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助农短视频是宣传乡村资源、传播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其能够推动数字化农村的建设,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实践渠道。但是,助农短视频仍存在创作内容模仿性强,缺乏针对乡村文化特色的差异性创作、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为改善上述不足,发挥助农短视频的实际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农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短视频在展示乡村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非理性叙事问题,影响了乡村短视频对乡村振兴积极作用的发挥。这一问题与乡村短视频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等多环节密切相关,需要采取多维度的矫正路径,以形成一个非理性叙事矫正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3.
佘佳宁  戴蔚 《今传媒》2023,(4):35-38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促使短视频成为当代“新农人”展现农村生活和传播乡村文化的新方式,但是,其低门槛、小成本的制作方式,导致乡村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传播效果甚微。本文对“土家艳子”抖音短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究它在乡村短视频制作中存在的缺乏专业意识、创新意识、运营意识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提升乡村短视频的质量,使此类短视频在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银发网红”。乡村“银发网红”发布的短视频中呈现了多重乡村形象,对乡村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也存在良莠不齐、内容雷同、刻意传播乡村负面形象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乡村“银发网红”视频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为乡村居民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他们通过镜头记录眼中的乡村,围绕短视频平台衍生出了全新的经济、文化逻辑,成为塑造乡村形象、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力量。由于内外条件限制,现有的乡村短视频也面临创作困境,亟待寻求新的突破口。本文结合抖音平台短视频样本对C县短视频应用状况进行研究,探索乡村短视频的发展价值、现存创作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短视频快速发展,场景化传播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五星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分析其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场景化传播策略,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9.
电子传播时代,作为乡村媒介景观中直观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以短视频为主的视觉文本已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传播路径。厘清目前短视频中乡村媒介景观的现状,明确景观化的动因,重塑短视频中的乡村媒介景观,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薇  胡玉娟 《传媒》2021,(23):79-81
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类短视频快速兴起,迅猛发展,从UGC到PGC的全民化内容生产时代已经到来.本文首先总结旅游类短视频的传播理论基础和传播特点,再从文化和营销两个方面阐述旅游类短视频的传播价值,分析当前旅游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最后提出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思思 《视听》2022,(4):160-163
抖音博主"张同学"拍摄的中国乡村题材生活短视频通过陌生化的题材增设适度审美距离,并在视觉审美体验上进行技术加码,实现了圈层突围.纵观短视频行业生态,在算法包装下,对同类型题材的精准识别以及视频内容价值导向的精准划分是当前短视频平台需要警惕和关注的现实问题.短视频未来的发展应从平台算法推送的利弊得失、短视频内容变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且这些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的乡村短视频,这些乡村短视频的内容和风格各有特色。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题材类的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当下热门的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乡村短视频的传播范围,提高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就必须探讨一些成功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为此,文章充分阐述了乡村短视频传播的主要内容,并以“念乡人周周”这个乡村短视频账号的传播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并对乡村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津硕  李敏 《东南传播》2023,(9):131-134
乡村短视频使乡土获得可见的机会。乡村短视频充分发挥能动性,构造出喜剧-怪诞,传统-现代,身体-自然,温情-艰辛等多个维度的符号标记。乡村短视频对乡土文化资本的应用,一方面实现对乡土的积极呈现,达成对乡土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也造成基于小众文化与大众审美、情感认同与刻板印象的区隔。另外,在城乡文化资本双向流动的过程中,维持了乡村短视频中社会区隔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乡村题材网络短视频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级传播,为乡村振兴、旅游宣传等提供了更多机遇、注入了更多活力,不仅精品意识更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等也得到进一步挖掘与彰显。  相似文献   

15.
乡村题材网络短视频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级传播,为乡村振兴、旅游宣传等提供了更多机遇、注入了更多活力,不仅精品意识更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等也得到进一步挖掘与彰显。  相似文献   

16.
卞琳琳 《今传媒》2023,(1):18-21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乡村社会图景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呈现在外界面前,乡村社会内部也开始快速适应并积极尝试融入当下的媒介化社会,尤其是在各类乡村短视频的镜头中,乡村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美食或家常美食、地理风貌以及民风民俗被充分展现,但是,通过乡村短视频的呈现建构,乡村社会生活图景也呈现出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类型,探讨了乡村短视频的关注图景与内容偏向,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乡村短视频所建构的虚拟图景,实现身份认同与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一帆 《视听》2024,(3):110-113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用文化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随着短视频的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乡村文化形象建构问题值得研究。当下,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形象建构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非遗传承者承受多方局限性、传播内容过于娱乐化或者过于乏力、传播空间受到挤压和传播过程缺乏互动性等。对此,应当多方拓展乡村非遗传播渠道,合理利用身体叙事营造在场感,平台也需要改进算法机制,在重视民俗内容传播、追求创新的同时仍坚守“内容为王”,推动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新性继承、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晶晶 《视听》2023,(4):151-154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为乡村振兴话语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短视频的全面性渗透、网络直播的实现路径以及人工智能在乡村的延展等发展境遇,促使乡村振兴话语数字化传播以政策为引领,深化价值性传播;以认知为目标,强化战略性传播;以技术为依托,打造矩阵化传播;以受众为导向,做强精准性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成为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窗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短视频质量不断提高,乡村生活、农产品推介、农技介绍等“三农”题材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农业技术短视频中的内容生产和多渠道传播,提出短视频平台要聚力发展,开发以农业技术为短视频内容的新兴领域,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整合乡村经济产业链,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兴魁 《新闻世界》2023,(11):44-47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互联网产业赋能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乡味”短视频为加快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抖音平台,选取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层级粉丝量的“乡味”短视频博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提出改善“乡味”短视频发展的途径,以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