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使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关键。一、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这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又是民族自治地方区别于一般地方机关的主要标志。而自治机关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则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的组织保证,又是自治机关的重要组织原则。因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把自治机关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干  相似文献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是通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实现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有权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法律规定,有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两个不同价值思路:一种是基于主权原则而产生的国内法治途径,根据此种分析方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国内法上只具有与公约批准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保护的权利相同的效力,为此,批准公约时就必须考虑宪法所规定的各种宪法权利、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中所保护的权利如何在法律效力上优越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并以此来对不一致的规定在批准公约时实行必要的保留或者是做出解释性声明;另一种思路是基于“人权入宪”的契机,承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普遍人权已经被宪法所肯定,成为中国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所享有的宪法权利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如何制定一部整合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普遍人权和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所保护的个人权利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条例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小宪法,它是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的民族地方立法[1],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的综合性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自治条例犹如其他法律一样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基于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改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得以修订,补充和完善了诸多内容,修订后的自治条例在近两年的实施中初见成效。但是,此次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修订依然存在某些缺憾。本文在肯定自治条例修订积极一面的基础上,发现和分析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对蒙古族习惯进行了明确的认可.近些年随着法律、民族自治地区单行条例的增多,逐渐规定了物权习惯、生活习惯、宗教习惯、卫生习惯等习惯,表明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有所深化.总结我国法律对蒙古族习惯的认可,这对全面认识蒙古族习惯,弘扬优秀的蒙古族法文化,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制定由宪法和宪法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专门章节规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及其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应急立法目标模式。由于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的立法积累和创新、完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其实施战略。由于现在急需具有可操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法律规定,因此有必要在宪法的框架内首先制定过渡性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7.
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之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制定由宪法和宪法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专门章节规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及其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应急立法目标模式。由于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的立法积累和创新、完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其实施战略。由于现在急需具有可操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法律规定,因此有必要在宪法的框架内首先制定过渡性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8.
一部法律是否良善主要取决于该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与完善,以及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正案》,不论是从文本反映出的立法技术,还是文本设计的一些具体条款,都有着进一步斟酌和商榷的空间。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应当充分行使自治立法权,制定出符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法规,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是否属于国有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最近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却对该问题进行了定性。这一行为及其内容在宪法关于解释主体的规定、宪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三个方面违反宪法规定。该条例所规定的内容从物权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角度看,也违反了上位法的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规定的途径方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防灾减灾法》的制定应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一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宪法》、《立法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基本要求,创新法规规章起草机制,完善人大、政府法制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或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起草模式。可以考虑由地方先行,先出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灾减灾综合条例》,取得经验之后,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面牵头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统一而成熟的作为防灾减灾基本法的《防灾减灾法》。  相似文献   

11.
●恢复期(1978~1991年):蓬勃发展的非学历教育我国恢复民办教育的政策,以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起点。《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一规定成为发展民办教育的法律依据。彭真在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报告中,增加了“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的说明,反映了在制定这部《宪法》之际,确有认可私人办学的初衷,又考虑到人们对私人办学有一个认识转化的过程。直到后来,在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时,仍仿照通…  相似文献   

12.
我想就《〈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包括对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问题谈四个方面的看法。一、《〈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立法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它制定的必要性按照我们国家立法体系的规定,一般法律出台以后,为进一步完善和更好地促进法律的实施,国务院有时候根据需要制定一些法律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以后,国务院依据需要就制定了配套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条例呢?首先,《民办教育促进法》里的一些直接规定都需要国务院通过,并加以规定。如《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机关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委员会是反腐败的专门机关,其地位与一府两院平行。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对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宪法和法律问题,其中监察委员会建构的合宪性问题尤其突出。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具有合宪性,但并没有直接的宪法依据,其合宪性只能从《立法法》第十三条推定。由此可见,监察委员会制度虽然可以通过修改法律来建立,但法律的规定不能代替宪法的规定,无论是先修改法律还是制定新的法律,都必须通过修改宪法才能使法律与宪法保持一致,在宪法解释无法满足合宪性的条件下,修改宪法是必要的。通过对现行宪法有关国家机构规定的全面分析与整理,根据宪法原理阐释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从学理的角度提出宪法文本的如下修改建议:监察委员会要向同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但不接受质询;监察委员会不能对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任命产生的国家领导人实施具有强制性的监察措施,但可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专门报告或者监察建议;监察委员会在行使侦查等司法性权力时,应当适用宪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之规定,受到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论迁徒自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迁徒自由是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此项权利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宪法对公民迁徒自由的规定是指公民具有自由择居和自由出入国境的自由,国家为维持公共秩序和保障国家安全可以在不违背宪法自由精神的前提下制定法律对之加以必要的限制。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徒自由有其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等有关法律确认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从而确立了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组成部分中的地位。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合法地位。根据宪法的这一原则,在制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都明确并重申了这一基本原则。近几年来,民办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相似文献   

16.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指引和规制我国司法鉴定事项的纲领性法律文件。与此同时,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从1999年年初至今已颁发15部司法鉴定条例和1部司法鉴定条例草案。就司法鉴定这一相同主题,国家立法和大量地方立法并存,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实践适用值得探讨。基于现有立法,在形式上分析立法结构,在内容上把上位法的《决定》与下位法的条例法律文本从鉴定主体、管理权设置、鉴定程序、鉴定范围和法律责任等进行解构对比发现,尽管作为上位法的《决定》对下位法的条例规制作用非常显著,但现有的条例类下位法对上位法的《决定》亦时有突破,制定我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它有三个特征,即自治权是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的自主权,具有广泛性和局限性相统一以及权利和权力合一的特点。自治权由自治机关行使,属于该地方各族人民。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自治机关应当在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下,发扬开拓进取精神,用好自治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好《条例》依法扫盲田宏夫要学好《条例》,依法扫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明确制定《条例》的依据和重大意义(条例》第一条就指出制定的依据,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宪法》第十九条第三款明确提出要"扫除文盲"。可见《条例》具有鲜...  相似文献   

19.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制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条例》,细化彝语文保护的各项立法规定,推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也明确规定:“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我国各地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都进行了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资格的质量。但是,从教师资格认定的考试实践来看,目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