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真情实感问题作为小学习作的一条重要要求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真情实感从小学习作看包含着这样几个意见:1.真实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2.真实的感受。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而不是套出来,移植过…  相似文献   

2.
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以段的训练为主,为高年级习作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可中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时却经常无话可写:要么寥寥几笔,没有新意;要么把教师指导的范文复述一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丝毫没有自己的个性,更谈不上乐于书面表达。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的记实作文,主要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如果能把笔下人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则是解决了这类习作的重要问题。学会正确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使习作中的人物形象不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而是有血有肉,鲜活灵动,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高三作文训练敲响了警钟——不能再让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模式禁锢学生的思想。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高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晶晶 《科教文汇》2012,(5):101-101,114
想象在作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让想象进入学生习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对学生生活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6.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就害怕,许多教师也很头痛。反思作文教学,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作文起步的教学。因此只有扎实进行作文起步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程洁平 《知识窗》2014,(12):56-56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来编故事、写小练笔、扩写、改写文章及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培养学生习作中的悟性和灵性,就必须让学生读经典之本,写想象之文,抒自然之情,表真实之情,让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草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从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促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真正使学生做到能想象、会想象。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作文练习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事、写小练笔、扩写、改写文章及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这节习作课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放飞思维,激活想象童话和寓言故事是学生喜  相似文献   

10.
朋友之间──我与《发明与革新》攀登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参加交通大学作文竞赛的习作,评审老师的评语是:“该文把《发明与革新》杂志当作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并以自己成功的经历表达了对这份杂志的深切情感,最后以自然的笔调将这位朋友推荐给交大的其他同学。文...  相似文献   

11.
一、创造生活1.听声想象。实践证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供各种音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产生表达欲望。我们在指导听声作文时做到如下几点。(1)收集声响。借助录音机,有目的地采撷各种声响,注意各种声音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把“笑声”、“掌声”、“喝彩声”这些生活中常现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2)引导想象。先反复播放声响,让学生弄懂有哪些声响,各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想象时,教师不作…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是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知识水平、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它是最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门课程。在写作中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1,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  相似文献   

13.
程华丽 《科教文汇》2008,(15):76-76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有限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只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练笔少,练笔不得法,这些弊端导致我们的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我们的高一学生,不要说写文字优美的记叙文,说理充分的议论文,条理清楚的说明文,就是连简单的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都是难以起笔。针对这一问题,我指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提倡一文一得,有针对性的精批细改,提倡面批。希望能给同行以启示,避免重蹈覆辙。本文从五个方面来探索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即:误区之一:“下水作文”;误区之二:作文批改越精细越好;误区之三:文体的限定;误区之四:作文前的引导越多越好;误区之五:讲评的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14.
“先教后学 ,先讲后练”的传统作文教学 ,造成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没有个性与特色。由于学生的生活空间的扩展和知识需求量的增大 ,必须有一套适应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文教学新思维。一、诱导学生合理想象“没有想象 ,就没有文学”。教师在诱导学生合理想象时可设计如下训练形式 :1 .展开想象 ,描绘情形。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提供给学生数个貌似无关 ,但若放到一个特定的情节中 ,却能紧密联系的词语 ,训练学生以这些词语作线索 ,联系已有生活和知识展开想象。如 :“蜂涌、欢声笑语、你争我夺、…  相似文献   

15.
据悉,修订后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即将出炉。今年大纲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语文的作文要求。据介绍,语文总体上变化不大。“古代诗文阅读”有一处修改,即“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更准确了。“写作”内容有两处小的改动:一是将原先要求作文“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二是写作文体方面,以前都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2005年《考纲》中变成了“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金小平 《知识窗》2013,(12):56-56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光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产生创新思维,这也是学生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的原因。如何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一片新天地呢?笔者认为,可从习作前、习作中和习作后三个环节着手。一、习作前,精心布局当好导演在写作前,教师应精心布局,先引导学生审清作文题目,开阔学生的思路,收集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审清写作的中心和重点,筛选、选择出与写作要求相关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一篇习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培养学生在习作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巧妙地把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精彩。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黄卫锋 《科教文汇》2009,(5):105-105
常言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可以让读者通过它来窥见文章的“灵魂”或“写作技巧”,能够让阅卷老师在匆匆一瞥中垂青于你。既然文题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拟定文题的时候,就应当多动脑筋,探索拟题技巧,力争拟出高质量的作文标题,让我们作文的眼睛闪亮、夺目!那么,怎样才能让高考作文标题更亮丽?笔者对历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进行研究后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比如第三学段提出的"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一条要求中的"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也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摒弃那种酸文假情的应试作文,呼唤真情的回归,鼓励灵性的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