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沉默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话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得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说话,而评价标准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跃程度所占的比例甚大。积极的课堂沉默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课堂的真正参与,他们积极的思考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建构积极的课堂沉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堂沉默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英语课堂沉默顾名思义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沉默。曲阜师范大学的刘向洋曾于2005年提出了两种课堂沉默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后者。消极沉默指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有接受而思想游离;或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3.
对话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得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说话,而评价标准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跃程度所占的比例甚大。积极的课堂沉默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课堂的真正参与,他们积极的思考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建构积极的课堂沉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一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课堂沉默现象一直都是日常教学的常态,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一种优质表现,有助于思政内容的传播,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是学生以无声的表现方式应对课堂教学的消极被动状态,会阻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作为思政课堂主导者,应积极探寻学生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消除思政课教学中的消极沉默现象,努力改善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课堂沉默是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本文分析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沉默现象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在外语课堂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沉默是由语言能力、情感因素、课堂模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沉默现象的主要措施是打破英语教学常规模式、更新英语教学理念、转换课堂教师和学生角色、创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7.
课堂沉默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学生不能积极回应教师提问,这种现象在小学高年级各门课程中都有突出的表现。通过归纳小学高年级课堂沉默现象的类型,本研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课堂沉默是中学生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状况.课堂沉默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出现该现象主要源自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这种现象将影响初中语文课程的正常开展,为教学带来难题.基于此,教师应该及时解决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班风,转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提问后学生不予回应或者回应低效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其实已经暴露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是由于教师的执教方法不合理而导致学生表现出过激反应。从专业角度来说,通常用课堂沉默与课堂表达来指代这一现象,本文以实际教学案例对此进行剖析,希望广大教师能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任禹如 《海外英语》2014,(11):51-52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着消极沉默现象,这造成了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策略与学生课堂中的沉默有着直接的关系。该文将从教师提问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中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通过改变教师的提问策略来打破学生的沉默,活跃课堂气氛,克服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在高职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一直都是沉默、被动的学习,要改变这种课堂沉默现象,就要对沉默现象重新认识。通过对湖南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可能是过去和现在的学习环境所造成的课堂学习习惯,研究还发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持积极态度,因此高职大学生数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变有赖于课堂学习环境和气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课堂沉默现象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不理睬或对教师的提问不回答,与教师没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的现象.它突出表现为:学生不能介入、不能感知教师创设的情景,造成情感上的沉默;学生无从分析、无法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造成认知上的空白;学生对教师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及时回应,造成思维上的中断.而在教师层面,课堂沉默多是由于教师固守预设、漠视生成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孙彩霞  曹静 《教育评论》2023,(8):147-152
课堂消极沉默是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自身原因以及教师和课堂情境的影响,采取的一种不作为的话语行为。探究式交谈是学生与老师为了回答或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对某一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而发生在学生彼此感到舒适安全话语环境中的一种辩证性课堂话语互动形式。探究式交谈对改善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有重要的意义,破解课堂消极沉默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交谈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引发学生共鸣;建构共生、创生的师生共同体,释放课堂活力;打破思维路径依赖,提高师生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课堂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  相似文献   

16.
课堂管理中的沉默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以非语言的静默无语和一定时间的言语中断的方式,有效地处理影响教学的诸种因素,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管理策略。在课堂管理中,没有几个老师会青睐“沉默”这样的措辞,因为它暗含着教师对课堂管理“置之不理”的意味;但是仔细品味,可以发现沉默策略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智慧表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而目前针对教师的提问,课堂普遍出现沉默现象。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恰当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不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学生难以理解提问的目的;所提问题开放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低;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当,问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语言不当、繁杂冗长,指向不明。解决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有:转换提问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提高问题的开放程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合理设置问题的台阶,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问简洁明了,提高问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和应用,但反观当前初高中,甚至大学的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不配合等现象却十分普遍,这完全与英语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尤其是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在此时表现出沉默,教师难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兴趣所在,这对于其英语学习将产生较大的,甚至终身的影响。而打破初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改变教师上演"独白"的戏份,也成为目前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此提出打破课堂沉默的一些建议措施,以期能给课堂带来活跃,给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上课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对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文章从学生、教师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学生和教师均存在课堂不安全感现象,但众多研究者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忽视了教师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安全感现象。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教师群体上,从课堂安全感的涵义出发,认为:教师课堂安全感是指教师能够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自信从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从而分析其表现为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和管理、教师自身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加强教师自身内部调节和学校管理者外部调适的两大建议,从而增强教师课堂安全感,顺利开展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