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著名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五十多岁后,他相继于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沧州精舍授徒讲学,于沧州讲学终生。其讲学语录被宋人黎靖德辑录成书,是为《朱子语类》。此书的问答语录皆是他一生从事教育的师生问答语录,有很高的语料价  相似文献   

2.
韩之超 《考试周刊》2011,(5):212-213
朱熹一生主要的事业有三个方面:教育、著述与政治。他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从创建寒泉精舍聚徒讲学,至建武夷精舍、竹林精舍、重建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朱熹宦迹所至闽、浙、赣、湘、皖等地区,从政不忘讲学论道,故其事业最显著处是在教育方面,其著述之宗旨也与教育相关。  相似文献   

3.
朱在功过考     
朱在卖了朱熹领头所创武夷精舍(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书院),颓其家声。朱在知平江府(今苏州)其官风亦有惭其父。然朱在新修白鹿洞书院,其功不可湮没。  相似文献   

4.
刊首语     
2011年是近代福州巨人林纾诞辰159周年,也是林纾与末代帝师陈宝琛等闽绅共创"苍霞精舍"(即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办学115周年。为缅怀时任"苍霞精舍"总教习的林纾创校之筚路蓝缕,继承发扬"真诚勤勇"之校训精神,在"福建工程学院首届林纾文化节"圆满成功之后,本刊"林纾研完专栏"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5.
福建工程学院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两校前身为解放前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  相似文献   

6.
《福建高教研究》2006,(1):I0001-I0004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前身为解放前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苍霞精舍(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创校名人林纾先生(1852-1924)诞辰160周年,推动21世纪林纤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福建工程学院拟于2012年秋与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省文史研究馆等单位一起举办  相似文献   

8.
武夷宫     
福建闽西的著名景区武夷山下,有一处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蕴藏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殿堂,这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停、融古今武夷文化于一炉的武夷宫。在绿树浓荫和高山怀抱里,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武夷山古代名人馆、武夷山茶文化陈列馆、柳永纪念馆、闽越书画苑、仿宋步行街,以及武夷止的秀美景色万春园、大王峰、慢亭峰、水光石、换骨岩、三姑石、七十二板墙等众多胜地。武夷宫@吕文  相似文献   

9.
晚唐五代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对研究福建及武夷茶文化早期历史极具文献价值。诗中的"地仙"所指,学界大多释为"作者自指",也有学者推测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是"一种祭祀茶神的仪式,所祭或为陆羽否?"其实,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句,确为一种祭茶仪式,只不过所祭的"地仙"并非"陆羽",而应为武夷仙人"武夷君"。  相似文献   

10.
《世界教育信息》2006,(8):F0002-F0002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原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两校前身为解放前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产自于拥有多茶类的福建省,却能在福建众多名优茶中凸现出来,除了岩茶本身品质上佳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武夷岩茶拥有良好的形象。因而就要以形象塑造为视角,阐述武夷岩茶形象与效益的关系,以形象带动效益,以效益促进岩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我心中的校园嘛,应该依山傍水,远离尘嚣,正如武夷山中宋代大儒朱熹创办的武夷精舍一样,坐落在半山腰,但面积一定要够大。这里,一切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三五成群,徜徉在四季如春、幽深静谧的校园中。或登高而长啸,或临清流而赋诗。没有枯燥的讲解,没有让学生生畏的作业,只有求知渴望、探索热情、  相似文献   

13.
1995年6月14日,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批准福建机电学校更名为“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简称“福建高工”。学校决定于今年10月2日99周年校庆时对外正式启用新校名。福建机电学校创办于1896年,始称“苍霞精舍”。解放前,学校曾先后用过福建公立专门学校(工专)、福建省立理工学校(理工)、福建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高工)等校名;解放后,1958年定名为福建机电学校。  相似文献   

14.
  陈杰 《地理教育》2020,(4):62-62
崇山叠岭,小桥流水间,武夷美食令人回味无限。武夷风味,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武夷山位于福建西北且邻近江西,平均海拔200米,靠近内陆,故河鲜多为内陆河海养殖,相比沿海偏腥,需少量添加剂除腥,且受江西一带影响(江西多以辣为主),造就了武夷人民偏咸辣的口味特点。当地的菜系几乎都不是闽菜,反而与川菜、湘菜类似。因其常年潮湿,油腻辛辣是百姓家常便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古朴的诱惑     
踩着静静的有些落寞的细碎残阳,漫不经心地在田野上行走,残留的一抹红霞像是一杯泼洒的葡萄酒,整个天幕都浸在微微的醉意里。不禁陷入其中,觅到一股说不清道不出的气息,悠悠地扩散开去……铺开福建的长卷,感受到山的朦胧,水的灵动。那浓浓的茶香有着让人陶醉的魅力,美妙的琴音,古老的人……总能泛起眼波的流动,心灵的畅想。月下抚武夷要说福建的山,必须先说武夷。武夷的风光与别处的不同,月光下的武夷又与白昼所见的景致截然不同,有种想说说的冲动,让您领略一下典雅的她。缥缈的山影是那样的宁静和空灵,空灵得如一个蓝色的梦,令人想起古老的…  相似文献   

16.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文化大家,其一生著作等身,横跨文学、艺术等领域,成就涵盖翻译、古文、诗词、书画等诸多门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办人,林纾与福建工程学院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为进一步挖掘、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好地把握林纾文化研究方向,推动林纾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学术人物     
陈铎,男,1963年出生。现为福建武夷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南平市  相似文献   

18.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2):169-169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是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创办,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管,院址(秘书处)设在武夷学院(筹)。本中心由福建省编委审批成立,福建省人事厅社会事业单位登记局登记注册。中心法人代表由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武夷学院(筹)校长张祖英教授担任。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宋明理学和朱子学的文化遗产,推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培训宋明理学和朱子学研究人才和后备力量;建立宋明理学和朱子学的研究信息资料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19.
民居中的装饰图案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历史特点与文化传统。作为福建与中原交流的枢纽地带,武夷传统民居的装饰图案既有中原文化的影子,又形成自身的特色。因而就要从武夷民居装饰图案的归纳中寻找古人智慧的结晶及对当今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武夷学院按照这一模式,从整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签订三方协议书、强化企业归属感、配备专班班主任五个方面,与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