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句总观底层验证———多重复句分层方法的探讨□临夏中学崔学林正确理解多重复句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文意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准确推理的基础。划分复句的目的在于理解它;反过来讲,只有理解正确了,才能划分得正确。分析多重复句时,准确把握第一层关系,是...  相似文献   

2.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里有《多重复句》的知识短文,这是中学生系统学习多重复句的开始。多重复句是复句教学中的难点。要想深刻理解复句的思想内容,要想把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个长句子紧凑严密地表达出来,掌握和运用多重复句是重要的。 (一) 复句是由一个个的单句构成的,而多重复句则是复句的复杂化,是从单句发展到复句后的进一步发展。讲授多重复句必须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一般复句的知识来分析多重复句。一般复句的各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语词,也都是多重复句经常运用的。一般复句只是一层关系,用一套关联词语(有时不用),而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3.
部编初中语文第六册在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的三次印刷中,都对知识短文《多重复句》进行了修改,并且越改越好。本文打算就其中的几处改动,谈谈教学多重复句的两个问题。一、多重复句是否都可以首先“划分为两个分句”? 在谈到如何划分多重复句时,七八年本说:“第一步,首先要从总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一个层次。”七九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找出统帅全句的结构关系,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这是第一个层次。”八○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划出构  相似文献   

4.
“合并同类项”与多重复句○江苏高邮戴孝文“合并同类项”与多重复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将“合并同类项”这一数学知识点迁移到语文基础知识多重复句层次划分上,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重复句”知识,虽然初中学生只要求掌握到二重复句,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操作...  相似文献   

5.
胡钟业同志提出,依据多重复句内部所包含的逻辑思维,对多重复句加以变形,或紧缩,或变单句以寻求第一层,或颠倒语序,或添补关联词语以显示其内在脉理,进而划分层次,这种"思维分析法",立论有据,实际可行,为复句分析提供了新途径.但是,"思维分析法"还需要补充、完善.比如,同一复句,可能会有不同的层次划分,这种现象,胡钟业同志就未能充分注意.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先看一个多重复句:"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③但是不善于思索,  相似文献   

6.
复句形式(又叫复句结构)作句子成分,在语言实践里经常碰到。它对句子(特别是多重复句)的层次结构影响甚大。有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分析的错误,就是由于没有搞清这一点。这种错误,不但出现在中学生的作业中,有时还出现在语文试题甚至语法著作中。这是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分析的难点之一。下边结合几个例句的分析谈点粗浅的看法。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往往容易把复句形式看作几个分句,从而把复杂单句误认为多重复句。前几年某市一套初三语文统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多重复句分析题: 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很显然,拟题人认定这句话是由五个分句组成的多重复句。诚然,这个句子有五个动词短语,如果单从形式上孤立地看,似乎有五个分句。但只要从意念关系和结构关系上全面考察,就会发现:前边四个动词短语是四个分句,构成选择关系又包含  相似文献   

7.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划线法,另一种是框式图解法。而框式图解法有由大层到小层进行图解的,也有由小层到大层进行图解的。目前,有较多的语法书与高考语文试题采用框式图解时,多为由小层到大层图解的方式。这样的框式图解方式不符合划分多重复句的思维方法,难以收到框式图解法的效果。下面仅以一九八九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中的一道有关复句结构层的选择题的标准答案A为例:  相似文献   

8.
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多重复句层次划分的技巧,为其找到一个突破难点的有效捷径,旨在让语法教学更形象,变得更具理解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今年第4期刊登了张文荣同志的文章《多重复句辨析一例》,我拜读之后,认为该文对那个多重复句所作的层次分析是不正  相似文献   

10.
一、多重复句的含义及其结构类型多重复句是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逐层扩展而成的。一般复句多数由两个分句组成,只有一种意义关系,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这样的复句只能表达一般的较为复杂的意思。虽然它是复句中最基本的格式,但语言活动中常见的复句并不完全这样简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比这样的复句更为复杂的句式,精确而又严密地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多重复句就是适应交际的这种需要,在最基本的复句格式的基础上逐层扩  相似文献   

11.
多重复句的关联词主要起确定分句间意义关系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区分复句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词来划分多重复句的层次。具体划法有: 一、复句的两部分由各是一组具有某种关系的分句构成,而且复句两部分在意义上互不包容,那么这两部分分界处就是第一层的划分处,具有某种关系的关联词间只能是第二层次划分处。例如: ①不俘要'得夕卜国革命史,起短②年要,得中国革命史; 并味。③否俘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起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多重复句,就是复句的某些分句又包含着分句,在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换言之,也就是复句里的分句本身是复句.“重”,是指结构上的层次.而不是分句的数目.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多重复句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则要对其进行分析,划分出它的层次,确定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而对于多重复句的分析,既可以说是我们中学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更有效地突破这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使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特在此介绍一下多重复句的几种分析方祛.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7页说:“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是:第一步,先要从整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多重复句大多数是能先分为两个分句的,但也有不少是不能分为两个分句的。象下面的多重复句就非先分为三个分句不可: 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革命的东西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88页)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三个分句并列。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黄芬香复句是和单句相对的语言表达形式。复句问题历来就是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多重复句,由于句子比较长,结构关系比较复杂,更是不太容易把握,因此,掌握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多重复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正用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多重复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分析多重复句时,虽然掌握了分析多重复句的一般步骤,但只注重标点符号的标志,而忽视了复句的“意合”,往往把第一层次分析错了。有这样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多重复句的观察发现,在划分其中层次的时候,复句关系所处的层次并不相同,分布各有差异,并且能形成较严密的位序级差。我们用逻辑推证与典型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多重复句中逻辑关系的组合层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重复句中的分句或分句组间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交叉、重叠的现象,且常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把句法、语义、修辞结合起来分析复句是必要的,三维方法对教学与科研都是适用的;分号在书面语中,在构造多重复句和体现其各部分间的结构关系、显示其不同的结构层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句与句群转换例析河南濮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李家林《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指出:“有些句群可能改造成一个复句或者多重复句。有些复句、多重复句也可能改造成句群,视表达需要而定。”“视表达需要而定”,这就告诉我们:复句与句群的转换,不能离开表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多重复句的划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有必要作认真探讨,以循其规律,指导教学。在分析多重复句时,找出第一层十分重要。首层找错,全盘皆错。这方面,摸清关联词语的常见形式和分句间的关系是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多重复句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难点之一。教学实践说明,讲清楚概念和例句并不难;但学生—独立运用概念知识去分析具体例句,往往就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对多重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意念关系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摸索、归纳出知识的规律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方法,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语文知识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