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汉画像石和新疆出土的古墓绢画中,多见有伏羲女娲图像,上身人形,下身呈两蟒蛇交尾之状,男左女右,伏羲执规,女娲执矩。也有女左男右,伏羲执矩,女娲执规者,当是制作匠人的误解。“规”为画圆的工具,“矩”为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就是规天矩地的结果。其中的矩,就是后世木工所用的曲尺、拐尺,也称鲁班尺,当是上古时期人们测量日影的发明器物。故而最早的规矩,被赋予了测天量地、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所以手执规矩的人也往往是当时能够与天地沟通的巫师。规矩就是巫师进行巫术活动的工具。而巫师作为宗教人物,在政教合一的上古时期,往往也是最有能力的部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古典文献记载的中国上古时期的明君圣王,比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汤、周文王等,都是具有灵异功能的部族领袖,身兼政治首脑与宗教巫师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部族首领兼职大祭司、大巫师的状况,不独在中国早期历史中存在,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的早期历史中也往往多见,可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王人祖,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身兼大巫师的身份,正是这种现象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早的巫师应该是女性,造人的女娲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2.
共工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工氏源于莒县之板 (阪 )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 ,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共工氏即蚩尤 ,曾与黄帝战于阪泉、涿鹿 (即邾娄 ,在今邹县、曲阜一带 ) ,被黄帝杀于中冀之野(今山东中部地区 )。其后裔的共工氏又与颛顼大战不周山 (今济南华山 ) ,并在莱芜一带堵截五汶河之水“以薄空桑” (汶泗流域 )。直到尧舜时代 ,经过激烈的斗争 ,才“流共工于幽陵———即今燕山一带。因此 ,共工氏是古代的战争之神。”  相似文献   

3.
尧母庆都考     
望都县为古庆都邑,因尧母庆都而名。其陈锋氏原是炎帝的一支裔族,地望在今顺平县曲逆河上游的南北常丰村。帝喾与庆都的结合是炎黄姜姬部族世为婚姻的延续。古庆都邑北至今顺平县康关;西至唐县高昌、孤山;东至满城江城,原村、方顺桥,河图及清苑县阳城;南到安国市祁州镇附近;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秦统一后置庆都县,汉初改为望都县。尧母庆都是一位富有政治经验和传统道德的伟大女性。在她的教育辅佐下,唐尧施仁政,举贤才,倡孝道,公天下,成为千古一圣王。其实尧母庆都才是儒学所谓的"道统之始"。  相似文献   

4.
甘肃南部为早期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伏羲、炎帝部族和秦人祖先的历史与传说相关,还有很多应该着力挖掘的文化蕴藏.本文探讨了<列仙传>所载商周时仙人仇生同仇池山及有关神话传说的关系,为前人所未道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对伏羲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八卦方面 ,对其它内容的研究比较简单 ,缺乏科学考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始系统化 ,但没有从神话传说中摆脱出来 ,对伏羲出生地成纪没有足够重视 ;90年代以来 ,伏羲文化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论武术的起源与伏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开物成务,为中华武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武术起源于劳动,它是在古代人民与自然、与社会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伏羲时代是中国武术形成的最早时期;武术与巫舞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武即舞,舞即武,武与舞的社会功用是后世分开的;伏羲时代所传承的文明与天水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该文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文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8.
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是太昊的称号之一 ,又是古代“五大族团”的祖先之一。伏羲是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繁荣阶段 (仰韶文化时期 )的代表人物 ,世代相传几千年 ,传说遗迹甚多。在旅游文化热兴起后 ,大体确定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 ,葬在今河南淮阳市。全国各地的伏羲文化研究 ,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振兴中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前,先民由于农业生产上的需要,长期观察天文及四季的循环往复变化,发明了历法。传说颛顼作历,黄帝命大挠作甲子,《尚书》(商代已有史官,《尚书》当是史官整理典籍而成)里《尧典》即记载“以闰月定四时,成岁。”那时就观察到一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至夏代,相传《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依据草木鸟兽等天然现象定季节.定孟春为正月,即所谓建寅,指正月斗柄(北斗柄悬在下)指向寅方。商朝历法进步,观测太阳历(现代科学太阳年长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一岁的开始在立春月以前,因此把岁首提早一个月(即所谓建丑)。周朝历法,观测黄道(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与赤道成23°26′的角)赤道附近的星座,区分为28宿12宫,得知冬至点在十一月,因改岁首在十一月,即所谓建子。又用岁星(木星,俗  相似文献   

