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区域差距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就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考察了区域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表现,中国目前该问题的尖锐性、集中性,指出了政府在调控区域差距中要注意时机和重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区域经济显得愈加的重要.1990年以来区域经济学大研究日益活跃起来,经过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界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活跃期.为了推进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策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是: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需要为前提,反过来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调研了无锡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以此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变化,最终要落实到区域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战略的确立和政策的选择,借鉴国外尤其是美日经验,可见区域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建设城市经济圈,进而形成区域增长极是我国加快区域经验发展的着力点和客观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样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庞大的人员基数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推动农村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和谐共进的重要环节.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承担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两大任务.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第十四条明确指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厦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可以说县级职教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区域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基本规律,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向.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然而在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与一体化要求相对立.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构建Ⅸ域政府与制度创新将会有力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河南1978~2008年区域经济差异作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为:河南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扩大趋势,且高收入区域和低收入区域呈连片扩张趋势,两极化问题严重。因此,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基础,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经济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地区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的重要性,并为其提出参考性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