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中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2.
李宁 《中国科技信息》2007,(16):219-2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相似文献   

3.
邢泽基 《大众科技》2009,(6):194-194,177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很重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贤哲的人格魅力,吸取他们做人的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自学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龙英 《科教文汇》2012,(11):79-79,10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习文言文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实现文言文的高效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代波 《知识窗》2010,(3X):64-65
根据新课标阶段目标,培养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笔者试从美读、质疑与解惑、论辩与鉴赏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所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创设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很重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贤哲的人格魅力,吸取他们做人的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自学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诵读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所延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只有认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会诵读方法。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古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及人丈修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将素质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各种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曹小梅 《知识窗》2012,(9X):40-40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言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古文经典的阅读。如何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重视文言文的朗读。电视节目《朗读者》一经播出,颇受大众追捧,充分说明朗读教学有它深厚的基础和存在的合理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文言文,读来荡气回肠,颇受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2.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呼唤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本文总结了编写"导学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教学方法,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孙玉红 《科教文汇》2008,(16):73-73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等方面。然而,小学作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和对写作的不积极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本为总结了笔者十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认为学生和老师可以从注重平时积累、注重学以致用、注重作文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郭秋华 《科学中国人》2014,(1S):162-162
教材是教育的物质载体,主要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辅助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依旧枯燥沉闷,文言文教学依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就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从而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开启古代灿烂文化宝库的钥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然而文言文晦涩难懂,尤其是一些现在不常用的生字,学生都不认识,更难理解。另外,学生平时不用文言文交流,也基本不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仅限于教材,为考试所迫,根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李雪凌 《科教文汇》2011,(20):93-93,109
多年来.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现代初中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过文言这一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米俊 《西藏科技》2013,(7):45-46,53
翻译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总结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关键点和翻译方法,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及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白葵阳 《科教文汇》2011,(14):70-73
大学语文既非纯工具意义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也非纯人文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语文,而是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人文性是提高,是求善;审美性是升华,是求美。大学语文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格修养,也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突出语文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9.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能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又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还能从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