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春秋战国投降礼仪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投降服输的行为,其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有专家称之为投降礼仪。研究发现,春秋时期战争中投降礼仪经常出现,且不同国家间的礼仪有很多相似之处;战国时期投降礼仪明显减少,礼节也十分简化。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代征战频繁,军事行动失败一方的人员多有选择投降自保的,执行者有皇帝、刺史、州牧、军阀、家将、幕僚等。其中蜀国刘禅和吴国孙⑦在面对敌军来临,己方的军事行动失败之时,均选择投降自保。刘禅和孙⑦均执行了《左传》记载的"面缚"和"舆榇"的投降礼仪,且在出降之前遣使奉降书于对方统帅。"奉降书"是先秦两汉投降礼仪中没有记载的新形式。《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吴两国灭亡的见证者,他对于投降礼仪的记载拥有极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面缚的礼仪的文献记载则始于先秦。其主要步骤是:先派人联络谈判,再由君主或主官行面缚之礼,其礼节的关键是要缚手,表示消除抵抗能力;并交出政权,与过去诀别。其伴生礼节也表示屈服投降之意。面缚礼仪至魏晋为鼎盛时期,经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过渡,至宋朝以后日渐从历史的舞台上谈出,对投降仪式多以其他名目称之。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人类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礼仪的差异性表现为民族的差异性、个性的差异性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交际礼仪,不同民族的礼仪多姿多彩.同是婚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同是见面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重视礼仪的"共性",尊重礼仪的"个性",这样有助于我们社交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6.
礼仪这门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对礼仪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礼仪教学中的情境模拟教学方法予以总结,指出情景模拟教学这种在礼仪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在不同场合应遵守的不同礼仪,从而更好地知礼、懂礼、学礼、用礼.  相似文献   

7.
罗晓 《时代教育》2012,(23):253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是基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今我国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明显缺失,文明修养和礼仪意识令人担心.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成因,并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的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管理者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在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把礼仪教育列入通识教育的范畴,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相应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对礼仪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并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大学生成为新时期的具有较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数量大增,特点也随之发生着显著变化.受互联网时代的重重影响,高校大学生在礼仪方面的表现出现了诸多问题,随着90后大学生群体的日益增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鲜明个性化特色的同时也较为明显的体现了大学生礼仪修养有所缺失的现象.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薄弱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之一,应充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从而多途径实现礼仪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文明水平.大学生礼仪是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关键,是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今大学生礼仪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贵州师范学院的3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在不同纬度上的差异及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如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搭建礼仪实践平台、营造校园礼仪氛围、设立礼仪咨询中心等,以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武林大会"中的武术礼仪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武林大会中采用的"抱拳礼"仅是诸多武术礼仪之一,它不能完全代表形式多样、内涵博大的传统武术礼仪;它没有将深深烙印着中华古代儒家、佛家、道家核心思想的武术礼仪展示给广大电视观众.武术礼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武林大会应全面而有计划地介绍不同拳种中的武术礼仪,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净化社会风气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向'所有日本武装部队要求的,并不是向日本国家要求的','保留天皇制的国体是日本向盟国投降的条件'"为由的"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盟国允许日本保留天皇制的实质是一种诱降政策,与日本保留天皇制的投降条件有本质的不同。战后日本能够保留天皇制,是战后国际政治的客观形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特殊群体,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要以职业礼仪为重点,结合未来就业岗位,分专业设置职业礼仪课程;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把知识性和操作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也谈日本投降的条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进行了分析。以大量史实批驳了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观点。指出,在保留天皇制问题上,盟国与日本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日本能够保留天皇制,是战后国际政治的客观形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文化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语言不同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这就决定了英汉交际文化的诸多不同.其在问候、称谓、赞誉、恭维、答谢、道别等交际礼仪方面各有其讲究.了解这些差异,可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礼仪道德是由意识、行为和习惯所形成的系统.礼仪意识是人们对礼仪的认识及有关礼仪的思想观念;礼仪行为是表现礼仪观念的个体的、群体的和社会的行为;礼仪习惯是在礼仪意识的沉淀和行为的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秩序.三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礼仪从观念到行为,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从一时到永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基本交往礼仪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学生对部分基本交往礼仪存在严重知识缺陷;二是对部分礼仪问题的理解存在误区;三是虽然具备某些礼仪知识,但是执行不够给力。其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基本交往礼仪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餐桌礼仪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礼仪,因此不可忽视.餐桌礼仪教育应从小抓起.第一,幼儿礼仪教育始于餐桌;第二,幼儿期是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第三,当前我国幼儿餐桌礼仪教育比较缺失;第四,不学礼,无以立.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的职业礼仪素养是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职教育对象、目标的特殊性,使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更显出其强化的必要性.本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3所高职院校为例,对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三个层面进行了调查,并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不同特点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礼仪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各国的礼仪教育都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因此,东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便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