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改方向。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导创造教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紊质教育的灵魂,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适应21世纪竞争的潮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江南的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导了创造教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邓运发 《课外阅读》2010,(10):161-16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世纪。与之相适应,学校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马克思说过:“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去创造。”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的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新世纪。与之相应,学校的教育也必将由传统的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的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它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我们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造性人才指明了方向。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同创造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  相似文献   

5.
生物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将是一个创造的世纪,为新世纪输送创造型人才,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笔者本着以上指导思想,尝试了以下一些作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启动创造动机,具备创造意识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芬  高志军 《教书育人》2001,(14):36-3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看法。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国家的兴衰与创新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任重而道远。他们对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创新教育就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1.
温馨 《小学生》2010,(7):34-3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莺中之重。下面,我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周君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3):140-14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重视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而在启蒙教育阶段对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摆在重要的地位,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小学数学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角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让创新意识渗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呢?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 2 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创新对国家、民族是兴衰存亡的大事。同时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进一步说明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中的重要的基础作用。有一种说法 :世界通用语只有音乐和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当仁不让的神圣职责。那么 ,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决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教师要坚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调动学生参与创造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共同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华夏大地要重现辉煌,就必须持续创新,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周芳 《现代语文》2007,(2):64-65
创新是一种民族发展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拥有创造性的人才是企业乃至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早在20世纪末,世界教育界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指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9.
浅谈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还指出“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做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做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21世纪。现在的中学生正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强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