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摩擦起电及其原因的教学建议□天水市北道区赵崖初中何旭光在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电路》一章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教材的第一节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第二节是《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按教参的建议,这两节内容是分在两节课来教。而笔者以为,这两节知识同在一...  相似文献   

2.
编者:“电”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学好电学知识,是同学们的迫切要求.《电路》一章有关“电荷”、“电路”等知识、技能。是电学的最基本内容,也是第5~14章的重要基础.一、掌握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1.电荷、电流原子结构知识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和它们的相互作用~电流和电流的方向一电量、电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电源2电路二、知识概要1.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现代科技已经证明:分子构成物质,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原子核…  相似文献   

3.
我教《摩擦起电》尚志市黑龙宫镇小学弥尚魁《摩擦起电》是小学自然第六册的一堂实验课。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懂得什么叫摩擦起电,知道两种电荷。难点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概括。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  相似文献   

4.
看了《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1期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李西珍老师的《摩擦起电实验的设计》一文和《编者注》,感受颇深。现将我做《摩擦起电》第二个实验(使氖管发光的实验)的做法介绍给同行。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经过摩擦的物体确实带电,氖管发光无疑是有力的根据。基于上述考虑,我对实验方法做两处改  相似文献   

5.
·考点复习·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1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 .2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把             叫做正电荷 ,              叫做负电荷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 带电物体具有的性质 ,用此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 .5 验电器的作用是用来物体是否带电的 ,它的两金属箔片由于       而张开 .6 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 .7 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叫做中和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学说 :(1 )原子是由…  相似文献   

6.
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5期湖北荆门市麻城乡邓冲小学刘远政老师写的关于“摩擦起电可以听见”一文后,我在其它杂志上又看到类似问题,就是被摩擦后的物体不能使氖灯发亮。本人在教这一课时,通过多次的实验和探索,成功地做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摩擦起电能吸弓[轻小的物体,手摇静电感应器能使学生看见和听见电球上的电火花和噼啪的响声,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接触氖灯能使氖灯发亮,所以摩擦起电也可以“看见”。摩擦起电不能使氖泡发亮,造成“看不见”的原因,关键是实验操作时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第三册《摩擦起电》一课教学设计苏玉彩[教材分析]:本课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实验,观察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现象。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证明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带了电。第三部分:通过游戏,验证课文第一、二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空间形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单纯采用传统的教法,学生学起来费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对《磨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可见性。尤其是软件以动态的形式在大屏幕上直观形象地  相似文献   

9.
传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基本是沿用20世纪5O年代原苏联的教学体系,优点是三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易于分别纽织教学。但这种教学体系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人为分割不利于学科的完整性;二是教学内容重复较多。如果将《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三门课程合并,则可以有机协调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并有可能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汽车工业的最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文主要讲述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活动课",变死课堂为活教室,让同学们在动手中动脑,实践中益智,取得了较好明显的教学效果.摩擦起电现象把人们的视野引入了电学的世界,但对于初电学之门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面对人类内眼看不见的原子结构,将如何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本质呢?通过课本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加强点:①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是中性的.②不同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不同.③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相似文献   

11.
肖志红 《考试周刊》2009,(33):25-26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文提出了《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几个环节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张春 《西藏教育》2013,(1):50-51
提高学生整体艺术素质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音乐与相关的纵、横学科有机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全方位进行改革才能得到预期效果。本人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深深体会到,音乐艺术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艺术,而是将音乐与其相关学科〈即《舞蹈、《文学》、《美术》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自然课教学中设置竞争情景,能使桔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课,在完成了新课教学后,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有见题生畏、望题止步的畏难心态,没形成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综合化,将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渗透、融合,形成不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将语文教学中的联想法运用于数学教学中,运用于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二册中第四章摩擦起电,其中两种电荷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小改进,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适应学科发展,铜整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课堂讲述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市场营销学》教学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要想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 ,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必须对其学科性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法等不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对于需要自制教具的实验,教师要精心选择材料,精心制作教具。教学《声音的传播》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拴…  相似文献   

19.
在教《摩擦起电》一课时,我先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做塑料尺、笔杆等与头发(或别的物体)摩擦后的吸引小纸屑的实验,从而理解“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一性质,接着教师讲解“正电”、“负电”和“同种电互相排斥,异种电互相吸引”的概念,并做相应的实验,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辉 《化学教学》2023,(10):34-3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理念正逐步走进一线课堂,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依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的化学学科大概念,以高中化学“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内容为素材,着眼单元学习主题的生成,从厘清概念层级、设计学习任务、优化学习活动、细化学习评价等方面系统阐述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