连续写下来,它的长度超过50千米。  相似文献   

19.
1997年,香港回归之年,全国人民大喜之期,际此盛事,广大数学爱好者不可不有所表示,回顾一百年来的国运兴衰,感慨万千,倒也颇似数学上的数列起伏跌宕,发人深思。在数学上恰好有两个对称数列较能体现这种起伏动荡,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20.
一、价值五万美元的素数 2000年4月6日,住在美国密歇根州普利茅茨的那扬·哈吉拉特瓦拉(Nayan Hajratwala)先生得到了一笔五万美元的数学奖金,因为他找到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素数,这是一个梅森素数: 2~(6972593)-1。 这也是我们知道的第一个位数超过一百万位的素数。精确地讲,如果把这个素数写成我们熟悉的十进制形式的话,它共有两百零九万八千九百六十位数字,如果把它以这个形式写下来,大约需要150到200篇本文的篇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