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美国朋友听了陈香梅的讲话后说:“人家说安娜(陈香梅的英文名字)漂亮,没料到她的言词更漂亮。”是的,陈香梅的文章与言词一样如行云流水,声情并茂,文思才涌,读后令人心潮激荡,叹赏不已。二百多万字的《陈香梅全集》是“才女安娜”大半个世纪椽笔才情的总汇。 陈香梅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小喜欢读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杂赋以及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都在她的涉猎范围之内。正是这种古典文学的养分涵养了这位才女安娜,使她具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陈香梅常说,“看书、读书、写书是我的最爱。”在《陈香梅全集》…  相似文献   

2.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一次在大同市演讲,内容为“官以民为天,以法治为天”。某报发了新闻,报道中将“法治”改成了“法制”。一字之差,吕先生很不满意,专门给编辑部打电话,次日报纸作了更正。新闻理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林帆也提到:“我在一篇文稿中两处提到‘法治’问题,见报时一律被改为‘法制’,不知是为何改动的。反正时下的媒体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也不足为怪了。然而,‘法治’与‘法制’,其间有联系但又有其截然不同的界定,不容混淆。”  相似文献   

4.
9月21日,扬子晚报于国际新闻版刊发了一组有助于解疑释惑的国际新闻,受到读者好评。 这组新闻的引题为“美国人每花1美元购买‘中国制造’,就有55美分被美国人赚走”:正题是《谁说进口中国商品会让美国人失业》;副题:“美国媒体告诫政客不要因‘敲打中国’引发贸易战”。这个标题告诉读者:从中国进口商品不会使美国人失业,买“中国制造”美国人赚了大头,政客在大选中不要搞“敲打中国”。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6.
魏霞 《记者摇篮》2005,(2):47-47
“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在对加拿大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时曾‘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并被起诉犯有‘战争罪”’!谁也没想到这则被大量转载并广为流传后来又被证实是“假”的新闻在著名的新闻搜索引擎“GOOGLE新闻”的头条位置上保留了至少3个小时之久。在网络中,这种有悖事实的消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在东方卫视“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上.谈到新闻节目主持人时,赵忠祥善不客气地点名陈鲁豫.“我非常不喜欢由鲁豫开创的‘说新闻’风格.这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台应:有的态度。新闻一定要用‘播’的,庄重、严肃、可信,把新闻节目搞成茶馆说书.那是非常不好的。”(上海青年报6月10日)  相似文献   

8.
进入乙亥年以来.陈爱美似乎交了大这.春风得意;佳音频传。先是论文在全省、全国获奖,继而破格晋升副高职称.去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今年又荣登全国“新闻百佳”,而且是全国地方电视单位唯她一人入选.着实不易。因此,我便打电话和她约时间采访。因为彼此较熟,陈爱美快人快语:‘“写可以.不过得实在些。过去有位记者写我时说‘陈爱美多么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就是说我把自己摆在不普通的位置上!其实我根本就没说这句话。”我说,“咱不吹,就写写你的平常事,家常事。”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如约赶到她家。…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开展的主体性的讨论,也波及到了新闻学领域。在蛇年政治风波的紧要当口,有的人发表文章,说什么“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就是确立新闻的独立性”、“新闻改革如果能确定‘个人本位’的观念,新闻改革的理论基础也就相当清楚了。”(《新闻大学》1989年春季号)“文学和新闻都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而近10年来,文学幸运地摆脱了政治的控制,新闻却不行。以前记者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现在的记者成了无自由职业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3期)“我觉得评论员们象笼中鸟、水中鳖,在有限的选题空间、语词空间‘解放思想,活跃文风’。”“我们必须落  相似文献   

10.
名人是伟大时代造就的,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每位名人都有一部辉煌的奋斗历史,笔者几年来采访他们的确受益匪浅。 笔者采访过的名人有;泰国总理班汉、国际社会活动家陈香梅、一代诗人臧克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文艺理论家张光年、历史学家姚雪垠、影剧评论家陈荒煤、天文学家叶叔华、当代作家杨沫、王蒙、艺术家黄宗英、当代徐霞客余纯顺等等。他们中有的己谢世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记者选择了其中几位,记下了同他们的交往。 陈香梅──一个传奇的女士 国际名人陈香梅几乎家喻户晓了,她从容自如地翰旋于北京、台北…  相似文献   

