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声乐是一种依托民族语言歌唱进行的艺术表演,是传扬民族文化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它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说,民族声乐是我民族音乐苑坛中一朵盛开的奇葩,是推动我国音乐艺术创作的精粹。音乐多元化发展背景下,为了突显出民族声乐的音乐风格,应实现声乐的多元化发展,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越剧在戏曲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现代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汲取越剧的经验,借鉴越剧的吐字发声、归韵、唱腔情感,可以促进民族声乐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相互借鉴,旨在可以更好地提高民族声乐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体系,促进中国音乐理论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与融通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发展的多元化已成必然。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脱离不开这种趋势,不论是对演唱技巧的讨论还是演唱风格的变化,都是我们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一种探索与实践,文章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入手,简单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的特征,以及对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做一些思考建议,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创新进步贡献绵力。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多元化的世纪,在共同的地球村里,各民族各地域多元文化并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面对这般情形,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声乐的基础之上,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思考、去创新,以期丰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亟待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努力,分流与整合,共同开创中国民族声乐的美好明天,最终使中国民族声乐傲然屹立于世界音乐界。  相似文献   

5.
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近年来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教育,在音乐方面的影响也同时体现在了民族声乐教学之中,很多实践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现有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现状,分析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声乐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声乐作品是产生和流传于一定地域内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音乐元素的独特性、歌唱语言的唯一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等基本特征,表现出了极强的地域性风格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原生态声乐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资源,造就了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民间声乐艺术人才,为地域性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推广,繁荣民族声乐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在产生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民族声乐主要涵盖了民间歌曲、曲艺说唱、戏曲演唱等方面,在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主要体现在受众群体的流失、艺术门类的减少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产生了诸如新民歌、民族歌剧等新型艺术形态,但这并不能主导民族声乐的发展,也不能代表民族声乐,因此产生了很多争论。民族声乐的发展有过辉煌,但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则是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是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论述,谈一些对民族声乐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既是对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在吸收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精髓,以及西方演唱风格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发展。因此,从音乐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的分析,来推动民族声乐的多样性发展,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具体的声乐作品,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对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提倡音乐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潮流。一个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我国民族声乐“千人一面”现象的批评,反映了群众对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呼唤。我国地方民族音乐院校应当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变革,结合自身实际,深刻理解音乐教育多元化在各学科中的含义,积极地把民族声乐学科的发展融入其中,把社会需求与本校民族声乐学科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在民族声乐多元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海英 《九江师专学报》2011,(2):103-104,107
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民族化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民族声乐必须在保护和传承各地区、各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碰撞和交流中,寻求多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创新发展,越来越来人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到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要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秉着严谨尊重态度去对待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力发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本文将进一步对多元化下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形式多种多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的关键部分,其源远流长,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戏曲音乐中,民族声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自身的艺术特点融入其中,使得民族声乐的发展更为迅速。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民族声乐和戏曲音乐有着较多的相识点的,不论是文化元素、唱腔、气息等,都有相识之处。本文主要探究在民族声乐的发展中,戏曲音乐对于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精粹,是中华历史发展的瑰宝。新时代的发展促进民族声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分析民族声乐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了解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必然性,探索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才能够真正促进民族声乐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发展,才能够让其文化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传统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已不在是我国声乐领域里的主流唱法,民、美声式的"中国唱法"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笔者认为,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则代表着当今"中国唱法"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研究吴碧霞特有的民族、美声演唱方法特点,从而为声乐教学与表演提供更多详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对于促进声乐教学与表演更加科学的向前发展,使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优势相互合理的借鉴融合,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层面。随着我国音乐的发展,音乐风格逐渐丰富,民族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戏曲、中国诗词和中国乐器开始在很多音乐作品中被呈现,以创新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吸引大众眼球,使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发展逐步趋于成熟。通过调查民族文化元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呈现,分析民族文化与音乐的潜在关系,旨在帮助我国音乐更好地发展,通过音乐将我国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于声乐而言,主要是人类语言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社会的生活存在着紧密的一种关系,文化人类学主要是作为探究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将会对传统的民族声乐研究带来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将会使我国的声乐可以更加具有着人性化的因素,并且根据容易去发挥出自身存在着的社会价值,可以促进其能够向着不仅仅具有着凝聚力方向去发展,同时也是可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人类学所具有着的方法主要是包括了根据参与式的观察作为其主要方式的田野调查方法,重视对其特定的民族特定音乐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同时对于语言以及不同地域和不同风俗的声乐文化进行跟个体之间的对比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地区民族声乐文化,由于受其所在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方言声韵、历史人文及地方审美意蕴等元素的影响,使其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声乐演唱色彩,并成为我国民族声乐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依据“高海拔气候因素”对演唱气息、腔体的制约与限制的教学观察,探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声乐教学与内地声乐教学的差异,通过创新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本地区声乐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大众的审美取向,标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时代的文化力量。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还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标志,让我们感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让歌声转化成一种文化阐释。民族唱法女声演唱具有强调风格、韵味、吐字、真假声相结合等特点,在借鉴西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基础上从实践中汲取彰显艺术表现力经验,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声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视角下,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及文化传统,造就了每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为了提高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准,应坚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健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丰富表现形式和内容,提升民族声乐的地位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