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报纸是新闻纸,尤其是日报,做新闻才是“名正言顺”,如果报纸杂志化就似乎“大逆不道”。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特殊性,不能千篇一律。《都市女报》是一张周五报,它从创刊伊始就探索并确立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办报风格定位,这就是鲜明的杂志化特色的办报之路。  相似文献   

2.
当今报刊林立,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一张报纸要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为社会受众所接受、所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特色。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就应当坚持特色居上,因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胡乔木说过:“办报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看了我的报,就不必看别的报;一条是看了别的报,还得看我的报”。  相似文献   

3.
一张报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读者,站稳脚跟,发展自己?我认为,重要的是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办出特色来。《联谊报》创办七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要把握好、处理好。一、坚持办报宗旨,发挥独特作用。《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报纸。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  相似文献   

4.
办好要闻版做好舆论导向姚志中一张报纸办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要闻版是否有生气,有特色;同样一张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也要看要闻版如何导向。一张行业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和办报宗旨所决定,它的宣传报道也就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我...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曾带有浓厚计划经济印记的报纸,要走向市场,就得实现经营的市场化,办报思维的与时俱进以及办报理念的创新。《大庆油田报·都市生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才能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从而打开市场的大门,闯出市场化经营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曾带有浓厚计划经济印记的报纸,要走向市场,就得实现经营的市场化,办报思维的与时俱进以及办报理念的创新。《大庆油田报&;#183;都市生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才能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从而打开市场的大门,闯出市场化经营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办报二题     
办报要不断强化自身定位 (一)不要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定位对于报纸,就像国体对于国家一样重要.大众报业集团党委提出,"特色立报,新闻强报,以人为本做新闻."我理解: 第一,特色立报,首先是特色定位立报.定位是最大的特色界定,也是最根本的特色呈现.就像性格决定人的命运,特色定位决定报纸的命运.鲜明的特色定位使一张报纸成为"这一个",因而也就具有了存在价值.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如果所有报纸都是同样的定位追求,那一定是有些报纸错了,这些报纸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8.
正新疆《吐鲁番日报》以"办一张有魅力的党报"为总体办报目标,坚持以"机关报+都市报=新型党报"为办报思路,坚持以"本土+深度+整合=特色党报"为办报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报纸的整体水平,成为吐鲁番地区覆盖面最广和影响力最大、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多年成为新疆"双十佳"报纸和"全国地市党报优秀报纸"。新闻立报,提升党报品位长期以来,大多数地市党报特别是像《吐鲁番日报》这样处于内陆边疆偏远欠发达地区党报,办报观念相对保守。近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专家咨询组这几年,我一直负责审读《河北农民报》。审读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我觉得,一张好的报纸,应该认真遵循自己的办报宗旨和方  相似文献   

10.
一版是报纸的旗帜,它必须体现这张报纸的办报宗旨,反映这张报纸的特色和风格。广播电视报一版就应紧扣广播电视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为广播电视服务,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和特色。具体地应综合广播影视界的重大新闻、重要信息、热门话题、重点节目、  相似文献   

11.
两类报纸和两大报系台湾的报纸一般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类。像《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办的,另外还有省政府办的、军方办的、地方办的,这一类报纸发行量一般都不大。民营报纸很多,在台湾,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报,不过大多数发行量很少,而且质量也不高,影响不大。民营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家报系。一家是我们的东道主,中国时报系。这个报业集团办了三张报纸,一是《中国时报》,一是《工商时报》,一是《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地球成为“地球村”,有人提出“信息时代新闻资源共享”,说什么“信息时代无独家新闻。”受此偏见的影响,不少媒体忽视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家新闻,靠网上信息办报,出现广电、报纸新闻趋同化,平面媒体雷同化,同城报纸同质化。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得着力抓好独家新闻,形成特色。因为特色是生存发展的品牌,特色彰显个性。一张报纸没有个性,无疑会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西双版纳报》这几年来能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取胜,走的就是一条特色兴报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办报实践中,我有这么一点认识:报纸的消息、通讯就像报纸的“肉”,言论就像报纸的“骨”。一张报纸光有“肉”不行,还必须有“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平顶山矿工报》言论来稿较少,刊发的言论质量也不太高。看着一张张报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个人认为,消息、通讯只是告诉人们新近发生的事儿。对这些天天发生的好事坏事、喜事忧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什么、贬什么,报纸应该有明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只有通过言论才能明明白白表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1月1日,是一张面向“三农”、具有鲜明办报特色的专业报,经过20多年的努,现已成为一张知名度较高的农村报。报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坚持走报业细分化之路,近年来,相继创办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农产品专刊》、《浙江农机》、《浙江林业》  相似文献   

