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它们以超时空,大跨度,给受众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经济生活图画,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改革开放气氛。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生活,但其光焰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有的虽然已发表一年两年了,但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如《关广梅现象》《顾惠东效应》《鲁布革冲击》《北京市保姆市场透视》,以及《马年新春话国力》。这类报道已经跳出以往就经济报道经济的思维框架,展开了经济报道新的思考和写作角度。越来越多的记者把视线由经济活动、经济事件本身拉开,转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宏观背景下,思考其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它们以超时空,大跨度,给受众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经济生活图画,充满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改革开放气氛,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生活,但其光焰已国徽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迫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报道方式情况下,人们不仅需要一般的经济新闻,也需要从多种角度和采写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的新闻媒介上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报道。虽然它们报道的是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但其光芒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有的报道已发表多年,但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如《北京市保姆市场透视》、《煎饼出了农家门》、《武钢近7万人不再吃“钢铁”饭》、《城里人下乡购时装》、《粪桶的启示》等。这类报道已经跳出以往就经济来报道经济的思维框架,拓展了经济报道新的角度。越来越多的记者把视线从经济活动、经济事件本身拉开,转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宏观背景下,思考其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深层原因,力图把经济活动作为社会生…  相似文献   

4.
舆论调查,这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沟通、传导公共意见和社会舆情的专业活动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自199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的《公众调查》版第一期与读者见面以来,以舆论调查为依据的精确新闻报道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报道手段。《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许多媒体,都开辟了此类版面或栏目。近年来,网络媒体也利用其便利互动的条件纷纷开设网上调查。虽然此类报道面世已10年多,但媒体在进行舆论调查,或利用舆论调查的结果进行新闻报道时,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规范行为,致使报道真伪难辨,错误地引导了舆论。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的10年间.我跑过党政共青妇、人大政协、公检法司和工业经济等多条战线。虽然有的行业从事报道时间不长.与所学哲学专业又不搭界.但能够快速转换角色,熟悉业务.归因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经过重新加工整理,我如今已出版了对42位名人的访谈——《魅力人生》和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深度透视——《正视中国教育》两本新书.对2003年以来从事产经新闻的报道精加工成的另一本新著——《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即将付梓。  相似文献   

6.
1989年1月5日,星期四。这一天的《镇江日报》上,出现了一个读者从未谋面、完全陌生的新专栏,它以3/4的版面刊登了一篇题为《寻觅,在夕阳中》的报道。大篇幅,大标题,大插图……从此,一篇接一篇被称为“大特写”的报道相继在这个名叫《社会万象》的专栏中出现。如今,它已整整出了100期,走过了两个春夏和秋冬。正如一位读者所评论的,它犹如“一幅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尽收其中,既有喜怒哀乐,也  相似文献   

7.
桌上,摆着《春城晚报》有关马骅报道的剪报本《马骅永留》。本内粘贴有2004年6月23日至7月19日间,《春城晚报》对马骅的全部报道:文字稿46篇,总字数3万余字;照片17幅。作为云南省的一家都市文化生活类品牌报纸,创刊24年报道过的先进人物难以计数,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如此规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们面临着一个个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政策与百姓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跳出传统经济报道的圈子等等。而作为电视经济报道 ,随着经济栏目的不断增多和报道分量的加大 ,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山东电视台唯一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的《今日经济》 ,前身为《经济报道》 ,自95年元月1日开办以来 ,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其中包含的几个小板块虽几经调整变换 ,但深度报道板块却以其较为鲜明的特色一直…  相似文献   

9.
1996年7月1日,一个电视经济栏目的全新品种《生活》栏目出砚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它立足于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新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百姓经济生活、引导百姓经济生活。丰富的报道内容,优美、朴素的语言,清新淳朴的画面、亮丽的色彩,美观的设计,受到了观众由衷的喜爱,成为一档百姓喜欢的电视节目,“锁往频道,关注《生活》”已成为观众的必然。《生活》作为中央电视台二套的主要栏目之一,与百姓的现实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它在传递、沟通经济生活信息、指导生活。探讨生活…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经济报道成为大众追逐的目标,很多新闻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不少尝试和努力,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走近听众、服务受众。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生活》节目以及各地新闻媒体开办的《百姓理财》、《大众经济》等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受众群。而它们之所以同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以下八个受众关注的经济报道热区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电视的地位正在发生逆转。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已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2013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揭示了全媒体时代电视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2.
已连续9年被新疆军区、阿勒泰军分区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驻疆某边防团今年再创佳绩:仅前三季度已在《解放军报》、从民日报》、从民军队》等报刊、电台刊播稿件110余篇(幅)。报道骨干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因为我们有一班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好领导!”“授课改稿别拉下我”政委韩控技既是位老边防,又是位“老新闻”。他在边防工作20年,业余摘报道20年,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电台刊播各类稿件1200余篇(幅)。年初,团里专门调整补缺健全了团中心报道组、营连兼职报道员的三级网络,规定报道组每周集体改稿、每…  相似文献   

13.
郝庆 《新闻与写作》2000,(12):18-18
我从事对外文化报道已人有几年的时间了,虽然成绩甚微,但也初步摸索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觉得文艺报道中最有意义的是所谓“抓大鱼,”这也是我在这篇小文中要探讨的一种视角。我在对外文化报道方面写的一些稿件,不知可否称作“抓大鱼”,如《家庭文化在京悄然兴起》、《京城通俗电视剧走俏》、《京城广播真火爆》、《京城京味文学走红》、《京台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等。我想以这些稿件为例子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文化报道面很广,涉及多种领域,可报道的东西比较多,如各种演出,各种展览,各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影视动向等。但我觉…  相似文献   

14.
传媒     
虽然SARS所造成的影响已逐渐减退,但此次疫情使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最新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报道称,随着新增病例逐渐减少,中国承诺大幅度增加基本投入,恢复医疗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华尔街日报》凭借一组揭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问题的报道而荣获第91届普利策国际报道奖。这组报道共10篇,从社会不公到环境污染,涉及的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主题,话题虽然严肃专业,但在《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笔下,文章却不枯燥冗长、晦涩难懂,相反读来让人欲罢不能,感同身受。善于把严肃的财经类题材写得精彩耐读一直是《华尔街日报》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1980,(3)
图书,顾名思义就是有图之书。图,就是书中的插图。书中有插图,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过:“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惰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那时虽然沒有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了先例。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在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所刊,卷首就有一幅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明,绘图书籍更盛,水平也更高了,如《三国演义》的附图达二百四十幅之多。清代也有《避暑山庄图咏》以  相似文献   

17.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8.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9.
魏世泰 《新闻前哨》2004,(11):53-53
8月上旬,《楚天金报》推出一组经济报道“烈日下的身影”,向读者讲述了6个普通人的故事。尽管文字很简短,反映的也只是武汉经济生活中普通平民生活的一个个侧面,但报道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的心。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专门对这组报道进行了评析和表扬。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的屏幕看,电视经济报道在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就广度而言,经济报道已经从最初以指导经济工作为目的,拓展到指导与服务并重,以多种形式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大连电视台为例,五年来,经济节目从一周两期、一次15分钟,发展到一周五期、一次半小时,在报道数量成倍数增长的同时,栏目组合由强调指导性(子栏目设计《经济了望》《经济透视》《经济与人》《经济新干线》),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变(子栏目设计《财经快递》《生活视线》《经济焦点》);就深度而言,以中央台《经济半小时》的《今日视点》和96年7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