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月亮是李白的钟情之物,纵观《全唐诗》所收录的李白诗歌,涉及到“月”的就有三百首左右。李白的咏月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诗中,李白可以步月、行月,也可以泛月、乘月,还可以醉月、寄月,甚至可以“上青天”揽月、“就洞庭”赊月。在这些花样繁多的“咏月诗”里,李白借“月”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月诗     
古往今来,咏月亮的诗词何止千万首,其中好诗好词也着实不少。以诗而言,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为此千百年来游子“举头望明月”,就会油然勾起故乡之思。李白在四川长大,热爱巴山蜀水,将出蜀时,写了一首七绝《峨眉山月歌》,通过咏月表达了对蜀地的依恋,诗也非常出色。以词而言,人们不会忘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千百年来每到中秋就会吟诵它,祝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外国咏月好诗也数不胜数。歌德的《对月》,情景交融,被誉为“最美的月光诗”。有歌曲之王  相似文献   

3.
咏月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咏月诗或深或浅地反映出李白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恰恰是李白诗歌中重要的主题。咏月诗以诗人和月亮这种既对立又关联的关系浓缩了自然与生命个体的矛盾,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历史观念总会对比出生命个体的渺小和孤独,由此,李白的咏月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4.
顾散原 《考试周刊》2009,(12):25-26
在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中。月亮的意象极为丰富。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月亮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月亮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是诗人乡思的寄托,是纯洁友谊的体现。是离愁别恨的情丝,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感叹,也是诗人失意孤寂时的伴侣。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诗人与月融合同构.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商洛旧有的志书中收录了不少古代诗人吟咏商洛的诗,其中有些属不实之诗,对宣传商洛起不到好的作用。唐太宗、崔融、岑参没有写过商洛;贾岛咏商洛的诗都不能落实;四皓、李白、白居易、温庭筠等人咏商洛的诗中有些不可靠。应将这些诗剔除出来。  相似文献   

6.
商洛旧有的志书中收录了不少古代诗人吟咏商洛的诗,其中有些属不实之诗,对宣传商洛起不到好的作用。唐太宗、崔融、岑参没有写过商洛;贾岛咏商洛的诗都不能落实;四皓、李白、白居易、温庭筠等人咏商洛的诗中有些不可靠。应将这些诗剔除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咏月的篇章随处可见,人们对月抒情,托月言志。月亮——这个遥远而神秘,皎洁而又充满变幻的天体,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思,以致各种咏月题材的诗词灿若繁星。然而,到了宋代,苏轼的中秋词一出,以前所有的咏月作品似乎在一夜之间废尽风流。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浩瀚的咏月诗词中,惟有苏轼的中秋词像一轮明月,高悬于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8.
中秋节,因为与月亮有关,所以历来成为极富诗情画意的佳节。千百年来,月亮以其明美皎洁,激荡着诗人们的情怀,留下不少优秀的咏月诗句。早在《诗经》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写月之美。咏月诗中有的托月言志,有的望月思乡,有的赏月写景,有的对月抒情。诗仙李白寄情于明月,他曾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月明”的诗句,表达自己欲有所作为的壮志豪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相似文献   

9.
自《诗经》以来到两汉魏晋南北朝, 咏月诗歌大多是游子怨妇主题, 李白的咏月诗扩展了传统咏月诗的表现主题, 把它引向了关注实现人生, 使托意怀人的思想主题成为咏月诗的主流。宋代苏轼继承发展了李白的这一特点。然而, 李白、苏轼在咏月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个性。本文试图在历史的坐标上对他们咏月诗歌的风格、主题以及透过咏月诗歌所折射的诗人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 并由此去窥见两位伟大诗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0.
李白咏侠诗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咏侠诗在唐朝也成为众多诗人表述心志的另一种方式。李白不仅有任侠的经历,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咏侠诗,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对于理解李白的功业理想和心理期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月亮是永恒的吟咏主题,诗人杜甫有100多首咏月诗。他的咏月诗既有苍凉悲壮的边塞寒月、怀才不遇的伤情孤月、匆匆行旅中的凄怆残月,也有情深意切的故乡明月。综观他的咏月诗,大多满含凄怆悲凉的色彩,印证了"杜诗强半言愁"的评论,也体现了诗人沉郁的诗风。儒家思想的影响、时局的动荡、遭遇的坎坷、个人的性格等正是形成这种诗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俗语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许多文人墨客饮酒赏月,乘兴吟诗对联,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咏月之绝唱。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苏东坡与家人赏月,皎洁的月色使他联兴勃发,出了上联,让儿孙续对下联。上联只5个字,但颇有难度,家人绞尽脑汁,无以为对。斯时已到  相似文献   

13.
较之前代咏雨诗,南朝咏雨诗更专意咏雨,描绘更细致.写法上以描写为主,议论和陈述更少,叙事化倾向减弱到最低程度,关注更细微的意象.这些特点的出现,反映了南朝文学对"形似"的追求,这是文学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李白和杜甫都写有大量的咏月诗,二人的咏月诗有同有异,其同,月亮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其异,对于李白,月亮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象征,对于杜甫,月亮是其审美观照的对象性存在。咏月诗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了两位伟大诗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李白和杜甫都写有大量的咏月诗,二人的咏月诗有同有异,其同,月亮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其异,对于李白,月亮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象征,对于杜甫,月亮是其审美观照的对象性存在。咏月诗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了两位伟大诗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6.
壮怀诗人到60岁,就进入了老年。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有长有短,由于死亡随时可能降临,人的心态也各不相同,或万念俱灰,吃饱等死;或颐养天年,自得其乐;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很敬仰那些有梦想,有追求,不苟活于世,将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的老人,这些老人也往往能享长寿。历代诗人写了很多咏老诗,我最爱读老年壮怀诗,读这种诗使人精神振奋,心胸开朗。有的人年齿已暮,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认能作人先导,发挥余热。沈炯写有一首《咏老马诗》,诗曰:“昔日从戎阵,流汗几东西。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渡水频伤骨,翻霜屡损蹄。勿言年齿暮,…  相似文献   

17.
汤曼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在他的诗集中,有一类特别的诗——咏剧诗.这些诗,吟咏了与戏曲有关的多方面内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戏剧的读者;二是关于演员(剧中演员和唱者);三是是关于戏曲的演出行头及收费标准;四是无知音的苦恼及剧作无法上演的愁苦;五是对昆曲的喜爱;六是关于戏曲理论方面的.其咏剧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在明代的戏曲及咏剧诗历程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白女性诗、咏侠诗对两性形象大量、广泛的展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性别研究的个案.女性诗中的各类女性存在暴露出一种性别规范的暴力.而咏侠诗中对侠客形象的暴力操演则构筑了普遍性的男性主体.性别与暴力的逻辑转换,有效说明了两者深层的同构.因此颠覆男/女二元逻辑的前提在于,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性别身份仅仅是一种建构性、开放性的集合.  相似文献   

19.
经典赏月联     
东日 《同学少年》2009,(10):53-53
历代文人喜欢赏月咏月,关于赏月的对联,数不胜数。这里摘录几则,供大家欣赏。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一次与家人赏月至深夜时,即兴出  相似文献   

20.
“月”与中国文人有不解之缘,而尤为李白所独钟。据查,在李白现存的一千余首诗中,涉及咏月诗就有三百八十二首,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月”在太白心中位置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将李白的咏月诗拿来做一统计,属于李白的独特的“这一个”“月”的真是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如把月比作天镜、飞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