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仲小考     
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毛诗传》:“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属。”故谓此南仲为西周初人.又《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序》:“《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自然,此南仲当为宣王时人.可见,大小毛公  相似文献   

2.
凇戎同志在《关于‘千夫’质疑》一文中(本刊今年第三期),认为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千夫”“指的是人民大众。”我以为还是解为敌人更妥贴,试谈以下三点。第一,《汉书·王嘉传》里,在“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句前,明白地写着“里谚曰”,可见这个成语当时已是广泛运用,《王嘉传》只是借用。而借用甚至是引用往往是各取所需。所以“千夫”的本意,单凭《王嘉传》来解,未必正确。这个成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一篇稿子,内容是讲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经验。其中谈到在讲《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戎字的写法,避免和形近字的混淆,就列举出“戊、戍、戌”等字,加以辨析。另外还举出“赳”字,和“赴”字对比,举出“苦”字,和“若”字对比。有的同志提出意见,认为这样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影响了思想内容的阐述和文学形象的感染。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只有这样讲才能加强字词教学,才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看了以后,我认为作者强调加强字词教学的精神是对的,但考虑问题未免有些片面,方法未免简单化了一些。字词教学,是整个语  相似文献   

4.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传》解“太祖”为“太庙”,即“言王命南仲于太祖”,“谓于太祖之庙命南仲也”.《孔疏》从其说,并进一步解释为:“南仲卿士,文在太祖之上,是先为卿士,今命以为大将;太师皇父在太祖之下,则于太祖之庙始命以为太师,其实皆在太祖之庙并命之,故太祖之文处其中也.”《郑笺》解释“太祖”  相似文献   

5.
“坎坎”在《诗经》里是模拟鼓声、伐木声的迭音象声词。《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郑笺:为我击鼓坎坎然,为我兴舞蹲蹲然。又,《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毛传:坎坎,击鼓声。此外,《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毛传:坎坎,伐檀声。但是“坎”这个字现在普通话读为“k(?)n”(注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下同),这与鼓声、伐檀声相差较远,象声词不象其声了。那末造成二者脱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物的声响古今不同吗?  相似文献   

6.
王若飞原名王荫生。他从小就崇拜岳飞,读了《木兰辞》后, 有感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佳句,遂改名为“若飞”。萧楚女原名秋,字树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萧树烈从爱国诗人屈原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  相似文献   

7.
《诗经》告诉我们:西周时代民间恋爱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通过约会,建立感情:《邶风·静女》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鄘风·桑中》篇:“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互赠信物,缔结感情:《卫风·木瓜》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召南·野有死麕》篇:“有女怀春(?)士诱之。”大胆追求,寻找“伊人”:《秦凤·蒹葭》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湖回从  相似文献   

8.
《左传·鲁文公十六年》记载:“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杜预注,“戎,山夷也.”此说并不可信,此戎应指陆浑戎而非山夷,且山夷一词出现较晚,先秦时期并未出现,杜预明显是用他所处时代的称呼,解释了春秋时期史事.“山夷”原意为台湾土著,此后涵义不断扩大,引申为荆州土著、长江中下游之部族、盗贼、益州山中部族等意.由于戎族已经在战国后期融入华夏族中,后来的“山夷”已不等同于先秦之“戎”.至于错误的原因,笔者推测,在于杜预有过破“山夷”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金代兴定三年陕西地带发生的地震是几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代兴定三年,当时的陕西属地曾发生破坏性较强的地震。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兴定三年,“四月癸未,陕右黑风昼起,有声如雷,顷之,地大震。”《金史·五行志》也载:“兴定三年,四月癸未,陕右黑风昼起,有声如雷,顷之,地大震。平凉、镇戎、德顺尤甚,庐舍顷,压死者以万计,  相似文献   

10.
编读BBS     
来信摘录阿sir:你好!我是《课·高》的忠实读者,高中第一本杂志我就选中了咱们的《课·高》,几期下来,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双眼。新的学年学业紧张,学校里禁止读杂志。搞得我精神恍惚,半年和《课·高》失去了联系的我,终于在放寒假时买到了2月号的《课·高》,心里那个美啊!就甭提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才发现,《课·高》啥时改版了?我都不知道,惭愧惭愧!新添加的版块我都很喜欢,不过,我发现《课·高》蜕变得成熟了。其中的“名家语林”我特喜欢,而“青春修养”这样的版块则少之为好。市面上的杂志,像《格言》、《哲言》……多得数不胜数。如果《…  相似文献   