15.
1945年10月1日《立报》复刊后,由于印刷设备、报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劳资纠纷的影响又于1946年3月7日停刊。同年4月25日再次复刊后,《立报》仍然收不抵支,不得不于8月16日转让给国民党政府官员陆京士。自此,《立报》由一张民营综合性报纸被改组为一张办报方针迥异的官方工人报纸。  相似文献   

16.
《陕西农民报》从1980年7月1日复刊到现在,已经15年了。 《陕西农民报》是中共陕西省委为全省农村干部群众办的一张通俗报纸,是陕西日报农村版,它有着长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办报传统。1953年,报纸创刊,“反右”斗争时停刊;1963年复刊,“文革”开始后又被迫停刊。这张深受群众喜爱的报纸只有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年代,它才真正茁壮成长起来。十五年间,陕农报出报近2000期,期发量最高时曾达到45万份,总印数超过两亿份。订户除台湾、港、澳外,波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各省的农民报中,同行们称陕农报不失为一张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92乌洽会始,这一令世人瞩目的经贸盛会便成为新闻大战的竞技场。’93乌洽会,新疆各新闻单位都派出阵容强大的记者队伍赴会,强手如林,竞争十分激烈。《新疆经济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锻炼记者的机会。’93乌洽会,这张年轻的报纸得到了锻炼,年轻的记者得到了锻炼。精心策划思路出新《新疆经济报》创办不到3年,记者、编辑50余人,业务、技术水平有限,经验不足。我们要想在报林中立足,靠什么?新疆新闻界同仁评价我报时,常说“点子”新。这里,“点子”就是指思路。思路,是《新疆经济报》办报的重要依托。有好的思路,可以弥补人手、经验的不足,可以出奇制胜。《新疆经济报》创办不久,就确立了长远的总体思路,逐渐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都有阶段性的思路,于是有了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栏目是报纸的品牌,没有好栏目,报纸就难以创立名牌。如何开设栏目,开好栏目是每家报纸在办报中都无法回避而又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如果报纸的栏目设置得当,特色鲜明,就会为版面增光添彩,拓宽无限的宣传空间。本文结合《汉川报》近几年的办报实践,对县市党报版面栏目设置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去年秋末,当我从报上看到浙江省旅游局决定从一九八九年起创办旅游类周报《江南游》报的广告以后,出于一名浙江籍的旅游爱好者,乐于了解包括享有“人间天堂”美誉——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在內的众多名山秀水、旅游胜地的桑梓故里的旅游信息这样一种心情,我到邮局订了《江南游》报。三个季度过去以后,尽管不能及时投递,每期报纸从杭州发出送到我北京的居住地,往往要用十天以上的时间,其间还有几期报纸去向不明,然而,我着实离不开它了。这已是远非“老乡见老乡”的因素所能解释的,而确确实实在于报纸本身的吸引力。毫不夸张地说,每期报纸看完以后,都使我产生琳琅满目“江南游”的感觉! 我之所以能有这种感觉,首先在于《江南游》报确定和认真贯彻了“立足浙江,树立‘大江南’地域概念”的办报方针。我去订报时,喜悦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眼下旅游类的报纸,全国性的有《中国旅游报》,地方性的更是名目繁多,故乡人能把这张报纸办出特色来,办得引人入胜吗?事实则  相似文献   

20.
任何报刊,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就不会有生气,作为一张不起眼的小县报,更是这样。 我们在办《户县报》时,力求在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能使《户县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风格、风味,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 、突出农村特色,为广大农民读者着想。 县上的工作重点是农村。突出农村特色,是办好县报的立足之本。因之,我们在办报中,急农民之所急,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