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2.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3.
1实验改进的原因 初中化学教材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常用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加热水,烧杯口部放一薄铜片,然后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铜片上不同的位置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少量红磷,通过比较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燃烧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白磷的燃烧)中,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五氧化二磷,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这个实验没有做到“绿色化”;其次,白磷和红磷同在1个铜片上,距离较近,有时白磷燃烧还会引起红磷的燃烧,导致实验失败;第三,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中环境温度应相同,但在此实验中铜片上白磷和红磷对比是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而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做对比时温度不同,铜片上的温度肯定低于水的温度,虽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但是对探究条件的假设是有影响的。基于上述三点原因,我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改动,通过多次实验证明,现象明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第124页有实验7-1"白磷的燃烧",此实验的目的是得出可燃物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实验操作步骤: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图1),观察现象;然后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图2),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7.
例1 (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4月第二版)上册124页图7-5(如图1)"白磷水下燃烧"实验.通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只熔化而未燃烧,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即可看到白磷燃烧发出火光.这一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白磷)、温度(热水)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七年级的科学课上,苏老师正在讲《燃烧与灭火》一节燃烧的条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烧杯中注入2/3过一点的沸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上放一薄铜片,铜片左端放一小堆红磷,另—边放一小块白磷。  相似文献   

10.
1 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 ,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因此 ,我们在演示实验前 ,都要明确告诉学生观察的对象、目的、重点、方法和步骤。在观察的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各种细小现象 ,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对于出现的各种现象 ,都要打上问号 ,把感性认识通过动脑上升为理性认识 ;观察结束后要对观察结果分析概括 ,得出结论。如研究燃烧的条件时 ,出现的现象 :热水中的白磷熔化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也不燃烧 ,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 ,获得可燃物燃…  相似文献   

11.
白磷的燃烧     
原实验是在盛热水的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或薄铁片),再把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端,过一会儿观察到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演示实验 ,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 ,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 ,如果白磷用量偏少 ,用台称很难称出它的质量 ,当然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 ;如果白磷用量偏多 ,又会因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而使瓶塞冲开。笔者采用如下新方法 ,可弥补课本的不足 ,实验效果更好。一、白磷的燃烧1 .操作方法 :找一小块铜片 ,四周翘起形成一个凹槽 ,然后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 ,放入铜片凹槽中 ,用镊子将它们放入 2 5 0mL锥形瓶 ,再找一个与锥形瓶相适应的、带气球的图 1 实验装置橡皮塞 ,将锥形…  相似文献   

13.
张明启 《辅导员》2009,(20):I0001-I0001
为了说明可燃物只要达到其燃烧的条件,便可以燃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往的参考资料中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是在烧杯中或者试管中放入热水,把一小块白磷放进去,然后再通入氧气或空气(如图1所示),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的实验中,要取得明显的现象难度很大,因为要使白磷在水中持续不断地燃烧,在保证水温的情况下必须让氧气流和白磷持续不断地充分接触。  相似文献   

14.
火是大家熟悉的,火能造福人类,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燃烧的条件,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燃烧的定义。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从定义出发说明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且很剧烈。科学第四册通过白磷燃烧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相似文献   

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实验,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还应对实验进行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可燃物将空气中的氧气耗尽,使气压减小,致使水位上升,通过水位上升的刻度推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药品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且量要足,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2)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3)燃烧后没有其它气体生成。为满足以上条件,实验时通常选用的可燃物是红磷或白磷,而不选用木炭或硫粉。拓展思维:实验时可燃物如果选用木炭或硫粉,为使实验取得成…  相似文献   

16.
白磷燃烧的条件有3个。一是可燃物、二是氧气(或空气)、三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的温度(着火点)。我对第二个条件进行了两步改进。这样一来增强了实验现象的可观性,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增强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本节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对燃烧现象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有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这就是灭火的原理.根据灭火原理可确定灭火的方法.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二、重点难点突破(一)燃烧1.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燃烧,  相似文献   

18.
高一化学 (必修 )教材中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比较演示实验 ,反应现象虽然明显 ,但实验中产生了大量的白色烟雾 ,污染了环境 ,危害了师生健康。为此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1 实验装置1.装满空气的气球 2 .弹簧夹 3.白磷 4.铜片5 .红磷 6 .饱蘸稀氢氧化钠或蒸馏水的脱脂棉2 操作及现象(1 )将一块薄而较宽的铜片 (可用一段粗铜丝打制而成 )弯成“弓”字形状 ,上端用细铁钉将其固定在与具支试管相匹配的单孔橡皮塞上 ,孔中插入玻璃短导管 ,铜片中间放少量白磷 ,下端放少量红磷 ,将其伸入具支试管中 ,并塞紧橡皮塞。(2 )取一支双球干燥管 ,…  相似文献   

19.
1教材中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是:“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取表面上水的白磷”,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见图1),存在三个问题:①氧气密度比水小——向上,难以与白磷接触,实验成功率低;②自磷在水中游离,与氧气接触的时间很短,燃烧现象短暂;③需氧气量大,现制氧气,费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