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演示实验具有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因此,我采取多种方法,做好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是为学生提供感性素材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来创设学习物理的指向性的课堂环境,具有“趣中涉疑”、“思维导向”、“参与”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改进物理演示实验增强课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及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改进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呢?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有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这样就对学生掌握概念、理解知识产生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就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参与的边讲边实验。例如。在“右手定则”一节的教学中,将原来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于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  相似文献   

4.
物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这能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是完成某个物理现象的再现,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物理实验的成功,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演示实验的关键过程和实验结果,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观察的可见度,要使演示的物理现象清晰易见,能说明问题,下面根据本人经验,浅谈几则解决演示实验可见度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技能,尽快改变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对实验“不能做,不想做,不会做”的现状,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交流改革、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经验,滨州地区教育局举办了“全区首届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竞赛”。这次竞赛的参赛人员都是各县、市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中选拔上来的,大部分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有5年以上的教龄。参赛项目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革创新实验三项。其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从初中物理教材中所列的160个实验中选出的,共选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演示实验6个,学生实验五个。改革创新实验是结合初  相似文献   

7.
如何强化物理演示实验云梦县伍洛镇中周友发(432500)物理课演示实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关系到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下面,结合我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切实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规律...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及一题多解的方法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法多做演示实验,而且还应该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把分析过程、实验结果留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通过物理实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初中物理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节,笔者穿插了一个实验:将可乐瓶去底去盖并倒置,把两个不同色的乒乓球(一个黄色,一个白色)放入,白球置于瓶口,黄球随意放置。(如图甲所示)用…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物理》(第二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中,讲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传递”现象.在课本第11面有两个演示实验,其中“摩擦和加热使铁块的温度升高”这个实验要在课堂上演示不大方便,且实验效果欠形象直观,特别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的“热是如何传递”的问题,这一实验无法说明.笔者在反复琢磨后,设计了一种能形象直观地演示热“传递”的实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习物理时,实验必不可少。“物理、物理”,没有看见“物”,怎能悟出藏在其中的“理”来呢?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丰富而全面,其作用勿庸赘言,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再演示一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更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现举两例:  相似文献   

11.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现象作为演示对象或条件而进行的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性的物理实验.其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介绍,分析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总结现阶段物理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乏良好教学情境、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探究实现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优化策略,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区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较差,但广大教师若能按照前辈们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实验思想,就地取材,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做实验器材,自制一些简易的仪器或零件做实验,就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学习物理并不神秘.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第52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是利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珠,来演示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导体的实验.下面是笔者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和易得的实验器材对这一演示实验的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把握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室温条件下,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章“电路”第四节“导体和绝缘体”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的教学,教材通过在常温下不易导电的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后变成导体的演示实验加以证实。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对玻璃能够导电简直是不可思议。因此,做好这个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最佳办法。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目前,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更缺乏研究性实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科书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作了根本的改变,变原来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且实验器材一般能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也就更贴近生活、适合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研究教…  相似文献   

16.
程晓蓉 《教书育人》2001,(19):32-33
一、日常生活概念易对学生的思维构成障碍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形成了一些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但实际上,学生形成的这些对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认识往往是表面的、局限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与科学概念相悖,从而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构成障碍。例如,认为:车子不推就不动,维持车子运动要有力;铁比木头重;100瓦的灯泡比40瓦的灯泡亮;对“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工”或“工作”混淆不清等等。为了克服这些日常生活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的错误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大纲还指出:“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多做一些,适当增加少量探索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堂演示实验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8.
物理欲“开”学生“胃口” ,一定要调好它的“味”。而“味”如何调呢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做好物理实验是获取物理“本味” ,为学生开胃的重要方法。怎样搞好实验教学呢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1 要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不仅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而且还对于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具有重要作用。演示实验要注意 :①简单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 ,操作简单和由演示现象导出结论时解说或推理…  相似文献   

19.
讲好初中物理的艺术兰州二十六中华永胜一、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题“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是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对初中学生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要上好物理课,最好是“堂堂有实物、节节有实验”。爱因斯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讲每节...  相似文献   

20.
郑小平 《物理之友》2023,(12):53-55
物理实验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高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编排的部分演示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显著、难以“重现”等问题,影响演示实验的高效开展。笔者以“电功率”演示实验为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