11.
《新观察》1989年第5期上有篇好文章,海外专栏作家梁厚甫的《旅美记者生涯三十年》,其中关于“改写人”的叙述对人颇有启示。文章说:“我注意《波铁摩尔太阳报》所刊的消息,发现第二天该报记述总统的谈话,并不是由该记者(指采访者)署名,而署名的另有其人,有时也有该记者的署名,但署名却排在第二位。我忍不住寻求原因。该记者说,美国报纸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在街上如果碰到‘人咬狗’的新闻,就由跑腿的记者执笔来写,因为这新闻是社会性的,无关重要。碰到政治和经济性的大新闻,跑腿记者所写的东西,只能视为原材料,送回报馆之后,是由一种‘改写人’(Re—writer)来改写。政写人比之跑腿记者有更深资历,一是文笔较好,二是对‘国际关系’以及‘经济’问题,有较深的学养。叙述的时候,用的不是记录文体,而是夹叙夹议的文体。”在我国,由学养高深的大记者(同时往往兼任不大不小的新闻“官儿”)对重大政治,经济新闻进行述评的作法也是有的,但不太时兴“夹叙夹议”。在梁  相似文献   

12.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13.
王瑄 《青年记者》2007,(12):38-40
商务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发掘、再认识的过程。一位办报者曾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呼唤“第二代新闻导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在新闻改革的序列中,导语改革应该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场革命,用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取代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已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呼唤。新闻导语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的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使用新闻导语。关于世界第一代导语,美国新闻学家休曼下的定义是:“凡一新闻,宜将要点列于第一句。无论新闻长短如何,其精髓统宜列于第一节内。……凡‘何人’、‘何事’、…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     
《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很讲辩证法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3月19日刊登《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说:“过去一周,许多关注‘新经济’的人感受到了丝丝寒意。周一,视为‘新经济’象征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受重创,跌破2000点大关,周五以1890.74点的新低收盘。”“于是,有人以‘新经济’遭遇料峭‘春寒’来形容这一切。其实,这倒未必是件坏事。这至少能使我们一度跟着‘新经济’一起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更科学辩证地看待‘新经济’与‘旧经济’。”“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旧经济’的夕阳产业,在我国恰恰是新兴…  相似文献   

16.
“你要写新闻,你就一定得到新的生活里边去。范长江当年不到大西北,就写不出《中国的西北角》;今天你不投身改革的激流,那也写不出改革的新闻来……”下面这篇文章,纪录了一年前——丁玲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陕西新闻界的许多同志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料到她会这样遽然离开我们。仅仅在一年前,她还答应过我们,“要再回陕西‘探亲’,因为陕西是我的‘娘家’,还要再来和陕西新闻界的同志谈心,因为这是作家、记者共同打好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与探索新闻规律,富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关系到新闻科学体系的确立,新闻工作的得失成败和新闻改革的趋势、效果。本文试从新闻有无自身规律,新闻有那些规律,如何表述新闻规律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一) 新闻有无自身的内在规律,如何看待新闻规律? 说它有吧,有人认为:“办报就是办政治,还不是领导叫我写什么就写什么,叫我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紧跟’、‘照办’还来不及,有什么新闻规  相似文献   

18.
凌翔 《军事记者》2004,(8):10-10
曾看过不少关于新闻与学区别的章.但由于其术语太专业,基本上没在笔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惟独下面这段描述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之所以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就是因为它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之美’。可是,总有一些战友‘明目张胆’地常和我争抢我的‘老师’——《新闻知识》。因为我是靠《新闻知识》‘起家’的,初学写作时,我怎么也摸不着门道,有时因写一篇小稿‘山穷水尽’  相似文献   

20.
“抓新闻就是讲政治,对新闻工作不‘感冒’的领导不能算是合格领导!”这是武警辽宁总队铁岭市支队政委邵慧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情系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几年来,在他的关心支持下,支队新闻报道工作频创佳绩,连年被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了2003年度总政治部“橄榄杯新闻优胜单位”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