10.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远古部族首领多故里,这是近年我们这个慕古民族热议的话题。搞清我们祖先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避免制造虚假文化、全国争祖先和祭祖泛祖化,而且有利于华夏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历史的认同,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事实上,首领多故里.是上古时代先民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袭号”的社会风俗以及“口传史”的传统习惯等综合因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伏羲"又写作"庖牺","庖"即庖厨,"牺"即完整的动物,"庖牺"应即对饮食文明有贡献而名之的古圣人符号。伏羲对饮食文明的贡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发明了家居,居室内有了灶台、火塘,改变了"饥即求食,饱即弃馀"的饮食方式,有了一定的餐制;改进了狩猎和捕鱼的方法,使食原料从采集、狩猎到驯养以取给,对自然有了一定的支配力,饮食原料有了一定的保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号以"庖牺"。伏羲可谓华夏饮食文明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帝舜是源于东夷而与华夏结合较早的氏族部落首领,其出身微贱,经历坎坷,终以非凡的勇气和勤勉仁孝品质得到部落联盟议事会信任,代尧为帝,为华夏族的融合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伏羲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侯维民,江悦,等(1——001)立足地域优势,探索重点学科建设的新途径——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实践初探##########雍际春,于志远,等(1——005)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  相似文献   

15.
伏羲传说材料是研究伏羲文化的主要文献依据,也是中国古史传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伏羲传说是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开端,对中国古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伏羲传说包含着史实素材,其神话内容依附于传说,要注重区别伏羲传说和神话内容;伏羲文化是史前时期的早期文化,考古学是伏羲传说的重要源泉,要正确地应用史前考古学材料及其研究成果,为伏羲文化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原创文化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这就是人文精神。中国原始宗教在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时有明确的人文指向。黄帝从一开始就具有神人二重性,但中国人更重视的则是其"人性",后来被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春秋战国百家言黄帝,秦汉儒者注重人文理性的把握,使黄帝以古代圣王的形象呈现。黄帝人文始祖的形象具有现代性,对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这集中体现在黄帝祭祀的文化认同上。  相似文献   

17.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潘罗支取代凉州土豪折逋游龙钵成为西凉府的最高统治者。这一变动并非武力争斗所致,而是政治折冲的结果,北宋王朝是其幕后策划者。此后,北宋积极联络以潘罗支政权为中心的河西吐蕃系诸部族,以达到牵制李继迁势力的扩张,减轻西北边防压力的目的。支持潘罗支政权的核心力量是者龙十三族,此外还包括由左、右两厢副使统率的由十八部族构成的六谷蕃部,其外围则是以抵御李继迁扩张为共同目的的大、小吐蕃系诸部族。潘罗支死后,西凉府政权仍保持着松散的形式,大首领对各蕃部并非拥有绝对的权力。随着夏宋关系的改善,西凉府政权亦逐渐走向衰落。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前后,西凉府政权最终被西夏攻灭。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至今还难归纳出一个完整的“诸神世系”.在最初的神话中,一般都是多神分治,神们各自管理自己的领地,互相之间很少发生联系.也不存在所谓的主从关系,大家都是受万民崇拜的上帝.《山海经》中常提到的“众帝”、“群帝” 即指此.后来,不知因何发生纠纷,继而引起战争,这一来,神国分而治之的秩序被打乱了,胜利者一跃而为统治者,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主神”.在我国,对于何人为主神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为黄帝(见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第192页):一说为  相似文献   

19.
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伏羲制规矩都是伏羲文化的重要内容。河图洛书对促进中国数字发展、整数论、组合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伏羲八卦同中国数学研究方法、八进制数、数学思维和数学进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伏羲制规矩是中国几何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约自公元前2700年至前697年的2000年间,源出五帝,三代显贵的早期嬴秦民族及早期秦国在今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市礼县,天水市的张家川县、清水县,以及陕西省宝鸡市的陇县、陈仓区、眉县等13个县区内,形成了"西垂"、"秦邑"、"新秦邑"、"汧渭之会"、"平阳"等五大军政中心。西垂是商末至春秋初期300多年15世早期嬴秦民族创业发展、复兴建国的中心,正是在今甘肃礼县、张川县、清水县等地,早期秦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全面酝酿并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秦人先世的东夷嬴姓血统族源,其部族西迁西垂、受封秦地、西垂建国尤为秦早期文明的大事。嬴秦部族活动区域及早期秦国的疆域、秦早期部族首领及国君的活动中心和葬地等重要历史问题,在甘肃礼县、天水一带的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先秦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而秦早期文明的重大史事、特征及内涵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史深远巨大的影响则更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