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成南高速公路K30+297-K30+405段路基滑坡体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分析滑坡体形成原因,制定滑坡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与寻常滑坡体比较,古滑坡稳定性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开发建设中,极易因人为工程活动而激发复活,形成灾害。以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五里牌新区后山古滑坡为例,研究其成因及复活机制。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现场监测、工程地质勘探,分析古滑坡复活机制,结合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用反演法确定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古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开挖是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而强降雨是滑坡体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体目前处于蠕动变形向滑动变形过渡阶段,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地震等因素下,滑坡可能加速滑动,整体失稳;其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  相似文献   

3.
余家沟滑坡在5.12地震后,滑坡体裂缝发育明显.根据勘察获得的该段滑坡的实际地质条件和滑坡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表明目前的滑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采取抗滑桩和排水的综合性治理措施.治理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震  张良刚  赵永 《大众科技》2008,(6):124-125
介绍了黄石市板岩山二中滑坡地区的滑坡体,滑床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的岩性,认为此滑坡地区上部的板岩山危岩体掉下的碎石,滑坡的前缘形成的临空面,地表水的渗入土体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长期的暴雨,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分析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三岔湖滑坡体的成因机制。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三岔湖滑坡体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基本稳定。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设计采用抗滑桩+重力式挡墙的防治方案,应对滑坡体对项目工程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通过滑坡概念、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的危害及潜在的隐患,对产生滑坡的成因及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进而提出滑坡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滑坡体的岩土工程勘察,其技术要求是查明滑坡范围、规模、地质背景、性质、危害程度,分析滑坡产生的主、次要条件和原因,判定稳定程度,预测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滑坡体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和测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高密度电法和瑞雷波法结合运用于广东怀集某滑坡勘察中,通过分析滑坡体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对该段滑坡体的地层结构,以及滑床位置、大小、埋深等地质情况分析解释。结合勘察后期钻孔资料,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和瑞雷波法调查滑坡体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认识滑坡和后期的勘察治理提供了地球物体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周口店太平山西坡——171.0高地滑坡为例,对滑坡体周围的构造现象及特点观察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其形成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实地野外观察测量得出如下结论:滑坡体是在复杂的构造背景下,主要受重力作用形成,其煤层开采,周口河侵蚀,雨水冲刷等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孟尧  钱俊锋  王永  朱晓亚 《科技通报》2020,36(7):58-62,80
滑坡体方量的准确计算是滑坡设计的重要前提,而DTM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本文以长兴县煤山镇慈岗山南侧山体滑坡治理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DTM分析技术在准确计算滑坡体方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220kV丹凤变电所在可研阶段选址时坐落在坡腰古滑坡体上,初步勘察阶段对古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对古滑坡的特性以及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定性的评价。所址优化时,应多角度的系统性的考量,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瓦窑湾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针对持续降雨向滑坡体内入渗渗流场的变化,利用二维有限元模拟软件Geo Studio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进行耦合计算,来对滑坡体进行渗流运动数值模拟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瓦窑湾滑坡的坡表雨水入渗已成为控制该滑坡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随着降雨持续进行,基岩的浸润线较滑体的浸润线滞后,且在浸润线交界面处出现突变,滑坡前缘的1#次级滑块最先开始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客观评价该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兰宇  苟黎  余扶树 《内江科技》2012,(4):163+175
地下水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峡库区两岸存在许多滑坡体,在蓄水过程中,由不涉水滑坡变为涉水滑坡。在水位正常调度情况下,水位循环升降,浸润线变化,可能导致曾经稳定的滑坡复活直至失稳。本文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例,利用二维分析软件分析了在天然状态下和水位变动情况下坡体稳定性变化和最大变形位置,研究了滑坡渐进破坏模式,显示滑坡体破坏趋势为前缘局部坍塌直至失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滑坡边坡的治理,狭窄的施工作业区,采用了微型桩对小型滑坡进行治理,结合了锚杆和连梁支护技术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效果,该项目在不影响乡镇道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完成了加固施工,实践证明,对滑坡体规模不大,场地狭小,无大的工作面作业区,滑坡体厚度小于5m的小型滑坡,采用微型桩进行治理是行之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滑坡模拟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源,为滑坡模拟提供数据基础;研发基于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滑坡三维动态模拟工具,建立表达三维数字滑坡体的基本图元;在总结区域地质环境、滑坡特征和滑坡稳定性评价的相关成果基础上,以库区不同类型边坡及滑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为原型,实现在多种外力作用下滑坡过程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6.
甘地 《科技广场》2013,(10):213-217
公路滑坡治理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证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措施有SNS柔性防护技术、喷锚网支护技术、抗滑桩墙体系等。而抗滑桩工程则由于抗滑桩具有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滑面较深的大型滑坡,因有滑坡稳定性和地质环境干扰小、可多桩同时施工、工期较短、抗滑能力强等多方面的突出优点成为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一种主要的方法。本文将介绍某公路滑坡的治理经验,阐述了滑坡的形成原因,重点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情况,提出了”抗滑桩+削坡+锚杆支护+挡土墙+截、排水工程”的滑坡体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该滑坡位于竹山文峰乡滚子岭村,南北长946米,东西宽835米,滑坡总面积47.7万平方米,对应急治理后的滑坡体进行监测。分析其作业依据、监测网布置、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对该滑坡监测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量的交通线路跨越河流、沟谷,有众多桥梁墩台位于滑坡体上。桥墩基础一般会受到滑坡体的水平作用力,由于桥墩基础水平承载能力有限且变形要求严格,桥梁安全易受到影响。滑坡上桥墩基础加固设计应考虑桥墩基础的水平受力及变形要求。本文研究分析了桥墩基础在滑坡及抗滑支挡结构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提出了设置桥梁墩台的滑坡加固设计原则,为滑坡上桥墩基础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路桥建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滑坡体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对雅安大仁烟滑坡体包括边坡施工、边坡锚固、排水孔设置等具体防治措施,最后,系统阐述了抗滑桩和挡土墙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20.
库水位升降和降雨均会影响滑坡体内地下水位线的高度,从而也会影响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本文以某滑坡为例,运用包辛涅斯克(Boussinesq)方程研究了滑体中地下水浸润线随水库蓄水、降雨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