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女性散文得到长足发展,独特的叙述视角、细腻优美的散文笔调和敏感的女性情怀书写着女性对世界、历史、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感。筱敏的散文以诗意化的抒情著称,吟咏着女性血脉中喷薄的精神高度、对悲剧苦难的承受深度,是澎湃的激情、浓郁的诗意与深刻的哲理的高度结合。其散文《俄罗斯诗篇》不唯以语言、意象、题材、色调取胜,更以精神为支撑,情与思相互协调配合,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抒发和厚重的精神性思考,从主题空间的扩大、创造性的想象、语言的魅力以及诗意化的抒情四个方面充实和扩大了散文的内涵和容量。  相似文献   

2.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我们应该明确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内容形式上看,应将其概括为“自由的抒情文”,即散文以自然的语言、自由灵活的选材和结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刘大夏是明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抚平内乱、治理黄河、整顿军队等方面有着显著政绩,50余年的仕宦经历和执政方法多从其奏疏、散文内容中可见。从政治、结构、艺术三方面对刘大夏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承载了他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并以清晰的逻辑顺序和严密的论证为特点。刘大夏对语言的精炼运用和形式的设计,使他的散文在明代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4.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在台湾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如一股温暖的泉流一样滋润温暖着读者们的心房,叩动着台湾和大陆读者的心弦。本文从琦君散文名篇的赏析入手,把琦君散文的主题意蕴归结为乡愁、母爱、佛心、民俗,并探讨其散文小、细、暖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杨万里的散文不仅数量多,艺术成就亦很高,其记体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格高意远,而且写作手法相当灵活,擅长景物描写,且常在文末缀以先秦典籍之语、名人名言以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6.
冰心的创作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要算她的散文和诗歌,而母爱是散文和诗歌中分量最重的主题。冰心本人也是描绘母爱最详细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散文化小说体现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相互渗透,与传统小说相比,它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环境景物的设置描写、结构的形态、语言的运用、作品的主题表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的审美特征,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散文也不例外。散文的音乐美应该讲究结构的节奏美,语言的声腔美。  相似文献   

9.
散文题材多样,取材广泛,涉及面广,思想深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行文跳跃性大,生动形象的语言,蕴含着丰满的艺术形象,并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描绘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以散文大家的风范给后人留存了不可多得的散文经典之作。今天研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艺术,对我们现代散文创作会起到巨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形成了四、五代代代相继的创作主体,也形成了由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的主题演变轨迹。从书写感性散文到书写具有知性美特质的散文,从书写单纯的抒情散文到书写哲理散文、杂文和文化散文等所谓大散文,从书写个人感受的温婉审美风格转向具有粗粝豪放的阳刚之气的散文,台湾女性散文创作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创造,充满创新意识。从审美的二重特性看,我们所感受到的台湾女性散文及其罗兰散文的“短小轻薄”现象,是其寻求突破、追求多样化的文学审美创造迹象,对于现代散文诗学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燕岩集》是18世纪朝鲜著名实学家和文学巨匠朴趾源的著作汇编,堪称朝鲜汉籍中的经典."序跋"类散文在《燕岩集》中比重很大.《燕岩集》中的序跋文渗透着朴趾源及朝鲜实学派的北学精神,并涉及文学与自然、时代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继承和革新关系、文学批评理念和方法等文论命题."序跋"类散文立论坦率中肯,行文不拘体例,语言精...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散文是90年代众多散文类型中的一个分支,相较于此前散文的语言方式,它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在世界汉语文学界掀起了新的散文气象。新生代散文作家们处在一个逐渐开放、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加之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文学观念及审美理念,具有不同于传统散文的艺术风格及价值观念。另外,他们在思维方式和写作策略上有极强的探索意识,勇于冲破各种固有的散文观念及模式的桎梏,将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淋漓尽致地流淌于散文作品中。  相似文献   

13.
CBI是一种把语言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外语教学模式,它以"六-T"原则设计大学英语教学,通过选择吸引学生兴趣的主题和设计丰富多彩教学活动,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CBI理念下,内容学习和英语能力的提高相互交融,在重视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语言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主题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分析CBI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主题,也是文学最为普遍的主题。当我读到帕斯的《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不禁被清晰透彻的剖析所吸引,感受到这是一部精彩的“西方文学的爱情主题学”。 《双重火焰:爱与欲》是帕斯于 199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论著,他用优美流畅的、诗歌般的语言论述了他一生对爱情的哲学化诗学思考,用各个时期的文学为例清晰地勾画出爱情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这实际上描述了西方文学爱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史。他认为文学与爱情具有天然的联系,他说:“色欲是肉体之诗,…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散文前后期分野明显,不仅有思想情绪上的演变,文字方面也相差很远。本文试以《闲书》为代表分析郁达夫三十年代散文,探究他在思想,风格,文字语言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李乔散文作了总体概述,取材广阔自由,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其中又因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从李乔散文的发展轨迹中体现了他的散文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它和时代、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李乔散文艺术风格的成熟,主要体现在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之中,形成了一种质朴清新、淡雅宜人的风格。文章进而分析了这种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雁子是最近在德阳散文界较活跃的女作者,她的新书《灵魂的维度》值得关注。真正好的散文作者善于把自己的灵魂融入文字的灵魂,创造出精彩绝伦的意境,将个体灵魂羽化成文字的魂灵,涅槃闪光。这就是散文的魂灵!雁子作品在这方面从情感的表述、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蒋大海的散文诗集《放飞心灵》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视野广阔,想象丰富。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是人们常用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为例,简要分析模糊语言的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妙用,阐明模糊语言使文学作品更富有创造力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题活动是当下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备受教育者的推崇.明确主题活动的涵义,掌握主题的形成、活动中语言目标的确立和活动环节的设计等策略,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阐释组织和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知识和操作经验,对一线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