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是政府在保持廉洁高效的前提下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公民需求。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源自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廉洁高效为根本要求,坚决制止腐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正确引导公民的积极参与,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
有效推行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方面的作用:政府应该打破原来垄断公共服务的局面,明确自己只是服务的提供者、并非一定就是生产者的角色,在市场化进程中应慎用政府行为;运用市场机制可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成本的降低,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公民社会在分担服务职能、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培育公民社会也是市场化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这三只手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治的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服务理论赋予公共服务型政府新的价值内涵,这种全新的价值诠释在公共性话语的解读中应被理解为公共领域的主体性界定与公共理性的诉求,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维度应体现在以公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建立沟通对话机制的服务职能、公务员角色的重塑与定位、多中心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精神的培育等方面,因而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着力点是形成政府行政与基层公民社会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合作模式,而政府行政与基层公民社会良性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是以发展非政府组织为互动合作新力量,以社区建设为互动合作新平台,以开展公共服务为互动合作新领域,以实现政府善治为互动合作新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民主治理,其思想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其基本观点包括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本文从新公共服务的价值体系出发探析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作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作,是公共行政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具有鲜明的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尤其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评的结果。新公共服务理论来源包含着民主权利、公民社会、人本、后现代等理论资源,其以公民、公共利益、服务、责任等为理论内核。这些合理的内核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了我国政府的管理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作为脱胎于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应注意其理论局限和应用限制。  相似文献   

7.
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本质上需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道路上离服务型政府还有一段距离,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政府承担的责任不是单一的;以人为本的理论;大力弘扬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等。这些原则和观点对于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有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公共服务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公共服务体制的理性价值追求。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使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真正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切实解决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民主、责任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奉行服务理念,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这些理念和思想内容对解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是指导我们科学确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二是确立以公众为本的绩效观念;三是指导我们建立包含公众满意度指标在内科学的复合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探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民主、责任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奉行服务理念,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这些理念和思想内容对解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是指导我们科学确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二是确立以公众为本的绩效观念;三是指导我们建立包含公众满意度指标在内科学的复合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文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阐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总体上比较薄弱,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投入不足、应急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失衡、运作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治理视野中的中国行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新理论,成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巨大变革的强劲的政治理论话语,在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中逐步获得了共识,并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今天,中国要摆脱市场化进程中公共管理低效的状态,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重建社会信仰,就应该将治理的神髓与中国行政的特质有机结合起来,从培育市民社会和中介组织、重塑政府角色以及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这三个方面着手,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公民权利的自觉化,是指公民对自己权利的自我认识及正确行使的能力状态。要想让这种自觉化变为现实,在外部条件上,必须有完善社会的法治环境,树立法治理念;明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对主权者身份认同意识重新觉醒;认清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公民充分认识到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存在前提;依法享有和维护正当权利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力;政府对公民维权行为采取鼓励支持态度;创造条件让公民熟悉法定权利,提高法治素质和维权能力。这些外部条件赋予了政府以重要的职责: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坚决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公共行政监督机制;深化政治制度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决落实公民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媒体应用主要在电子商务和娱乐游戏方面,而发达国家更重要的应用是在数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医疗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原始一手资料的分析,特别考察和探讨了北美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上的新媒体应用状况和战略计划,"新媒体能力(digital literacies)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热词,有关数字战略和新媒体学习已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焦点,是为中国新媒体应用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不和谐现象背后无不与政府治理的不和谐有关.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看,公民参与对实现政府治理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实中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缺陷,当务之急就是要探寻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带动了社会各个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服务体系的变革,建立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关系到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论文从创新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自学考试服务体系以及创新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几个方面入手展开阐述,以期促进自学考试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民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民营化”,也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在公共服务业发展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托社会组织以克服政府垄断经营弊端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有着直接的现实原因、明确的经济依据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它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并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对"社会稳定"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引入,在弥补因具体规则导致的缺位的同时,又成为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拦路虎"。为了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有必要引入"公开推定"和"可分割性"原则,并由法院采取重新审理的标准对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9.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认知和评价,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构建是通过媒体开展的政民认知互动过程实现的。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借助新媒体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既有效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又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