11.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东坡名篇《赤壁赋》里的一个句子。在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此句的注解是“朗诵明月诗里的‘窈窕’这一章”,即《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月出晈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其理由为“‘窈窕’与‘窈纠’音近,所以苏轼称之为‘窈窕’之章。”我认为“窈窕”并非“窈纠”的笔误,东坡所吟咏的不是《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而是曹操的《短歌行》和《诗经·周南·关雎》。  相似文献   

12.
按照“干支纪年法”推算,今年是甲戌年了。一个“戌”字,由于形似字多,误读误写者、分不清者常有。如: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一幅精美的“家具图案挂历”,便在封面上赫然印着“甲戊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语文》第一册中,《谭嗣同》一文的“课文揭示“里清晰地印着:戊戎变法”;至于将“戌”与“戍”二字混同的,中学生中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3.
“欸乃”一词,始见于唐人诗句.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唐·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刘言史《潇湘游》诗:“闻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元结《欸乃曲》题下注:“欸: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见《四部丛刊》本《元次山文集》第一册卷三第3页)宋·黄庭坚“稚川既得官都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萃》编者注:本文原题为《由“老外”的内行话说起》。 日前,有幸旁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邀请澳大利亚著名戏剧家克瑞洛·甘德瑞来剧院讲学。在首次讲座后的即兴问答中,有中国艺术家请克瑞洛·甘德瑞先生谈淡他对舞台演出使用麦克风的看法。 克瑞洛·甘德瑞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在舞台演出时是从来不使用麦克风的。”有人又问:“别的演出场合有人使用麦克风吗,”克瑞洛·甘德瑞先生回答:“在澳大利亚,比较大的音乐厅里  相似文献   

15.
今甘肃大片地区,在夏、商、周三代,为我国西部的古老民族羌戎的居地。春秋时称为西戎。秦霸西戎,沿着渭水向西开拓。“秦献公立(公元前384年),兵临渭首,灭狄、(豸原)戎。”(《后汉书·西羌传》)今定西县地始入秦国版图。至昭襄王(简称昭王)立,秦国连续向泾水以北的义渠戎进攻。据《后汉书·西羌传》:“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昭王之母)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按:周赧王四十三年为昭襄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秦陇西郡包括陇山以西大片地区,郡治在今临洮,定西县地遂属陇西郡。又: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二·洮水注》云“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昭王二十八年为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灭义渠戎置陇西郡的年代有此两种不同的记  相似文献   

16.
夏的别称     
梁元帝《纂要》:“夏曰朱明、朱夏、炎夏、三夏、九夏。”现将见于古诗文的别称例述如下。朱明——夏季。《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朱明》:“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晋郭璞《夏诗》:“羲和骋丹衢,朱明赫其猛。”朱夏——夏季。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晋江《立秋诗》:“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杜甫《营屋》:“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相似文献   

17.
释“何有”     
《论语六则》其五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中“何有于我哉”一句课本注云:“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妥当的,现作如下论证。一、“何有”在《论语》中是一种常用的句式,往往用来表示反诘,是一种带有轻蔑之意的说法。如《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注:“何有者言不难。”(《十三经注疏》《论语正义·卷四》)再如:《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  相似文献   

18.
来信     
我的儿子上初二了,他的书包里时常装有《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当他发现我也很爱看这本杂志后,对我说:“你都是大人了,谁知道你还愿意读《中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一、古诗散文化把古人高度浓缩的诗句加以扩展,使诗意通俗化、具体化。如《木兰诗》中概写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们在教学时,把它通俗地扩展成散文化的语言:“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又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我们把它通俗…  相似文献   

20.
《诗·魏风·硕鼠》之二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毛传):“直,得其直道”.《郑笺》云:“莫我肯德,不肯施德于我.直犹正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直”读为“职”,“职”又训为“所”,则与一章“爰得我所”,义相重复,《诗》之叠章,倒换字而罕重复,故王说可疑.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云:“直就是值.得我值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