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时期的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当代学术研究中一段很薄弱的部分。笔者查阅许多回顾50多年我国图书馆当代历程的文章,发现回顾文章对1949-1966年“文革”前17年和1976年(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30年的我国图书馆事业研究都有全面、详细的论述。而对“文革”十年,则大多是几笔带过,仅概括为“十年动乱,图书馆被迫停止了正常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武德运 《当代图书馆》2005,(3):69-69,80
每当看到三三两两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沐浴着初升太阳的霞光,健步走进图书馆,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接待读者的时候,我便会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回想起几十年前我进入图书馆时,也是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随着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流逝,现在已是满头华发的老者。几十年来,酸甜苦辣,各味备尝。面对各种机会和诱惑,内心也曾有过波动,但并没有采取行动。现在扪心自问,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图书馆事业。抚今追昔,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和摧残。以1971年为界,可将文革中的图书馆事业划分为两个时期。文革前期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期图书馆事业艰难恢复。文革中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启动了《汉语主题词表》编制工作,引入了机读目录。  相似文献   

4.
毛秀清 《图书馆论坛》2002,22(3):114-116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进入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行列 ,回顾二十几年图书馆工作的历程 ,真可谓 :道路坎坷 ,步步艰辛。1 图书馆激励我重又坐在课桌前我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 ,也与许多同仁一样 ,纯属偶然。由于生不逢时 ,在唯成份论的沉重阴影笼罩下 ,我失去了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权利。与全国无数“臭老九”家庭出生的子女一样 ,小小的年纪就踏入了社会自谋生路 ,直到 1981年调入高校图书馆。由于历史的原因 ,图书馆过去被当成老、弱、病、残加照顾的收容所 ,因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人员安排上 ,90年代以前是从不考虑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图书…  相似文献   

5.
<正> 我作为一名终身战斗在图书馆岗位上的老战士,在经历了几十个寒暑之后,终于依依不舍地退休了,四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一个人来说,是从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年已古稀的垂垂老者的漫长历程。至此,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已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图书馆事业。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这其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对现实的思考。在任职的  相似文献   

6.
“文革”时期的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时期的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当代学术研究中一段很薄弱的部分.笔者查阅许多回顾50多年我国图书馆当代历程的文章,发现回顾文章对1949-1966年"文革"前17年和1976年(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30年的我国图书馆事业研究部有全面、详细的论述.而对"文革"十年,则大多是几笔带过,仅概括为"十年动乱,图书馆被迫停止了正常的工作","图书馆事业遭受到空前的浩劫和灾难","图书馆学研究停滞".  相似文献   

7.
我校图书馆经历了几个阶段:①文革前;②十年浩劫,两次迁校;③整顿(1978—1982);④初步走上正轨。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也从拉林回哈市重建。在困难的条件下,校党委非常重视图书馆工作,优先为我们创造条件,增加了经费,修建了新馆舍。几年来全馆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在整顿、恢复、清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被评为八二年全省中专系统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我在等待着     
这些年来,有些人一直主张应该把“文革”完全忘记,不让人再提“文革”。可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些血淋淋的岁月。巴金老人曾经说过:”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我始终以为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我的那些遇过难的朋友们也都以为是对的。可是,不知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这些话听起来刺耳。于是,巴金老人倡仪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理想变成现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少强 《图书馆论坛》2003,23(1):132-134
20 0 2年 1月 13日深夜 11时 15分 ,在广州电信局数据中心的机房里 ,我馆托管的 14台DELL服务器接通电源 ,数十个荧绿色的硬盘指示灯开始不停地闪烁 ,这意味着许多读者正在下载电子图书 ,我馆与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合作建立的拥有30万种图书的数字化图书馆从此投入正式服务。此时此刻 ,一股巨大的热浪涌上我心头 ,幸福的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让数字图书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建成” ,这个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我付出了无悔的青春年华。在海南岛度过 6年多艰苦蹉跎的知青岁月后 ,我在 1978年 10月 2 2日来到中山图书馆 ,…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办学近九年,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西南联大图书馆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为联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姜岳 《图书馆学刊》2009,31(7):110-110,F0003
留不住岁月,却能留住记忆。记得1974年到1977年在大学读书时,我就很喜欢到图书馆看书。那时候,我们的宿舍一共8名同学,且空间狭小,写作业与看书都没有多余的地方。于是,大家常常或背着书包或夹着几册书到图书馆学习,我也不例外。当时觉得,辽宁大学图书馆的书刊太多了,真可谓书的海洋,这么多的书,我当时还是第一次看到。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论坛》2007,27(2):F0002-F0002,I0001,I0002
2006年乐昌发生“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水灾使乐昌市图书馆损失特别严重,几十年精心购置的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备全部损毁,水灾也使“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洪水无情人有情,广东图书馆学会发起向乐昌市图书馆捐款、捐物的倡议,为重建乐昌市图书馆出钱出力。2007年1月14日,广东图书馆界捐赠仪式暨重建“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挂牌仪式在乐昌市图书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的改革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图书馆界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气象,“图书馆改革”、“图书馆发展战略”、“图书情报一体化”以及“一馆两业”、“有偿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  相似文献   

14.
1978年秋冬之际,我在新疆做了十年教师工作之后,随着“文革”结束后高考制度的恢复,又考回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当时,中文系只有中国古代文学一个专业招研究生,招生导师为郭预衡、聂石樵、韩兆琦三位教师,全国有一百四十多位报考者,经过初试剩下19人,到北京来参加复试,最后录取了九名研究生,被系里戏称“九子”。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论丛》2005,(4):5-7
2000年以来,我馆在武汉市政府、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坚持深化改革。大力加强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服务效益。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公共图书馆”,2004年被授予省级“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江汉区“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现将我馆评估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革文物”指反映“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物品。为有助于读者对“文革”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图书馆应重视“文革文物”的寻觅和收藏。  相似文献   

17.
按照省高校图工委的安排,我馆被列为省高校图书馆评估试点单位,于1990年3月至6月,遵照全国高校图工委“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和省教委、省高校图工委关予开展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件精神,我馆进行了评估工作。现谈谈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关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之十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1995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常州举办了一次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代表对加快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进程的呼声很高。马教授所作的“关于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动态”的报告和呼吁各馆尽快上网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围绕着图书馆网络化发展这一主题,向马教授请教几个问题。首先请你谈谈国内外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军营中,后随父母落户在焦作矿业学院.我最早接触图书馆工作是在1973年,当时焦作矿业学院刚刚开始文革后的招生工作,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盖了一栋新的图书馆,我们几个子弟就被分配到图书馆去帮助搬家和整理图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 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化变革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五个阶段,梳理70 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进程,包括理念变革、体制机制变革、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技术变革与图书馆形态变化等,提出了图书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基于事业发展规律分析了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图书馆变革的重点方向,包括图书馆转型、下一代图书馆、前沿技术的运用和人文精神的探讨,以期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变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